首页 -> 2008年第4期

生死关头感天动地

作者:旭 豪 成 长

字体: 【




  河南两个平凡家庭的顶梁柱杜学群、党国红因晚期尿毒症住进同一个病房,遗憾的是急需肾移植的他们都没有寻觅到合适的肾源。就在死神逼近二人时。一段人间真情挽救了两人的生命。
  
  生命烛光在风中摇曳
  
  2007年6月底,对河南省新乡市小冀镇居民杜学群来说,是痛苦难捱的时光。身患尿毒症的他已病入膏肓。在妻子杜伟红的陪同下,他专程到位于郑州市的解放军医院准备做肾移植手术。然而。几度配型均告失败,他听到了死神愈来愈急促的喘息声。
  出生于贫困之家的杜学群,与杜伟红结婚后。从摆小摊开始起步,赚到钱后开了一家鞋店。接着又购买汽车跑出租。一年四季辛苦忙碌,收入还算可观。在杜学群奔波赚钱的同时,妻子杜伟红也在当地批发部找了一个装卸工的差事,每月可以领到500元工资。2007年初,这对辛苦打拼多年的夫妻在新乡市购买了一套170多平方米的三室两厅,儿子杜鹏飞已参加工作,女儿杜玉洁正在上高二。学习成绩优异。是全家的希望。苦尽甘来的杜家人哪里会料到。在住上新房仅仅几个月后,杜学群就患上了可怕的尿毒症。
  那是2007年5月28日,已连续几个月出现四肢乏力、腿部肿胀的杜学群在妻子的陪同下,到新乡市第三人民医院进行检查。经过一系列化验,主治医生告诉杜伟红:“你丈夫患的慢性肾功能衰竭。已经发展成为重度尿毒症,必须马上做换肾手术,否则就会有生命危险……”闻听尿毒症三个可怕字眼。杜伟红一下,子呆若木鸡。她想起自己的母亲,她老人家就是在2005年患上尿毒症,没有找到合适肾源。最后死在了医院里。现在。这个可怕的病症又降临到丈夫身上。杜伟红的心都要碎了,想着丈夫还在化验室门外。她转过头一抹泪,走出医生办公室。
  为了让丈夫做好肾移植的准备,杜伟红将病情如实告诉了他。杜学群一听就傻了。杜伟红含泪安慰丈夫说:“你的病好治,医生说换了肾就没事了!”杜学群一听就急了:“你说的轻松,换个肾要花二三十万。咱家能换得起吗?”已经提前咨询过相关事宜的杜伟红回答说:“你说的是买肾,把我的肾捐给你一个,几万块钱就够了!"看到妻子坚毅的眼神,杜学群禁不住泪雨纷飞。
  2007年6月8日上午,杜伟红陪同丈夫住进了解放军医院泌尿外科病房。6月25日,结果出来了:杜学群的血型是O型,杜伟红B型,配型失败。杜伟红心急如焚,马上通知了其他亲人来配型。很快,杜学群73岁的老母亲李桂荣、儿子杜鹏飞和女儿杜玉洁先后赶到医院。然而。亲情不能代替科学,李桂荣和孩子们均不符合供肾条件。
  这时的杜学群已经心灰意冷,担心家人为他的病弄得人财两空,坚决不愿在医院边透析边等待肾源。准备放弃治疗。丈夫对生命的绝望。令杜伟红悲痛难忍。她极力劝阻丈夫,可说什么他都不听。这时。同病房病友党国红不厌其烦地拿自己的经历开导杜学群。
  时年39岁的党国红于2006年10月底住进医院。也许是冥冥中有一种缘分,党国红不仅与杜学群同龄,而且经历也非常相似。党国红出生于河南省孟州市。也是自幼丧父,寡母党爱青一手将他们兄妹4个养大成人。党国红婚后生了两个女儿,为改变家中的窘况,他在当地一个建筑队打工,妻子耿春红在街头摆了个小吃摊。夫妻俩起早贪黑辛苦劳作。很快在家乡盖起了两层小楼,并添置了时兴的电器和家具,一家人过得平静和美。
  2006年10月中旬,身体不适的党国红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确诊患了尿毒症,需要换肾。此后。他转院到做肾移植手术技术力量相对成熟的解放军医院等待换肾。
  和杜家相似的是。党国红的亲人在关键时刻也都纷纷站了出来,争着要给他捐肾。首先是妻子耿春红先进行了配型,可由于她肾上有囊肿,不适宜捐肾。接着爱子心切的党爱青进行配型,但她因患有肾结石病也被排除了。随后,党国红的哥哥党世平、弟弟党建军先后进行了配型,遗憾的是他们也因身体患有各种疾病而不适宜捐肾。轮到妹妹党菊了,紧张的她十分渴望能帮哥哥走出困境。可惜她是AB血型,而党国红却是B型。最后进行配型的是党国红56岁的叔叔党如喜,经检查。他的血型是O型,极有可能和侄子配型成功。
  党家人似乎看到希望,他们欢欣鼓舞,开始为党国红筹集换肾的相关费用。一个星期后,党如喜叔侄的配型结果出来了。党国红的主治医生张治国满脸无奈地告诉他:“从理论上讲,你叔叔是O型血,可以捐肾给您,但化验结果显示你们的配型不理想,不能进行移植手术,你还要再等待肾源!”
  俨如晴天霹雳,党国红一下子从希望的峰巅跌进绝望的深渊,他无论如何也难以接受残酷的现实,哇地一声哭了出来:“又失败了,没人能救我了,我还有啥盼头哩!”说着,他疯了般的就要扑向窗口跳楼自尽。党家人惊慌失措地上前阻拦,大家苦口婆心地又哄又劝,党国红狂躁的心才慢慢平静下来。
  看到这突然发生的一幕,身为医院泌尿外科专科中心主任、医学博士的张治国比谁都心酸。从事泌尿外科及肾移植专业25年的他,无数次见到绝望的病人寻死觅活,特别能理解尿毒症患者渴望尽早获得肾源的心情。为了鼓起党国红生的勇气,他耐心地开导道:“不要灰心,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有希望!等有了合适肾源,我马上给你安排手术!”
  就这样,在亲人和医务人员的抚慰下,党国红重薪点燃了生的希望,开始了遥遥无期的等待。如今看到杜学群的惨状,他感同身受,以过来人的经历劝导杜学群。也许同是重症患者,又有着相似的人生经历,党国红真诚的开导特别能说服杜学群。他听从了党国红的意见,在医院一边积极地做血液透析治疗。一边等待肾源。
  看到丈夫终于回心转意,杜伟红激动得热泪盈眶。她暗下决心,一定早日找到肾源,让丈夫活下去。此后。她一有空闲就去求张治国主任,请他帮忙在各大医院征求肾源。可张治国主任也是爱莫能助。
  2007年7月3日,杜伟红又一次找张治国咨询肾源的情况,张治国遗憾地说:“配型失败是常有的事,我们这里还有几个B型血配型不成功病人,家属正在另想办法呢!”不经意的话语,却令杜伟红眼前一亮。她当即说道:“你把我的血型和别人配配吧。如果能配型成功,我们可以相互换肾!我看过报纸,上面登过这样的事例。”张治国吃惊地看了杜伟红一眼,没想到这个普通的女人竟有这般见地。他沉吟片刻回答说:“你的想法我们早就考虑过,主要是涉及诸多问题……”不等张治国讲完,杜伟红就急不可耐地说:“只要能救我的丈夫。把我的肾换给谁都无所谓!”看到杜伟红如此义无反顾,张治国感动不已,决定大胆进行这一尝试。
  7月21日,经过医院认真检查,确定杜伟红的肾源与党国红配型成功。巧合的是,决定为党国红捐肾的党如喜与杜学群血液配型完全吻合,已经具备手术移植条件。
  这真是从天上掉下来的机缘。杜学群和党国红在不可思议的惊喜面前紧紧地拥抱在一起,两人闪烁着泪光的眼睛似乎已经看到了生命的曙光。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