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女蛇头,隐藏在黑影中

作者:邢 军 曲肖彬

字体: 【




  2005年,在英国留学的宋春光在得知组织偷渡活动可以赚大钱后,便产生了以此赚钱的念头。后来。他找到了英国驻华大使馆工作人员张媚洋和张曼莉……
  
  不幸入虎口
  
  丁艳芳是山东威海文登市的一个农民,丈夫在外给人开车。她在家中操持家务。耕种农田。虽然收入不多。但也衣食无忧。生活过得还算清闲。孩子们一天天长大,家里的支出不断增加。
  2003年夏天。丁艳芳的女儿晓玲高中毕业后没有考上大学,回到家里,整天郁郁寡欢。看着自己出落水灵的女儿,丁艳芳的心中充满了怜爱。已经44岁的她没有多少文化。已经没有太多可能脱离这“面朝黄土背朝天”的生活了。但是却不能让自己的女儿也一辈子固守在这片疙瘩地里啊,她想无论想什么办法都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到城市工作。凭着女儿的年轻美貌,不愁在城里找个合适的人家,以后就可以变成城市人。当她把这个想法告诉丈夫以后,丈夫也同意了她的想法。此后,两个人就为了女儿的事情四处奔波,给女儿寻找进入城市的出路。
  但是。庄户人家交际面有限,一个月过去却丝毫没有什么眉目。一时难找到什么突破口。就在一家人愁眉不展之际。一个亲戚给他们带来了天外福音般的好消息。说附近村子里有个女能人,现在在威海市里开办了一家外国语学校。听说还能办理出国留学手续。只是费用比较高。得知这个消息,夫妻二人忧喜交加。村里这么多年还很少有人出过国,自己的女儿天生丽质,从小就被全村人视为村子里的一朵花。而且算命先生说她吉人天相,有富贵之命,如果女儿能够出国,或许会从国外带回乘龙快婿。经过再三考虑,他们最终还是决定不惜一切代价,送女儿出国读书。
  第二天一早。他们夫妻根据别人提供的地址带着礼品赶到威海市区。经过打听,费了九牛二虎之力终于找到了那个女能人于娟。听说了同乡的来意,于娟十分热情。对于晓玲出国留学的事她一口应允,表示一定想办法帮忙。初次造访,竟然如此的顺利,夫妇两人感到顺心舒畅。但也担心上当受骗,就找到许多熟人打听于娟的情况,听人说此人曾被授予“三八”红旗手称号,交际面很广,为许多人办理过出国手续,其中还有女儿的同学。听到这里,两人这才放下心来。
  为了更好地攀近关系,丁艳芳又多次提着礼品找到于娟。有一天,他们终于得到消息,于娟说要他们准备6.2万元人民币作为手续费。为了女儿的前程,丁艳芳毫不犹豫地从银行里取出了多年的积蓄,然后又从亲戚家里借了些钱,凑齐了这笔巨额费用。
  晓玲出国留学后。丁艳芳更是将于娟视为恩人。每到逢年过节,总是要提着礼品前去探望,一来二往,两家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春节时,女儿回国休假,丁艳芳又带着晓玲前去答谢,于娟非常高兴,当面将晓玲收为干女儿,双方结成了干亲家。
  但此次女儿回家后,丁艳芳又有了新的顾虑,想到女儿这么小的年龄就孤身一人在国外读书,心里非常担心。便想自己也到国外打工,一方面可以与女儿做伴,另一方面也可以干活多赚点钱还债。
  此时,丁艳芳又想到了自己的干亲家,于是偷偷地去找于娟商量。没有想到于娟非常赞成她的想法,并且表示一定会全力帮忙。
  经过一段时间的等待,2005年3月,丁艳芳接到于娟的通知说。可以把她送到国外打工,但因为签证等许多问题,所以不能到她女儿留学的国家去,但是可以到另外的一个国家——英国去。初听到这个陌生的国家,丁艳芳心中充满了各种疑惑,急切地问,“干亲家。英国是穷还是富?去了之后能挣到钱吗?”于娟此时胸有成竹地拍着胸脯笑着说:“在那里挤牛奶,一个月也能挣到七八千块钱哪!”听到这里,丁艳芳再没有任何怀疑,回家和丈夫商量了一下,等待着干亲家的好消息。
  2005年“五一”前夕。于娟急匆匆地赶到丁艳芳家中。说:“费了好大周折,事情好容易才办成了。不过,你要马上凑钱!这几天就可以动身去英国了。为了在国外有个照应,可以多联系几个人结伴去。”闻听此言。丁艳芳喜上眉梢,从心里感激干亲家的细心周到。于是,她和丈夫做通了婆婆的工作,将儿子托付给年迈的婆婆照料。随后,她又赶到弟弟家中,说服弟媳与她做伴,一起出国赚大钱。接着,丁艳芳又做通了本村另一名妇女的工作,相约一起前往英国打工。就这样,丁艳芳用房屋抵押到银行贷了5万元现金,又筹集了些钱,将5.5万元的手续费交给了干亲家。于娟很快为她们办理了出国旅游护照,连同另外两个男人一起送到了北京,办好签证后,与其他二十多名出国打工人员一起乘坐飞机转道莫斯科,踏上前去英国的路程。
  
  异国受凌辱
  
  到达英国后。一下飞机,丁艳芳她们便被两个中国男子接到了离飞机场很远的一个旅馆。然后将男的做了不同的安置,留下女的在旅馆等待安排。后来两个男子找借口强行将她们的机票、护照、身份证、现金等物品全部搜走,并叮嘱她们不能随便外出,以防被当地警方抓获。但是一连三天,一直没有人提起给她们找工作的事情,只是到吃饭的时候,那两个男子才会丢给她们每人一包方便面充饥。此时,丁艳芳等人开始感到事情有些蹊跷,但身处异国他乡也很无奈,只好在不安的等待中期盼着能早日安排工作。
  5月4日早晨。丁艳芳再也忍耐不住了,于是她去旅馆内找到一个送饭的姓陈中国男子,急切地问道:“你们让俺来干什么呀?究竟到哪工作?”陈某闻听此言,立即拉下了脸,厉声喝道:“谁说给你们找工作了?要找工作自己找去!”一听此言,丁艳芳如遭晴天霹雳,心里不由得一惊。身体顿时有些瘫软。她想立刻给于娟打电话。但是现在身处异国他乡,举目无亲,而且身无分文。无奈之下,丁艳芳与自己的同乡走出旅馆,开始寻找工作。但是因语言不通,每到一个单位和部门,不仅没有人理睬,而且还接连遭到耻笑和羞辱。同时,丁艳芳和同乡的行为激怒了陈某,此后几天就连面包方便面也停止了供给。她们知道自己是被骗了,但是现在有苦无处诉。有理无处评,身处他乡,要先保证自己的安全。于是。丁艳芳和同乡只好外出到市场上捡拾商贩丢弃的菜叶和豆角充饥。
  5月11日,丁艳芳的发财梦彻底破碎了,在恐惧中,她们再度找到了陈某,要求退回手续费,送她们回家。但是,陈某态度强硬地说:“想要手续费?呵呵,恐怕不行吧!想回家,拿不回手续费,我看你们谁有脸面回家!”见回家无望,她们就急得哭了起来。见时机成熟,陈某立即装出一副伪善面孔。悠悠地开导说:“你们不要哭闹,这样没用,你们就不会想开一点吗。出去陪陪客人不仅不会饿着,而且还会有很好的收入……”听到这里,丁艳芳等人十分愤慨,气愤地说道:“你还是中国人吗?”陈某见她们没有什么动摇,悻悻地离开了。此时,她们三人追悔莫及,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无论如何也要回家。”
  万般无奈,丁艳芳突然想起女儿的一句话:“在国外。遇到急事。大使馆挺管用。”于是,丁艳芳来到最繁华的路段,每遇到一位黄皮肤的行人,就向他们磕头

[2]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