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死去活来引发非常官司

作者:章 法

字体: 【




  这是一个近乎天方夜谭般的故事,充满了悲与喜。已经“死亡”多年的丈夫突然现身,而此前妻子已重披婚纱,嫁作他人妇。面对一出突然上演的黑色幽默剧,面对两个货真价实的丈夫,妻子该如何抉择,重新组织的家庭该何去何从,这道棘手的单选题,法律又该选择怎样的答案呢?
  
  她在无爱的婚姻里煎熬
  
  刘子乾家有兄弟姐妹五人。他排行老大,由于家境贫寒,他只读到初中毕业便辍学回家,先是在父亲所在的修理厂帮父亲打打下手,干一些杂活,后来父亲退休,他便顶替父亲进厂当了一名工人。1994年,刘子乾在媒人的撮合下,与孙小慧谈起了恋爱。
  孙小慧也是一名工厂女工,人乖巧伶俐,长得眉清目秀。对这桩门当户对的婚姻,孙小慧的父母亲十分满意。但孙小慧是一位心气很高的女孩,初次与刘子乾见面,看他不仅个头矮小,说话木讷,而且人长得有些猥琐,与她心目中的白马王子相距甚远。因此,她对刘子乾并无多大的好感,第一次见面后,她便开始打了退堂鼓。见女儿的态度冷淡,孙小慧的父母急了。他们轮番做起了她的思想工作。为说服女儿,他们甚至动员家里的三姑六姨一齐上阵,对孙小慧进行“狂轰乱炸”,他们费尽唇舌,列举了刘子乾的诸般好处:比如人老实、本份哪;比如他也是一名吃商品粮、捧铁饭碗的工人,将来生活有保障哪;再比如他身体健壮,将来即使两人都下了岗,他也能撑起这个家等等……在强大的攻势和压力下,孙小慧终于缴械投降,答应了这门亲事。
  没有花前月下,也没有卿卿我我,1995年国庆节,在热闹的炮竹和亲人的祝福声中,刘子乾、孙小慧踏上婚姻的红地毯,携手走进了洞房。
  婚后的两人世界,既缺少浪漫和激情,也没有硝烟和战争,一切都是那样的波澜不惊。他们每天按部就班地上班、下班,早出晚归,回家后各自忙着做家务,时间在日历一天天翻过中悄然流逝,不咸不淡地过着。有时,刘子乾面对不咸不淡的生活,也渴望能增加一些情趣和浪漫,希望孙小慧能和他说说撒娇的话,能小鸟依人般地依偎在他的身边,能从她的口中听到“我爱你!”,但孙小慧整天板着一副不苟言笑、冷峻阴沉的面孔,令刘子乾望而却步,他只得将想法压抑在心里。
  后来,这种状况慢慢有了转机。两年后,他们的儿子凯凯呱呱坠地,小生命的降临,给两人显得有些沉闷的生活增添了些许生气。为了儿子的健康成长,他们有了一些交流,家里多了一些笑声,气氛也慢慢活跃起来。从这时起,孙小慧开始慢慢从心里接受刘子乾,接受这个家,接受命运的安排。她很多次在心里宽慰自己:女人一生图什么,不就图个家庭和美、安安稳稳吗!此时的她已经没有了太多的奢求,尽管生活平淡无奇,但孙小慧已经决心和刘子乾过完这一生了。
  就在孙小慧充满期待地憧憬着未来时,一场彻底颠覆她和刘子乾命运的变故发生了。
  
  丈夫突然神秘失踪
  
  1998年初,刘子乾的修理厂已朝不保夕了。个体企业的挤压,近乎白热化的竞争,使这个集体修理厂的生存空间愈来愈小,在苟延残喘了几年后,终于宣告破产。刘子乾的修理厂倒闭了,孙小慧所在的纺纱厂此时同样岌岌可危,家里多了张吃饭的嘴,开支和花销与日俱增,凭孙小慧那点微薄的薪金,家里很快捉襟见肘,入不敷出。刘子乾、孙小慧第一次体味了生活的艰难,面临巨大的经济压力,两人忧心忡忡。在家赋闲多时的刘子乾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焦虑,作为男人,他觉得他有责任和义务撑起这个家。于是,他和孙小慧商量,想到南方去打工。孙小慧从内心讲不愿意刘子乾离开自己,虽然刘子乾不是自己的所爱,但他人实在,肯吃苦,是家里的顶梁柱。如果刘子乾走了,自己将如何独自面对未知的将来,如果不让丈夫走,这个家怎么办,儿子又将怎么办,那段时间,孙小慧每天都在承受难以取舍的煎熬。
  思来想去,也只有豁出去了。1998年的深秋,在长沙火车站,孙小慧抱着年幼的凯凯与丈夫依依惜别。
  刘子乾走后,孙小慧最害怕夜幕降临。白天有繁忙的工作与繁重的家务,她暂时忘记了所有的烦恼。而一到夜晚,如潮水般涌来的落寞、孤独将孙小慧压得喘不过气来。每每这时,孙小慧只能从心里默默祈祷:愿刘子乾在他乡一切都好,愿刘子乾早日平安归来。
  开始时,刘子乾还经常和家中联系,每到月底,总会汇些钱回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刘子乾偶尔的电话和每月的鸿雁传书,成了孙小慧唯一的精神抚慰。1998年底,刘子乾还在信中说,这段时间公司的业务特别好,老板可能给工人加薪。年底,等领到工钱就回家过年。可孙小慧望穿双眼,却没能盼到丈夫回来。那一年的除夕,孙小慧是伴着泪水、孤寂、牵挂和酸楚度过的。孙小慧暗暗宽慰自己:也许公司的业务多,老板不放假,但只要丈夫平安,这比什么都强。
  春节刚过,孙小慧便迫不及待地将电话打到丈夫打工的公司。可公司的答复令她陷入了冰窖:原来春节放假前,刘子乾就已经辞职。此后,刘子乾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般,消失得无影无踪。孙小慧用尽了一切办法:向同去的工友打听,可人家只知道刘子乾已经辞职,但以后与他们就失去了联系;托人找遍了在广州有益阳人打工的企业,老乡们几乎异口同声地说刘子乾从没有来过;问遍了刘子乾的亲朋好友,也都不知道刘子乾的去向。她甚至还托熟人、同学、朋友将寻人启示四处张贴,希望能打听到丈夫的线索。但始终没有刘子乾半点消息。
  丈夫为什么没有留下只言片语就走了,他到底去了哪里?孙小慧叩问苍天,可苍天始终沉默。
  不久,孙小慧的一切,被她的一位同事看在眼里。他叫崔毅夫,几年前妻子生病过世后便一直没有再娶。孙小慧的遭遇引起了崔毅夫的同情,他知道没有男人支撑起的家,对一位弱女子来说,该有多难。崔毅夫开始留心起孙小慧的一举一动来,他决定帮这个可怜的女人一把。
  一天中午,孙小慧从一楼的过道提了一大桶煤球,正准备运往她住的六楼。刚把煤球提起来,便感到腿脚发软,这时,崔毅夫出现了,没有一句寒暄,便将煤球从孙小慧的手中接过来,大步朝孙小慧家走去……
  还有一次,凯凯突然发起了高烧,额头热得烫人,孙小慧心急如焚将儿子送往医院。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孙小慧犯难了,因为带的钱根本不够。正当她焦虑万分时,崔毅夫急冲冲地赶来,将500元钱递过来,并安慰她:“小慧,不要急,如果钱不够,我这里还有。”孙小慧心头一热,眼泪扑簌簌地流了下来。在凯凯住院的这段时间,崔毅夫端茶送水,忙前跑后,一直陪伴在孙小慧的身边。
  就这样,在孙小慧感到最困难的时候,崔毅夫准会及时出现在她的身边。崔毅夫还特别喜欢凯凯,每次到孙小慧家,总忘不了给他带好吃的,逗他玩。小孩年幼,不谙世事,崔毅夫一来,凯凯就追着喊“爸爸”,使一旁的孙小慧尴尬万分,而崔毅夫似乎并不在乎,他总是憨厚地笑着,一脸幸福满足的表情。
  崔毅夫无微不至的关心、帮助,成了孙小慧茫茫黑夜中燃烧的火把,成了她几近干涸的心田里汩汩流淌的一股清泉,重新点燃了她对生活的希望。
  患难见真情。崔毅夫在与孙小慧的交往中,渐渐喜欢上了这个善良、坚忍的女人。周围的邻居也都非常同情孙小慧的遭遇,看崔毅夫经常帮这对孤儿寡母干这干那,纷纷对崔毅夫投来赞许的目光,甚至有很多好心人劝孙小慧:“你家子乾这么久没有消息,恐怕已经不在人世了,崔毅夫对你这么好,还是趁着自己年轻赶紧改嫁吧,免得耽误了你和孩子。”而孙小慧又何尝不想拥有一个完整的家,何尝不想找到一份坚实的依靠啊!只是刘子乾至今生死未卜,她还是有夫之妇,她和崔毅夫只得将彼此的感情深埋在心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