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章

 



  我们坠向下面一百英里外的木卫三。空投舱的加速度把我压得侧身靠在芒奇金的肩膀上。刚开始,我们像在乘坐一座飞速下降的电梯,而后,随着大气层与我身后舱壳的摩擦,高热把我的背包烤得火烫。
  尽管系着安全带,第一次巨震还是几乎把我抛到天花板上。刚才在真空中,舱内的气压将舱壳顶得几乎要爆裂开来,舱体发出了吱吱嘎嘎的怪叫。现在情况倒转过来,木卫三的人造大气层正用力挤压着我们的空投舱。
  扬声器里传来波漫不经心的声音,“舱体表面温度八百五十。烧蚀程度极小。”
  只要三百五十度就可以烤饼干了。
  剧烈的震动把大家连续不断地抛到舱壁上,四百个人互相之间也在不停地乱撞。
  芒奇金气喘吁吁,像一只发情的吉娃娃小狗,“他们在地球轨道上做过空投舱的投放试验,对不对?”
  “没错。”但从那以后再没有人测试过它们。要知道,这些破烂在近乎零度的真空环境下被长途运载了三亿英里,时间长达两年。
  “表面温度一千。”
  波的报告声停止了。现在只能听到木卫三的大气层摩擦着我们舱壳时发出的阵阵嘶吼。波和她的副驾驶正在倾尽全力控制着颠簸摇晃的空投舱,舱内松动的部件也在互相碰撞,叮当乱响。
  芒奇金死盯着我,眼睛瞪得老大。在迷彩油漆的衬托下,她的眼白看上去像煮熟的鸡蛋。
  我的心也在狂跳,“没事。芒奇,我们没事。”
  仿佛置身地狱。如果这时她再拿出那串念珠,我肯定会抢过来自己祈祷。
  运兵舱内唯一的窗户是一扇半英尺厚的舷窗,安装在我对面舱壁的紧急舱口上。从那里可以看到,外面闪耀着一团团烈焰,这是覆盖在空投舱迎风面上的陶瓷衬层在摩擦下燃烧。他们会这样说,烧蚀现在似乎已经出现了。
  我向坐在对面一排的威尔望去,这个老海豹突击队员已经顶替了奥德,他现在是师里的军士长。威尔本应该大吼着安抚大家才对,但他却无精打采地坐在那里,闭上眼睛,身体随着震动左右摇摆。他是在攒足精神,等到该发挥作用的时候才出手。经验能帮他熬过现在的难关,那么缺乏经验会让我们这些新手送命吗?
  一次次震动把我们的脑袋狠狠撞在舱壁上。
  谁也不知道,这些空投舱能够经受住什么样的振动和高温。当空投舱头端的温度超过一千度之后,波已经不再对我们做现场解说报告了,估计现在是一千三百度。至于振动,舱体被压得吱嘎作响,摇晃得无比剧烈,我觉得自己能看到它正不停地屈伸。我向舱体壁板的接缝处看去,那些缝隙好象正变得越来越宽。我们大概只能再活几秒种了。
  那只军械空投舱在我们前方向下疾冲,而我们后面,头顶上方,按照六英里的间隔,十八艘空投舱携带着数千名士兵尾随而下。
  我紧闭双眼,默数着自己的心跳。一下下重击般的震颤像要将我党脊椎骨压缩到一起,然后再把它们震得四分五裂。
  我数到了八十次,明白自己还活着。
  轰隆!
  颠簸感换了一种方式,现在晃动的幅度更大,但平稳了许多。
  静电噪音中,波的声音响了起来,“电子对抗吊舱刚刚进行过重新调整。我们现在的舱体表面温度是九百,正在下降。飞行速度接近一千节。从现在开始将进入缓速飘行阶段。”
  我看了看芒奇金,点点头,“我早说过,没事。”
  “得了吧。”她拿出念珠。
  现在这种平稳飞行不知将把我们引向何处,我感觉好象在雷暴区跳伞。
  五分钟后又响起波的声音,“女士们先生们,我们已经进入抵达木卫三的最后一段航程。当地时间是凌晨零点三十分,地表温度凉爽宜人,零下十度。”
  没人发笑。
  再次讲话时,她的声音提高了一些,“高度二十五英里,距离着陆区两百英里。预计抵达时间为七分钟。现在看来,木卫三同无人侦察机发回的全息图象没有太大区别。我们这里要忙上一会儿了,所以要暂时同大家告别。同计划相比,现在我们有一丁点儿麻烦,请大家系好安全带。”
  波是个善于轻描淡写的家伙,在这之前我只听她说过一次“一丁点儿”。那是在我们做爱之后,她气喘吁吁地躺在床上,浑身瘫软像一只搁浅的水母,被汗水湿透的刘海紧贴在前额上,“詹森,我真有一丁点儿精疲力尽了。”所以,现在听到这个词让我毛骨悚然。
  按计划,我们将以二百英里的时速着陆。人群里传来阵阵低语。
  “两分五十秒!”
  我低头整理自己的武装带,摸了摸子弹袋中的弹夹。检查过步枪的保险之后,我又扫视了一番我们的机枪,它被妥帖地固定在地板上。就在我和芒奇金脚边。我转向芒奇金,两人重新为对方进行了一次例行检查。其他各队搭档也在执行同样的程序,舱室中回荡起一阵阵装备轻轻磕碰的铿锵声。
  “一分钟。”
  嘭!
  这次的声音要轻一些,是我们放下了着陆用的起落橇,那些工兵说过,陨石坑底由熔岩凝成的岩石非常坚硬,使用轮胎着陆过于危险,所以我们这些空投舱上安装的起落橇将是最先接触木卫三的人造物体。
  我们作战服的躯干部位配有装甲,可以抵挡榴霰弹和小型武器的枪弹,还能抵御流焰、辐射和生化毒剂。我们能够在无氧的大气中没有时间限制地呼吸,在零下三十度的环境中生存,在黑暗中视物,夜视系统具备主动和被动两种模式。我们每人配有一支突击步枪,连发射速达每分钟八百发,由于这里的重力较轻,我们每人都携带有两千发子弹。我们还拥有十二颗手榴弹,携带着大量的血浆袋、阿托品注射器和凝血裹伤巾,比一家诊所配备的数量还要多。我们的指挥官通过无线电组成指挥网络,能够通过全球定位系统精确获悉每个士兵的位置——今天早些时候,希望号在太空轨道上布置的卫星网络已经构建出一套木卫三全球定位系统。我们装备着激光制导指示器,可以指引希望号从轨道上将大量杀伤性武器投向目标,这些武器从一吨重的灵巧炸弹到能钻地的掩体破坏弹应有尽有,而且投弹的精确误差只有一码。
  我们已经准备好面对任何情况。
  但真正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却完全出乎我们的预料。


《孤儿远征军》作者:[美] 罗伯特·比特纳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