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节

 



  扬靠在大象标本上,摸着树皮一样粗硬的象皮,大象挺着巨大的象牙,弯曲着象鼻,摆出一副正在进攻、或者是正在鞠躬的姿势。不知道被运到那个外星人世界后,来看它的会是些什么样的怪物?
  “你给外星人送去了多少动物?”他问鲁柏特。
  “至少五十只,数它最大。其他像蝴蝶、蛇、猴子之类的就小多了,要大点的就是我去年送的那只河马。”
  扬苦笑了一下。
  “我有个奇怪的想法,外星人早就有了人的标本。哪个人有这等殊荣呢?”
  “也许吧。”鲁柏特平淡地说,“找找医院就有了。”
  “如果一个人自愿去做活标本,会怎样?”扬继续问,“当然,前提是他还能回到地球上。”
  鲁柏特大笑起来。
  “你愿意?要不要我跟瑞沙维莱克说一声?”
  扬并没有认真考虑过这个问题,摇了摇头。
  “不,我只是突然想到这里。他们肯定会拒绝我。对了,你最近见过他吗?”
  “六周前,他找过我。他找到了一本我一直想要的书。他待人真不错。”
  扬绕着标本慢慢踱着。
  “你知道他在找什么吗?我是说,外星人既然有了发达的科学,怎么还会对那些玄乎的东西抱有如此浓厚的兴趣?”
  鲁柏特看了扬片刻,拿不准他是不是在嘲笑自己的爱好。
  “他的解释很有道理。作为一位人类学家,他自然对人类文化的方方面面都很感兴趣。你想,他们时间多的是,他们的研究可能比我们深入得多,以瑞沙的能力,看完我所有的藏书根本不成问题。”
  也许是吧,扬并不完全信服,他想把自己的想法告诉鲁柏特,但他天生谨慎,最终还是没有说。鲁柏特太爱出风头,下次见到那个外星人朋友时,说不定把什么都说出去了。
  “对了,”鲁柏特突然转变了话题,“如果你认为这个标本很了不起,那你该去看看萨利文,他要送两只世界上最大的动物去,一头巨头鲸,一只大鱿鱼,而且还要保持它们殊死搏杀的姿态。天,那会是怎样的场面!”
  扬好一阵没有说话,脑海中一个新的念头炸开了——这个念头太荒唐,太离谱,简直不敢去认真考虑,但正因为它异想天开,才有可能成功。
  “怎么啦?”鲁柏特关切地问,“太热了吧?”
  扬摇摇头,回过神来。
  “没事。我只是在想外星人怎么来取这么个小包裹呢。”
  “哦, ” 鲁柏特回答说,“到时运输船从空中降落下来, 舱门打开,吸上去就行。”
  “我猜也是这样。”扬说。

  这艘潜艇以前一定是飞船的船舱,舱壁上密密麻麻地安装着各类仪表仪器,没有任何窗户,只是驾驶员面前有一方大显示屏。整个舱里可以装六名乘客,但现在只有扬一个人。
  扬专心地看着屏幕,仔细观察着眼前飞逝而过的陌生世界。陌生,如果自己那个疯狂计划能够成功,在太空中飞行时看到的一切也是同样陌生。现在自己正在进入一个生长着各种奇特生物的王国,那些貌似恐怖的生物自从开天辟地以来就一直生活在这个漆黑的世界,相互猎食,不受外界的干扰。这个王国上方不到一千米的地方就是海面,人类的船只已经在那里航行了好几千年,但就在几百年前,人类对这个王国的了解并不比对月球了解得多。
  潜艇顺着海底山脉下行,朝着广阔的南太平洋海底盆地驶去,那儿迄今还没有开发过。潜艇跟着海底陆地上的声波定位器发出的声波信号前进,但他们距离海底陆地非常遥远。
  扫描器什么也没发现,屏幕上依然一片空白。也许是潜艇前进时产生的气流把小鱼全吓跑了,那些胆敢来看个究竟的必定是无所畏惧的庞然大物。
  潜艇在动力作用下震颤着,正因为有了这种动力,船舱才能承受巨大的水压,成为一个有灯有空气、能供人居住的地方。如果动力没有了,船舱就成了他们的金属坟墓,永远埋在海底淤泥里。
  “该停下来测测方位了。”驾驶员一边说一边拉上了闸。发电机停止了,潜艇慢慢减速,终于停下来了,静静地漂浮在水中,就像空中的气球一样。
  不一会儿工夫,他们就找到了潜艇在声波网上的位置。
  一切检查完毕,驾驶员说:“趁还没有启动潜艇,我们看能不能听到什么声音?”
  扩音器里立即传来低低的、持续不断的杂音,无法分辨出其中任何一种声音来。那一定是奇怪的海底生物在交谈,这种感觉有点像身处一片生气盎然的大森林,只是在森林里,人们还能分辨出某些动物的独特声音,可这里什么声音也分辨不出来。太奇怪了,它不同于自己知道的任何声音,扬感到头皮发麻,这也是我们世界的一部分呀……
  杂声中突然响起一声尖啸,犹如乌云中划过一道闪电。很快,尖啸变成了女妖的哀号,慢慢消失了。片刻工夫又一声尖啸骤起,紧接着尖啸声响成一片,驾驶员赶快伸手调节音量。
  “什么声音?”扬问。
  “很恐怖吧?那是一群鲸,离这儿还有十公里呢。我知道它们在附近,以为你想听听这样的声音。”
  扬仍打着哆嗦。
  “我以为海里很安静。那些鲸为什么那样叫?”
  “可能在说话吧,这只是我的猜想。萨利文知道,有人说他还能区分不同鲸的叫声,真是难以相信。看,我们有伴了!”
  屏幕上出现了一条鱼,一张嘴大得可怕,因为不知道图像的显示比例,实际上应该晚是看上去很大。鱼鳃下方垂挂着一根长长的卷须,卷须的尽头状如铃铛,不知有什么用。
  “我们是不用红外光看到它的,”驾驶员说,“我们来看看不用红外光会是什么样子?”
  那条鱼从屏幕上消失了,只是那个铃铛还在,发出幽幽的磷光,突然一道亮光从鱼身上划过,鱼的轮廓有如昙花一现,又消失了。
  “是只垂钓鱼,挂着的那东西是它捕食其他鱼的诱饵,奇怪吧?我不知道引来的鱼为什么总比它自己小,为什么不会引来一条能够吃掉它自己的大鱼呢?可惜我们没有时间了。我要开船了,你注意看那鱼怎么逃跑。”
  潜艇又往前行驶了,船舱震动起来,那条鱼倏地全身透亮,像一颗流星在黑暗中逃得无影无踪。
  潜艇继续向海底下行了二十分钟,扫描器才第一次有了海底陆地的信号,他们正从一群低矮、浑圆的小山上方疾驰而过。这些小山无论当初棱角如何尖利,如今都被从高处降落下来的源源不断的海雨磨砺殆尽,就是在这个远离陆地河口的中太平洋洋底,虽然没有内陆河流卷着泥沙注入,那滚滚而下的海雨也从未停止过,带来了安第斯山两侧暴雨冲刷的泥沙,带来了数亿种生物的尸体,还带来了那些在太空中经历了数年漂泊,最终来到地球上的流星尘,一切都在此沉积,准备形成新的士地。
  潜艇继续下行,屏幕上出现了一幅新的画面,由于视角的原因,扬最初没有看出是什么,后来才看清那是座大山矗立在看不见的海底平原边上,他们正朝那儿驶去。
  距离越来越近,扫描器的效果也越来越好,图像清晰得像阳光下亲眼所见,很多细微的地方都看得清清楚楚,甚至还能看到一些大鱼在石头缝里追逐嬉戏一只长相狰狞的怪物,嘴张得大大的,在一条半隐半现的裂缝里悠然地游着,一支长长的触须却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卷住一条鱼,那鱼拼命挣扎,但已是厄运难逃。
  “实验室就在那边,”驾驶员说,“马上就可以看到了。”
  潜艇从山脚那个突出的山嘴上方驶过,平原就出现在脚下,估计现在潜艇距离海底陆地不过几百米。前方一公里的地方有一个三脚架支撑一堆圆球样的东西,圆球之间有管道相互连接,很像化工厂的储油罐,只是一个压力来自外部,一个压力来自内部。
  “那是什么?”扬失声问道,指着最近那个圆球的手竟有些战抖。圆球表面那些奇特的花纹原来不是图案,而是许多巨大的触角。潜艇靠得更近了,一只柔软的大口袋挡住了去路,里面一双大眼睛瞪着他们。
  “可能是路丝弗。”驾驶员平静地说,“有人在喂它。”他打开个开关,身子靠在操纵台上,“S2呼叫实验室。我要连接,把你的宠物嘘走。”
  回答很干脆:“实验室回答S2。继续向前,进行连接。路丝马上让开。”
  屏幕上出现了弧形的金属墙,那只长着巨大吸盘的手臂已经移开了。突然,传来一声沉闷的碰撞声,紧接着响起一阵锁夹连接时滑过潜艇表面发出的摩擦声。潜艇被紧紧固定在墙壁上,短短几分钟,通道口对接上了,通道一直伸进潜艇的舱中,随着“压力已平衡”的标记出现,两头的门都打开了,一条通往实验室的路出现了。
  萨利文教授在一间乱糟糟的小房间里,这儿既是办公室,也是车间,还是实验室。他正透过显微镜往一个形如炸弹的容器里看,这个容器可能是个压力盒,装着某种深海生物,每平力厘米数吨的压力对它属于正常情况。
  萨利文抬起头来,问:“鲁柏特怎么样?有什么事要我帮忙?”
  “他很好。”扬回答说,“他让我转达他对你的问候,说如果不是害怕得幽闭症,他很乐意来拜访你。”
  “看来待在这儿,头顶几千米深的海水对他来说不是件舒服的事。你呢?”
  扬耸耸肩。
  “和坐高空运输机没什么两样。如果出了问题,在海底, 在天上,结果都一样。”
  “有道理。为什么能这样想的人那么少呢?”萨利文继续摆弄着显微镜,只是疑惑地望了扬一眼。
  “我很愿意带你参观我的实验室, ”他说,“但是,不瞒你说,鲁柏特跟我说你要来,我有点吃惊。为什么一个研究天文的人会对我们的工作感兴趣?找错方向了吧?”他笑了起来,“你为什么要这样着急放弃天文学呢?要了解各种海底生物,并把它们进行分类,还需要好几个世纪呢。”
  见萨利文提到了正题,扬心里暗自高兴,这样事情办起来就容易多了。尽管这个鱼类学家在拿自己开玩笑,两人毕竟有很多共同之处,要相互沟通,得到他的理解和支持应该不难。他的想象力一定很丰富,不然他就不会来闯荡这个水下世界了,但自己也得当心,自己的要求不管怎么说,也太不寻常了。
  扬敢于向萨利文提出自己的要求,是因为他知道就算萨利文拒绝和自己合作,也同样会保守秘密,对此他有足够的信心。而且,在这个深藏于海底的办公室里,不管外星人有何等本事,也不可能听到他们的谈话。
  “萨利文教授,”扬开始讲了,“你对海洋研究很感兴趣,如果外星人不让你做,你会是怎样一种感受?”
  “当然怒不可遏。”
  “我知道你会的。如果有一天,你有机会悄悄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让他们知道,你会怎样做?你会抓住这个机会吗?”
  萨利文毫不犹豫。
  “先做再说。”
  正合我意!不能再退缩了,除非自己真的怕了那些外星人,有什么东西能让萨利文害怕吗?扬坐到乱七八糟的桌子边,身子前倾着,准备慷慨陈词。
  萨利文不是傻瓜,没有等扬开口,就露出一副挖苦人的笑容,“是个游戏?”他声音放得很慢很慢,“有趣,有趣。你接着往下讲,为什么要我帮你……”


《童年的终结》作者:[英] 阿瑟·克拉克
 (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