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5年8月6日,我正在北所罗门斯一家气象站为腊包尔地区的海空巡逻作气象预测,一位科幻小说迷一头闯进来,给我带来了广岛事件的新闻。投在广岛的这颗原子弹,开启了“魔瓶盖”,给所有科幻小说蒙上了一缕长长的阴影。
  智能机器人的创作部分地表现了我本人的不安心情。1946年,我重操旧业从事小说的创造之后,就着手构思《束手无策》。小说描写的机器人造型优美,尽善尽美,不仅能创造自身、维护自身、无偿地为人类提供服务,还能保护自身不受人类的干扰。我发现机器人的这些特征之后,十分惊愕,就缀笔不写了。
  后来,我被迫接受这个痛苦的事实,就为《惊异科幻小说》和《类似》杂志那位了不起的编辑约翰·坎贝尔写完这个故事。之后,他向我要一个续篇,描写束手无策的人类可以运用超自然的神奇力量来击败智能机器人的故事。我虽然十分清楚人们对战胜机器人的希冀,但后来写出的却是《智能机器人》,这个续篇也被坎贝尔买走了。
  多年以来,许许多多的读者还要我写个续篇。经过长时间的构思策划,我于最近将《十兆聪慧机器》脱稿。在这个故事中,智能机器人还是智能机器人,但是我试图描述一种更具有持久力的机器人。
  显而易见,本小说是关于人类和技术的。我本人的世界观也许不是如本故事所暗示的那样悲观。虽然广岛事件确实使我沮丧,我却极力赞成使用核能的。尽管技术之神怪如此恐怖,但无论如何无法使之重新回到魔瓶里去。我认为,我们应该尽力利用这个魔怪所带来的礼物,即使是核增殖和核聚变反应堆这个礼物。
  从另一种意义上说,就如《跋》中所说,本书根本不是有关技术问题的,而是关于我们人类自己和我们人类社会的——如果一部小说能“描述”除了小说本身以外的东西的话。
  不管《智能机器人》的基调是悲观的还是乐观的,它已成为我所有小说中最富有争议、也最成功的一部。本小说已经用英语出了十几个版本,译成了十几种文字。我很高兴看到它以最全、最新的版本付梓发行。本版本包括了原来的中篇,也包括了最近写的《跋》。

                      杰克·威廉森



 (重要说明:本书资料收集于网上,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请购买正版书。) 
 Xinty665 免费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