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教育不该是复印机

作者:唐金龙




  参加一个学术交流会,下午轮到一位专家演讲。他上来问我们:现在中学的教育像什么?他没有给出答案,下面自然有议论,稍作停顿之后,直言快语的专家还是自报了他所理解的答案:现在的中学教育像复印机。
  接下来是满场的掌声。我回头看了一下,鼓掌的人不是礼节性的,因为鼓掌者整个肩膀都在晃动,而不只是轻轻地用手掌示意而全身不运动。这才是真正的认同和默契呀。为什么?大概来自教育一线的老师都会有这样的体会吧。
  我们现在不是习惯于只教给学生所谓的应试知识吗?谁教得好,谁就是名师;哪个学校教得好就是名校。谁会怀疑学这么多知识的用处呢?只知道学习就是为了升学,为了将来有一份理想的职业。如果要问,学习的这些五花八门的东西,对你一生的职业有用吗?回答也许是没有想过。然而,我们的老师正在为这个“没有想过”而进行着无效劳动,学生正在为这个“没有想过”而耗费青春。中国教育的最大浪费就是时间和精力,无休止的无效劳动。
  2007年获诺贝尔奖的8名科学家中,有6名来自美国。从1901年诺贝尔奖创立,美国已有279名获奖者。诺贝尔奖所以青睐美国人,除了基础研究投入大之外,就是注重学生独立思考。据美国一项权威的跟踪调查,在小学和中学阶段,美国学生的理科统一考试成绩普遍不优秀,在世界各国的排名历年处于第30位左右。到大学阶段这种状况发生了逆转,一些考试成绩不顶尖而善于独立思考的学生后来居上,在科学领域作出了卓越贡献。刚刚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研究所阿克塞尔教授道出他科研成功的秘诀:细致、耐心、合作。显然,独立思考与科学发现之间无疑有着一种内在的联系。
  我国著名的钢琴与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曲作者陈钢,曾在诸多西方音乐大师面前作过这样的对比(大意):我们的艺术教育制造了不少可爱的“盆景”,西方则培育出了几棵更具魅力的“大树”。
  考的科目越来越多,学生负担越“减”越“重”。据说是因为专家和学科教师坚持的结果。地理专家和教师说学生连日本的首都都不知道,不考不行;历史专家和教师说学生连世界大战爆发的年代不知道,不考不行;生物专家说好些动植物学生都不知道,不考不行……以致中考科目十几门,考得学生焦头烂额,叫苦不迭。人无完人,才无全才,谁敢说这些专家和学科教师就什么都知道呢?还不是对本专业的知识知晓多一点罢了!何必要求学生全而又全呢?
  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有大量的案例可以说明真正的能力并不是书本上所学的,更不是局限于教师在学校教的那么一点点死的知识。在生活中学习,用自己独特的判断去面对现实,解决实际问题,这才是真正的素质和能力的体现。
  美国一所著名学院的院长,继承了一大块贫瘠的土地。这块土地,没有具有商业价值的木材,没有矿产或其他贵重的附属物,因此,这块土地不但不能为他带来任何收入,反而成为支出的一项来源,因为他必须支付土地税。
  州政府建造了一条公路从这块土地上经过。一位“未受教育”的人刚好开车经过,看到了这块贫瘠的土地正好位于一处山顶,可以观赏四周连绵几公里长的美丽景色。他(这个没有知识的人)同时还注意到,这块土地上长满了小松树及其他树苗。他以每亩10美元的价格,买下这块50亩的荒地。在靠近公路的地方,他盖建了一间独特的木造房屋,并附设一间很大的餐厅,在房子附近又建了一处加油站。他又在公路沿线建造了十几间单人木头房屋,以每人每晚3元的价格出租给游客。餐厅、加油站及木头房屋,使他在第一年净赚15万美元。
  第二年,他又大事扩张,增建了另外50栋木屋,每一栋木屋有三间房间。他现在把这些房子出租给附近城市的居民们,作为避暑别墅,租金为每季度150美元。
  而这些木屋的建筑材料根本不必花他一毛钱,因为这些木材就长在他的土地上。
  还有,这些木屋独特的外表正好成为他的扩建计划的最佳广告。一般人如果用如此原始的材料建造房屋,很可能被认为是疯子。
  故事还没有结束,在距离这些木屋不到五公里处,这个人又买下占地150亩的一处古老而荒废的农场,每亩价格25美元,而卖主则相信这个价格是最高的了。
  这个人马上建造了一座100米长的水坝,把一条小溪的流水引进一个占地15亩的湖泊,在湖中放养许多鱼,然后把这个农场以建房的价格出售给那些想在湖边避暑的人。这样简单的一转手,使他共赚进了25万美元,而且只花了一个夏季的时间。
  请让我们记住,正是这个有远见及想象力的人,却未受过正规的“教育”。在提到上面所叙述的那段故事时,那位以500美元的价格售出50亩“没有价值”土地的学院院长说:“想想看,我们大部分人也许都会认为那人没有知识,但他把他的无知和五十亩荒地混合在一起之后,所获得的年收益,却远超过我靠所谓的教育方式所赚取的五年总收入。”
  想想看,哪个学校和老师教给了“那个人”该怎样做?靠什么成功?恐怕不是课本上学的死知识吧,完全是能力的体现。能力从何而来?应该从日常的教育行为中渐渐养成,如果我们不能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按现有的教育模式来动作,是很难培养出具有创造精神的人才来的。
  所以说,我们应该记住专家的忠告,不要让教育成为“复印机”。如果教育不是复印机,而是放大镜或显微镜的时候,学生的才智和创造力才会得到充分的体现。而在这种理念指导下的教育教学行为,才能真正培养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来。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