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11期

校史编研中的“四重”“四轻”及矫正对策

作者:梁 卿




  校史编研和教育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因此,我国许多学校都开展了校史编研工作。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级各类学校在校史编研中普遍存在着“四重”“四轻”的现象。这严重阻碍了学校文化建设。因此,需要高度重视这些问题,分析其原因,并探求其解决对策。
  
  一、 校史编研中的“四重”“四轻”
  
  校史编研中存在的“四重”“四轻”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重“编”轻“研”。校史编研应该包括两方面的工作,一是“编纂”,一是“研究”。编纂就是收集学校的历史资料。研究就是对所收集的校史资料进行研究,以寻求规律性的结论。但从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学校把校史看成学校的“大事记”,因此,把校史“编研”简化成了“编纂”。这表明,一些学校校史编研存在着重“编”轻“研”的现象。
  2.重“基于文献的校史”轻“口述校史”。校史有两种表现形态,即“基于文献的校史”和“口述校史”。基于文献的校史是指通过搜集以文字形式记载的学校各时期发展状况的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所形成的结论。口述校史则是将口述历史方法运用于校史编研工作所形成的校史形态。所谓口述历史,既包括口述史料的收集和整理,也包括对口述史料进行研究而获得的成果。其中,口述史料指的是历史事件当事者以口述的方式表达出来的资料,它既可以是通过录音机收集和保存的历史事件当事者口述的史料,也可以是当事者以口述语言风格写下的文字性的东西,还可以是别人替当事人的口述所作的符合口述内容原生态的记录。当前,我国许多学校校史编研中存在一个比较明显的偏颇,就是重“基于文献的校史”轻“口述校史”。
  3.重“正面”轻“负面”。从学校发展的过程来看,任何一所学校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学校在发展中既有许多成绩,有辉煌的时期,也难免会有走弯路、犯错误、陷入低谷的时候。许多学校在校史编研中往往会对学校所取得的成绩和辉煌时期不惜笔墨,大写特写,而对学校发展中的错误和低谷则轻轻地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甚至干脆忽略不计。也就是说,校史编研存在重“正面”轻“负面”的问题。
  4.重“校史”轻“社会史”。校史指的是学校的历史。校史编研主要是对学校发展中的人物和事件进行编纂和研究。但是,任何一所学校都必然地处在一定的社会背景下,离开了社会背景,学校发展的历史是不可理解的。遗憾的是,一些学校在校史编研中孤立地谈论本学校的历史,而对“社会史”则给予了轻描淡写的处理。主要表现为,要么离开社会背景谈学校历史,要么在校史中对社会史写上寥寥几笔,而校史与社会史还是两张皮,没有深刻地揭示出校史与社会史之间的深刻关系。
  
  二、 对校史编研中“四重”“四轻”的反思
  
  校史编研中的“四重”“四轻”对于校史工作的顺利展开十分不利,主要表现在,“四重”“四轻”不利于发挥校史的作用,违背了编研校史的初衷。
  校史编研的第一个作用就是为学校管理者提供“资政”功能。但校史编研中重“编”轻“研”导致“校史”被理解为“学校的历史资料”,那么这种校史就只能起到“存史”的作用,也就是让后人知道学校发展过程中曾经有哪些人,发生过哪些事。这种校史对当前和今后学校工作没有多少启发作用。校史编研中重“正面”轻“负面”导致校史成了“歌功颂德簿”,使得学校发展中出现的错误得不到研究,出现错误和陷入低谷的原因得不到讨论,这样的校史最多只能提供曾经成功的“经验”,而难以揭示当初失败的“教训”,因此,也很难充分发挥其“资政”的功能。离开社会史编研校史,使得校史编研容易表面化,不能很好地揭示学校发展中重大决策、步骤背后的真正原因,因而对学校管理的借鉴作用也就不大。
  校史编研的第二个作用就是通过对校史的宣传和教育,使全校师生员工对学校产生强烈的认同感,从而为促进学校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但校史编研中重“基于文献的校史”轻“口述校史”使得这一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
  基于文献的校史一般只能反映学校历史发展的粗线条。因此,学校师生员工也只能对学校的历史发展有一个框架性的认识,难以产生情感上的触动。通过基于文献的校史,师生员工也许能对学校的历史发展过程有较好的认知,但是难以形成对学校的强烈认同。从表现形式上来看,基于文献的校史表现形式单调而古板,使校史显得僵化沉闷,这就大大降低了师生员工学习学校历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总之,单一的“基于文献的校史”很难完全发挥校史的作用。
  但是口述校史则能很好地弥补“基于文献的校史”的不足。口述校史比较注重史实细节,这就能向师生员工真实地呈现历史事件的原貌和历史事件中人们认识上的变化、情感上的波动,也许还有意志上的动摇,从而让全体师生员工仿佛身临当年历史场景之中,想历史人物之所想,急他们之所急。这样就能真切地感受到学校的今天来之不易,增强对学校的认同感和爱校、护校的责任感。口述校史的另一特点就在于其口语化,这使得口述校史具有生动、形象、通俗的特点,更容易获得广大师生员工的喜爱,能有效提高校史教育的效果。
  校史的编纂、研究和宣传也是学校与社会各界沟通交流的重要渠道。一所学校在校史中刻意回避自己发展中的不足和失误,就不是一种实事求是的态度,就不容易获得社会的认同,从而影响学校发展的外部环境。此外,单一的“基于文献的校史”也不利于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沟通。
  
  三、 “四重”“四轻”的原因分析
  
  校史编研之所以出现“四重”“四轻”的现象,有其背后的原因,概括来说,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1.历史观的问题。在历史观问题上,人们一般有以下几种认识。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常说“要尊重历史”、“历史事实”等,这些说法表明,所谓历史就是记载史实的资料。据此,校史就是学校的“大事记”。校史的编写就是搜集各种文献资料,这些资料记载了学校各时期发生的重大事件及其参与者。正是在这种历史观的影响下,一些学校校史编研出现了重“编”轻“研”的现象。其次,历史是非常严肃的,历史研究要有非常充分的根据,而不能凭道听途说来下结论。在谈到历史问题时,中国人常常说:“白纸黑字”,以显示证据的确凿。这就表明,在很多人看来,只有写在纸上的东西才是可靠的,只有基于文献的历史才是历史。据此,口述历史由于其口述性往往并不被认为是历史,即使认为它是历史,也怀疑其可靠性,因为人的记忆并不是很准确的。因此,在校史编研中,为了保证校史的权威性,往往会忽视口述校史的编研。
  2.一些错误的和功利的思想作祟。一些学校之所以在校史编研中重“正面”轻“负面”主要是因为有两种错误认识,一是“为尊者讳”。应该说,任何一所学校之所以能发展到目前的状况,离不开历史上学校的 领导、老师和同学的努力,因此,对学校的前辈表示尊敬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了。但一些学校因此认为,在校史编研中,若将学校发展中的问题、不足、低谷也如实地展示出来,就是对学校前辈的不恭,所以在校史编研中对此刻意地采取了回避的态度。二是基于学校生存和继续发展的考虑。一般而言,学校都认识到了校史是学校宣传自己的重要资料。一些学校认为,如果在校史中展现了自己的不足和问题就等于承认自己低人一等,这将使得学校在激烈的竞争中处于十分不利的境地,从而对学校的生存和持续发展构成严重威胁。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