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9期

“网络作业帮助”利弊谈

作者:王守玉




   “过去孩子回家作业做到十点多种,遇到难题皱眉苦思到十一二点,而且孩子也特别讨厌老师布置很多的课外作业,每次都会遇到很多不懂的问题,可现在孩子回家完成作业的速度很快,几十分钟时间就做完了,也不再向家人请教不会做的难题,而且对完成课外作业很有自信。”一位初二学生家长迷惑不解地说道。
  原来,现在的中学生迷恋上了一种“网络作业帮助”,学生在做作业时,遇到不会做的题、不懂的问题,不用花费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而是直接求助于网络帮助,问题很快就解答出来了,学生的作业也就很快读“完成”了。这引起了家长的忧心忡忡和焦虑不安。
  有些“作业帮助中心”的广告很是吸引学生的眼球,对学生有极大的诱惑力和冲击力。比如:你是不是做题时遇到过困难?你是不是曾经看到过一个连老师都难以解决的问题?来吧,这里有我们打造的“网络作业帮助”,我们尽快解决你学习中遇到的问题。还有的广告写道:还犹豫什么,快来体验全新的网络学习生活吧!
  那么,“网络作业帮助”的时新,老师、家长、学生会有什么看法呢?带着这个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生事物”,我们共同来探讨它的利与弊。
  学生:
  “‘网络作业帮助’很多学生都知道,我们在学习中遇到不会做的题发过去以后,由在线的网友为我们提供参考答案,这不是我们懒惰,而是题太难了,思考时也很费神,自己又没有办法解答出来,求助网络帮助解答,会使我们很快地理解和掌握知识,能获得一些喜悦感和成就感。”初二学生李涛说。
  “实际上,现在很多学生家里有了电脑,学校的微机室也对学生开放,学生都会上网,遇到不懂的问题上网解决这是很平常之事,也是快捷的学习方法,在我们看来,这是很正常的事,也是‘完成’作业的最新手段,应当鼓励和加以推广,用不着老师担忧。”初中学生张艳说。
  “‘网络作业帮助’虽然说很方便,但上网要经过搜索、注册,查询等,有时还要长时间的等待,如果不是难题,自己经过思考能够解答的题,一般也不会求助网络帮助,有些难题,同学们之间在一起讨论就能解答,这也有利于培养我们的发散性思维的能力。”学生刘超说。
  大多数学生对上网求得帮助大加赞赏,他们认为这是学习的好帮手,而且作业答案正确的命中率很高。为一个问题耽误很长时间思考不值得,有时浪费几个小时也解答不出来一道难题,把时间浪费了真可惜。何况现在各科的作业都很多,作业量又大,有的老师甚至是大搞“题海战术”,能求得网络帮助解答问题,何乐而不为呢?省事、省时、省心,对疑难问题寻到了正确答案,这本身对学生也是帮助,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有了解答方法,对学生而言也是种进步,他们认为这不是“抄袭作业”,而是“免费家教”,真叫“得来全不费工夫”。
  家长:
  对于“网络作业帮助”现象,很多家长不赞成。陈林的家长说:“如果让学生在网络上求得作业帮助,这会增长孩子的惰性,对孩子思维能力的培养和启迪也没有好处。之前,孩子遇到难题会花费很长时间去思考、去琢磨、去钻研,即使没能做出来,但在家长或老师的点拨和指导下,攻破了难题,这对孩子是大有益处的,它能启迪孩子的智慧,培养孩子敏感思维能力,也会使孩子养成动脑的好习惯,对孩子今后的成才也是很有好处的。如果一有问题就求得网络帮助,这根本不是在学习和求知,而是在照抄别人的作业。”
  王利的家长说:“如果题目太难,实在是做不出来,而又不能拖延交作业的时间,从网络上寻求答案还是可以的,孩子明白了解答过程,也增长了知识,培养了他们解答问题的能力。问题是,不能一看作业题难就求得网络帮助,这样会养成学生不自信、不勤奋、不好学的坏习惯,还是学生自己亲自做好些。”
  很多家长担心是有原因的,学生在求助网络解答问题的同时,也增长了学生的依赖心理,对自己做题的结果持犹豫和怀疑态度,长期发展下去,对学生的学习是很不利的。因为在升学考试时,遇到难题是不可能允许求得网络帮助的,学生的依赖心理不纠正,势必会影响成绩的提高。再说,学生上网本来就是家长头痛的事,如果支持学生作业网络帮助,一些控制力差的学生很容易上网成瘾,纠正起来相当困难,也很使家长费心。所以,多数家长认为“网络作业帮助”会扼杀学生积极思考、刻苦钻研的原动力,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力极为不利。
  教师:
  一些教师也认为“网络作业帮助”是“半江瑟瑟半江红”,让人喜来让人忧。从事初中教学30年的王老师说:“学生如果能把握好‘网络作业帮助’的度,当然也是很好的学习手段,毕竟网络给我们的学习带来了很大的便利,只要正确地利用网络手段,作为学生学习有益的补充,会起到很好的帮助作用,就是老师在教学过程中遇到不懂的问题也会求得网络的帮助。”
  最近在十堰市教研室举办的语文教学示范课中获得一等奖的许老师说:“学生遇到难题不一定要自己去苦思冥想,也不一定要向老师和同学请教,从网络中求得帮助,使问题得到解决,这是一件好事,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答问题的能力,自己的问题自己解决,这对学生的个性发展是有好处的,不能一概而论学生寻求网络帮助就会对学生学习产生不良的影响,教师要加以引导,教育学生不要过于依赖网络,迷恋网络,那就不会出什么问题。”
  在教师们看来,“网络作业帮助”像学生阅读优秀作文、优秀范文、名人名言一样获取知识,像借助字典、词典理解字词的意义,查阅工具书学习英语一样,都是借助辅助手段学习知识,解答疑惑,“网络帮助”只不过是一种新的作业辅助手段,对学生学习来说,是一种学习工具,并非“抄袭”、“照搬”,用不着担惊受怕。
  当然,网络具有两面性,针对这种新的手段,一味地堵截是不明智的选择,一味地放任是对学生不负责任的表现,教师要采取积极的态度,正确地引导学生,让学生合理地运用网络学习知识,但不能一味地“照搬”,要加以分析,融会贯通,在理解的基础上“抄袭”。还要注意鼓励学生尽量自己思考解答问题,多向老师请教,自己亲自解答的问题在记忆里会深刻一些,有利于知识的积累和掌握。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