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8期

学校管理的效益最大化

作者:李跃进




   当前许多学校管理新理念正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应运而生,许多成功的管理措施在实际运用中彰显了无穷的威力,“天时、地利、人和”的良好的学校管理局面正在各级各类学校悄然流行。本文从学生、教师和领导层面就学校管理的效益最大化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 新型的学生成长观
  
  目前,表扬、嘉奖、惩罚、磨砺等教育形式比较多,但在实际教育教学过程中,方法并不显得重要,重要的是要有好的学生观。
  纵览教师队伍中,让学生失望,不关心学生发展的教师有以下几种类型:暴力倾向型、无事生非型、小肚鸡肠型、喋喋不休型、厚此薄彼型、特别关心型、用心良苦型。以上种类的教师无法使学生的求知欲望之火点燃,每一个学生在成年后,都有对老师们的回忆。但每个人的自我感觉清楚得很,谁优谁次,心中自有杆秤。成功的教师,其教育教学质量高的根本原因在于,师生距离很近,师生的心灵是相通的,他们有一套成功的学生观。他们往往能在短时间内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特征;注意参考以往学校对学生的评语,从不持偏见;锻炼学生处理问题的能力,充满信心,热爱学生,真诚相待,富于幽黙感,办事公道;不因少数学生的不轨而责难全班;全方位地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
  因此,好的学生观是至关重要的,美国的101 Ways to praise a child in America 给全美教师提供了育人的蓝图,我们国家现在倡导的关注生命教育,就是科学的学生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科学的学生发展观,就是使受教育的人自然朴实、乐观自信、不卑不亢,能够平等地与人交往,悦纳自我,严谨而又宽容,深邃而又单纯,执着而又潇洒,真诚而又练达,具有优良品德、独立性格,有胆、有识、有情、有义、有趣的人。
  
  二、 全方位的教师发展观
  
  教育管理是什么?就是帮助老师发展,就是尽力为教师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为每一个教师提供展示才华的平台,引导教师享受成功的人生。
  成功的人生,不一定成为模范,不一定非得到校长的表扬,只在你自己投入了,而且因工作给你带来了喜悦,那么你就成功了。许多人认为,不想当元帅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不想当特级教师的青年不是好青年,这不一定对。因为特级教师是“自身素质+自身能力+机遇”组成的。我们要引导教师关注发展。太阳每天是新的,昨天已经过去了,不管成功与失败,只要努力,成功就在等着我们。在我们的日常管理中,教师有三种类型:即学习型教师、科研型教师和反思型教师。我们应分别看待,尽力让他们在事业上得到发展。
  对学习型教师,我们决定:①定期给老师买资料,阅后赠送校阅览室;②校长看到好文章、好杂志,就向教师推荐,奇文共欣赏;③组长会、班主任会、全体教师会议上,要尊重不同意见人的观点;④图书杂志分发到各处室、各教研组,用后收回。事实证明,一个人的发展史就是阅览史。
  对科研型教师,我们只以课题为载体,让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如我校教材的二次开发就很有实效,我们的课题总要求是:①学校要有真课题,且须是吻合学校发展的课题。校长必须有课题,可以是立项的,也可以是不立项的,必须实用;②严格按照课题程序进行研究,提出的原因是什么?研究的主题是什么?认真地开好课题会;③校长把课题细分,让老师们研究。研究类似的可以合成一个组,自己推荐一个组长,每月开一次会,资源共享,学期小结,每学年拿出一篇文章,可以是调查报告,也可以是论文,还可以是一孔之见,形成资料,供大家欣赏。
  对反思型教师,坚持教师的发展是可持续性发展的观点,“我要发展”不是校长要我发展,关健是教师在反思中发展。
  自己反思。每个学期的前半期,教师每周自己用录音机录好一节课,并写好自评报告进行反思。每个学期的后半期,请一个老师听自己的课,并要求别人把评课的优缺点写下来。
  让学生促教师反思。每学期的生评师活动,让学生针对一个教师,就老师的语言、衣着、教学等方面去评议,只要真实诚恳,教师都应认真改进。
  
  三、 高效率的领导行为观
  
  最成功的管理者,就是通过自己的不断努力,具有高效率工作的人。因此,校长应在时间、空间及时空结合点上下工夫研究,才能有高效的管理效益。
  1.时间上要科学地挤占
  校长必须要求在自己的时间内干好自己的事情,绝对不能由下属所支配。要加大自我的管理力度,挤出更多的时间来研究“管理”。
  2.空间上要足够放权
  高效率管理的最大特征就是责权分明。作为校长,一定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放手让主管同志去干,这是确保所有的教育教学常规有效运转的根本法宝。
  3.时空上抓住结合点
  学生是学校管理中的直接参与者,所以,要从多个方面研究学生,科学评价学生的得失,注重学生管理,以引领学生取得成功。
   (1)应重视座位在教学中的作用。在我们的中小学教育里,座位是统一安排的,而绝非学生自己选择的。有人做了一张课内发言的人数统计表。第1、2排共16人,有14人发言,其中3人超过了10次,8次的有4人,第3排8人有4人发言,第4排8人,有2人发言,第5排8人,无人发言,第6排7人,无人发言。从统计表明,思维与座位的影响是很大的,在一堂公开课上,提问了19次的13名学生中,前三排每人3次,后三排每人才0.8次,黑板左边是1.071人次,黑板右边是2.521人次,因为投影仪在右边,教师只盯着投影屏幕,却忽略了左边的学生。实践进一步证明,凡教室前面的学生各科作业都是准确率较高的。这些行为的出现,是值得教育管理者认真反思的。
  (2)确定午休的最佳时间。请先看下表
  
  午睡超过1.5小时以上的学生容易嗜睡,为什么?因为,凡睡眠进入一小时二十分钟以后就进入了深睡期,影响下午的学习。再则午休时间越长,学校晚睡的纪律也很难维持。因此,午休最佳时间应在1小时左右。这样,学生的学习效率就会提高很多。
  (3)分析学生的用餐情况。如果你对学生进行完整分析的话,从学生晚餐也能说明学生的一些情况。如卡号为1063的学生,她是一个女生,她勤奋好学,在就餐的高峰期,她从来没去,而是在教室里读书,待同学们都基本上用完餐了,她才去用餐。卡号为3600的学生,因为隔一天要去一亲戚家洗淋浴,所以每隔一天就缺了晚上用餐的记录。有一卡号为3669的女生,一星期没用过一次餐,一月内卡的消费为空白,经过调查,原来她早恋了,有一男生天天给她打饭。对这些情况的掌握,有助于对学生的细化管理。
  对学生管理中的一些数据的科学分析,有助于管理目标的具体化,管理效益的最大化。因此,学校管理越细化、越认真就越恰到好处的说法不无道理。
  管理是一件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要想取得效益的最大化,与管理者的主观能动性、自主性、积极性是分不开的。只要我们用心经营,是会取得成效的。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