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政治练习选编和设计的主要技巧

作者:罗文晋




  练习的选编和设计作为教学准备工作的重要一环,是教师必须掌握的教学基本功,也对巩固知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有重要作用。
  
  一、 目标定向法
  
  练习要有的放矢,要对准目标,或增强记忆,或深化理解,或以求熟练。这样,教师可根据练习的目标,选编和设计具有针对性的习题。
  例如,学完“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后,若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可编制这样的题目: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是()和();若要考查学生的理解能力,可编习题:怎样理解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若要考查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可编习题: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若要考查学生运用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可编习题:农民生产的供自己食用的粮食是否有价值?为什么?或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说明腐烂变质的食品是否具有价值。这样,根据特定的教学目标编制练习,练有目标,练有重点。有些单项练习,只要稍加设计,就可由“单”而“综”,形成系统。
  
  二、 成题翻新法
  
  即对课本上的“思考与练习”或其他现有的习题进行加工、改造、深化,编拟出新的习题。采用此种方法拟题,既可强化教学重点,巩固所学知识,掌握基本学习方法,又可充分发挥课本习题或其他典型习题的教学价值,收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之功效,还可促使学生的逻辑思维与创造思维协调发展,提高他们灵活运用知识正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成题翻新的技巧主要有:
  1.改变题型。原题:我们应该怎样认识资本主义政党制(问答题)?新题:试运用历史的观点和阶级的观点,分析说明资本主义政党制度的历史进步性和阶级局限性(分析说明题)。
  2.变换角度。原题:怎样理解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新题:为什么商品生产者要努力提高劳动生产率?
  3.推演结论。原题:我国宗教政策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新题:我国为何要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
  4.类推仿造。原题:专政就意味着消灭民主(辨析题)。新题:法制就意味着否定民主(辨析题)。
  5.化虚为实。原题:什么是物质?新题:下面所列举的现象哪些属于物质现象:A、声光电波 B、桌椅板凳 C、阶级政党 D、宗教信仰
  6.配组拼装。原题:①如何理解国家的阶级性质?②如何理解政党的阶级属性?新题:在通常情况下,一个国家的性质同执政党的阶级属性是一致的(辨析题)。
  
  三、 未雨绸缪法
  
  这是教师立足于分析、总结自己的教学实践经验,针对学生常规错误之处,有意设题,以前车之覆告诫学生防患于未然的拟题方法。这种方法在选择题的编拟过程中最为常见,具体技巧如下。
  1.针对学生“望文生义”拟题。如,南南合作是指:南美洲国家和南部非洲国家之间的合作、南半球各国之间的合作(正确选项略,下同)。
  2.针对学生“张冠李戴”拟题。如,多党轮流执政的实质是:资产阶级调节内部关系的手段,防止资产阶级民主制向封建专制蜕变的手段。
  3.针对学生“一知半解”拟题。如,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是:对劳动人民实行民主和对剥削阶级实行专政。
  4.针对学生“是非混淆”拟题。如,人类历史上最后阶级专政的国家是:资本主义国家。
  5.针对学生“以偏概全”拟题。如,资本主义国家的议会是:国家政治活动的中心。
  6.针对学生“本末倒置”拟题。如,政治和经济的关系是:一定的经济制度体现和维护一定的政治制度。
  7.针对学生“扩大外延”拟题。如,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普选制度、政治协商制度。
  8.针对学生“定势思维”拟题。如,中国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关系不是:组织上相互独立的关系。
  
  四、 归类设计法
  
  是指教师在研究、分析某一类型习题的拟题特点及解答方法的基础上,进行同类问题的习题设计。这种方法在拟定综合习题时较为常见。采用这种方法拟题,并有目的的组织学生练习,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掌握同类习题的特点和解题规律。例如,在复习阶段,可对辨析题进行分类拟题和训练。
  1.辨析题从其形式上来说
  (1)单句式和复句式。单句式:民主就是少数服从多数。复句式:“商品供不应求,价格上涨;商品供过于求,价格下跌。因此,供求关系决定商品价格。”
  (2)引文式和对话式。引文式:宗教的苦难既是现实苦难的表现,又是对这种现实苦难的抗议。……宗教是人民的鸦片。
  此外,辨析题还有材料式和情景式。
  2.辨析题从内容上分
  (1)缺乏条件,须作具体分析。如:物以稀为贵。
  (2)认识片面,须作全面分析。如:通货膨胀就是纸币贬值,物价上涨。
  (3)以史为镜,须作历史分析。如:“主权在民”的民主思想在任何社会都是适用的。
  (4)鱼目混珠,须作辩证分析。如:政党是为了达到共同政治目标而共同行动的志同道合的集团。
  (5)步入极端,须作归谬分析。如:在资本主义社会,资本主义民主是资产阶级的民主,劳动人民群众毫无民主权利可言。
  (6)本末倒置,须作因果分析。如:经济决定于政治,政治反作用于经济。
  (7)多向扩散,须作综合分析。如: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民主的形式越完备,发展的程度越高,越具有优越性。在此必须提出,辨析题的内容也可以是完全正确的,教师应适当拟题训练,以免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