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地理板图及其科学使用

作者:苑文春 肖瑞萍




  板图,通俗地说就是在黑板上画图。具体地说是指地理教学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绘画的地图,其图中的内容随教学活动的不断展开而逐渐充实。在地理教学中,它与板书、板画统称为地理教学艺术的“三板”。掌握它的绘画和应用方法是地理教师教学的基本功之一。在电教设备并不充分的乡村和边远地区,或现代信息技术欠发达的城市,板图作为地理教学的一种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对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具有重要的作用,仍是地理教学中最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之一。
  
  一、 板图的绘画
  
  要运用板图,首先要学会画地图轮廓,无参考地将轮廓画出来。学画地图轮廓,达到背画出地图轮廓,大致有由简到难三个步骤。
  1.照画轮廓,参照原图,在白纸上仿绘。(1)在原图上,选取能反映所绘图基本特征的几个关键点,在白纸上按其相对位置点出,用直线连接,勾勒出图的大致轮廓。比如南美洲,选取北、东、南三个特征点,用直线相连。(2)在原图上,进一步选取能反映所绘图更加详尽特征的几个次关键点,在白纸上按其相对位置点出,用直线连接。勾勒出接近原图的轮廓。(3)参照原图,将第二步图中的直线变为与原图相一致的曲线,补上周边内容。
  2.默画轮廓。抛开原图,在白纸上默画。
  3.修正轮廓、熟画轮廓。对照原图,修正所画图,反复练习,直到能默画准确为止。
  
  二、 板图的种类
  
  根据教学的需要,地理教学中,板图大致有三种类型。
  1.几何型。用一个或几个简单的几何图形的组合,来显示一个区域的轮廓。比如,非洲,用一个梯形和一个三角形显示。
  此种图与实际形状相差很大,适用于对轮廓要求不太高的地方。如学习世界大洲大洋的分布,一些国家或地区周围地理事物的分布等等,用此图即可。
  2.折线型。用短小的直线勾画图的轮廓。
  此种图较几何型比较准确,适用于对轮廓要求比较高的图。如学习我国的三大半岛。
  3.曲线型。即用曲线画出图的轮廓,是三种板图中最常见、最准确的一种。
  此种图适用于对图的轮廓要求很高的地方。如学习我国的主要海港,海岸线。
  特别注意:上述三种类型,都适合学习图中的地理事物。
  
  三、 板图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板图作为板书的一部分,在教学过程中,一定要根据教学的整体需要和学生的实际,统筹安排,使整个板书构成一个完美的、和谐的整体。
  板图一定要与板书的其他部分有机结合,图的大小要适宜。板图要有美感,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获得美的享受。
  板图的位置,一定考虑到全班学生的具体情况,让全班学生都能观察到。
  一般的,板图与板书的文字配合有四种情况:即左书右图、左图右书和中间图两边书、中间书两边图四种情况。
  
  四、 板图的功效
  
  1.激发兴趣。第一,教师快速而准确的板图,能够引发学生的惊奇,从而引发学生来自内心深处的敬佩。俗话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边讲边绘,可将学生的目光有效地“会聚”在教师的板图上,随着教师的讲解以及体态语言、感染力的配合下,使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并随着教师讲解的深入,学生的目光跟着移动,使学生的注意力始终如一。第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边讲边绘,可围绕板图设置许多有趣的学习活动,增强师生的互动。如教师边讲边绘,学生边绘边想或边想边绘;教师板图,教师指地名,学生说地名,学生上黑板指地名等等;教师板图,组织学生抢答有关的问题等,通过各种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2.增强记忆。板图的直观、形象,配以讲、画的同步进行,彩色笔的巧妙运用等,能增强知识的直观性,利于学生的记忆。比如学习我国陆上14个邻国。教师板画中国图,边讲一个邻国,边画一个邻国,结合学过的世界分区,将不同的国家用不同的彩色笔标出,学生不难记住。
  3.突破难点。板图能使抽象的地理知识直观化,使复杂的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及空间关系展现在学生的的眼前。比如“长江的水能”,运用板图,先板画一幅中国轮廓图,再绘上长江的干流,最后绘出我国三大阶梯的界线,联系我国三大阶梯的情况,长江水能的分布主要在长江的上游,一目了然。
  
  五、 板图在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边讲边绘。板图的运用要与教学的进程密切结合。课堂上教师讲到哪里,就要画到哪里,讲与画要同步进行。板图的内容填写要有序,图中的内容填写要与地图的注记相一致。一般的,图中内容的填写要由简到繁,地名的填写由上到下,由左到右,逐步充实。如学习我国的主要山脉,板画我国的轮廓图,按走向边绘山脉边讲解,逐步充实。板画山脉符号时,山脉从左到右(如天山、阴山)、从上到下(如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等)。
  2.要迅速、准确。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绘画板图时一定要胸有成竹,一气呵成,一挥而就。一幅中国轮廓图大约十几秒钟完成。同时所绘的板图要大致准确。比如画一幅非洲图,其轮廓一定与课本图大体一致,让人一看就知道是非洲。
  3.要重点突出。教师要根据教学的需要和教材情况,对板图的内容做到心中有数,将重点内容及相关内容画上,不需要的内容少画或不画。并选择合适的彩色粉笔将重点、难点或易混点用不同的彩色笔画出。如我国的主要山脉,板画我国轮廓图,不同走向的山脉,用不同颜色的粉笔表示出。
  4.要与其他直观教学手段有机配合,不要一切都用板图替代。比如,课本插图以及现代信息技术等,尤其是现代信息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逼真、生动的特点,是板图难以达到的。
  
  六、 目前地理教学中运用板图所出现的误区及解决方法
  
  许多老师认为,板图就是画与课本相差不大的图。实际上,板图,最主要的是画轮廓。根据地理教学中对轮廓的需要,板图有三种类型:几何型、折线型和曲线型。地理板图的三种形式,只要在具体的地理教学中,能达到最佳的效果,使用哪种都行。不过,由于学生认识上的问题,在使用最简易的几何型的时候,不妨提前告诉学生,不论教师使用哪种方式,简易的还是麻烦的,都是板图的方式之一,避免因使用简易的引起学生发笑。
  许多教师夸大了板图的作用,认为板图可以替代一切。实际上板图虽然具有要点突出、醒目的功能,但它也有不足,由于受教师绘画能力的限制,一些展示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规律的图,画不出来,或者虽然画出来,但误差太大、用时太多。比如世界气温分布图,很难画出来,即使画出来,也用时太多,而教师画简单的板图,只能说出他们的分布,这样,就淡化了学生通过读图、析图、最终解决问题这一对知识的思维过程。
  许多老师在板图的运用上太单一。许多老师只是借助板图讲解或巩固地理事物的分布,学完后,在板图上只是指着说一遍。实际上板图有很多作用,比如,可以在板图上填写有关的地理事物,这样既可以检测学生对图中地理事物的位置的掌握,又检查了对地理事物名字的掌握情况,因为目前在一些地理考试中,地名中出现错字或别字,均视为错,从而提高了准确率。还可以在上课快要结束时,师生一起边指、边说、边擦有关的地理事物,直至消失为止。当你擦完,说完以后,和学生会意的一笑,达到这一课的完美结束。此外,还可以教师边讲边绘,学生边绘边想或边想边绘;教师指板图中的地名,学生说地名或学生上黑板指地名等等;教师运用板图,组织学生抢答有关的问题等。
  针对上述误区。笔者认为,最好利用课本图与现代电教媒体展示的图,分析学习地理事物的分布规律。在掌握住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规律后,利用板图的要点突出、边讲边画的特点,将地理事物的分布及其规律抽象出来,用板图巩固。同时,注意板图应用的灵活性、实效性和多样性。(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