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语文之痛与高考之弊:问题与改革

作者:熊明川




  在基础教育发展过程中,语文作为最重要的学科之一,其课程建设和教学改革一直备受关注,也取得了很大成就。作为母语课程,语文不但关系知识的传播和能力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关系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精神的传承。然而,就是在这样一个几乎全部教育史都是语文教育的国家,如今的语文教育却面临尴尬:语文课程在高中课程序列中已被严重边缘化。
  关注教育者不难发现:从小学到初中再到高中,学生整体上对语文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淡。到了高中,有教师反映,高中生普遍存在着“情趣进行性衰减”的问题,即从高一到高三,学生对语文这门功课的学习热情、精力投入均呈层退式的下滑状态,尤其是那些面临高考的高三学生,往往置语文于度外。在高中,我们常常看到上语文课前几分钟,学生还在研究着理科题目。除了学生,在一些学校的高三年级,有老师提出把语文课让出两个月给数学或综合,而语文老师也“出于全盘考虑”,让其他学科占去自习。在一些省份,一些较发达城市的品牌中学在面向全省招考初中或高中新生时,考试科目中没有语文,也是人所共知的事实。可见,作为母语课程的语文,作为课程序列中的重要成员,如今却实实在在成了学生、老师和校长眼里的“鸡肋”,沦入充当其他课程陪衬的尴尬境地。
  学生为什么不喜欢语文?原因很多,但一个不可忽视的影响因素是高考。在当今基础教育中,高考不但直接挑动高中教育随之起舞,而且其影响深达初中甚至小学:考试为唯一方式、以通过考试获取高一级优质教育资源为目标的层层选拔活动,实质上沦为了高考的前奏和附庸。高考的影响不可谓不深矣。
  为什么在高考的大棒下独独语文成了学生的“弃儿”?原因很简单:语文不能为考生带来分数利益。众所周知,语文具有学习上耗时缓效、考试时分差较小的特点,因此,学生平时多学少学差距不大,将精力“投资”语文很不讨好。就语文高考的分差偏小问题,娄庆华老师分析,作文评分趋中是导致语文离差系数小(离差系数越小,分数就相对更集中)的重要原因。他引用倪文锦老师谈2004年高考作文评分的材料证明,某市该年高考作文三类卷(中档卷)占总考生数的84%。除此以外,语文考卷中大量主观性文字表述题的存在也是考分集中的重要因素。语文主观题的答案不像数理题那样精确,而是具有模糊性和多元化,语文考题又较少存在不能起笔的状况,这样考生得分变得相对容易,考分的趋同成为必然。
  既然是课程特点使然,怎么会问责于高考?这里就反映出一个等效赋分问题:高考语文和数学、英语的赋分分值是相同的,都是150分。既然语文因学科特点使分差偏小而导致其在高考科目体系中的实际影响力比数学、英语小,那么这种一刀切的赋分方式是否值得探讨?此其一。
  其二,我们说语文的主观性文字表述题与数理考题比较,是很难得出精确答案的,作文虽然有详细的发展评分等级,但这些“评分细则”在千差万别的具体作文面前又怎能做到精确量化?因此,将同一道语文主观性试题或同一篇作文交给不同评卷教师量分,其结果很可能是不同的,甚至差异很大。而事实上,一次高考阅卷,按照分工,同一个小题都是几十上百人在平行工作。这就表明,语文高考阅卷是“虽有标准而尺度有异”,评卷人主观干扰很突出。那么,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是,既然如此,具有表意模糊宽泛、个性鲜明的语文是否适合付诸精确量化、形式单一的选拔性高考?反过来说,高考在语文这个特殊对象面前是否应该思考评价方式的多元化变革?
  其三,笔者不得不说说高考评卷工作的操作方式问题。笔者已经参加过好几届高考语文阅卷工作,总体感觉是严格、公平的。但我不知道教育主管部门对高考阅卷教师人数与当年考生数的配置比例作何规定,几次阅卷给我的强烈感受就是任务相当繁重。一般阅卷教师在熟悉了评分标准和答案后,在阅卷场负责人的数量规定和声声催促下,阅卷工作变成了高强度的“机械化”劳动:主观题通常是从答案中抓关键词(俗称得分点),见点给分,多答不管,其余错别字、病句、文采等基本不在考虑之列(默写、对联、仿句另有相应要求)。虽然场内外也有质检,但质检工作同样繁重,主要查“硬伤”(即赋分格式错误和加分错误),基本不能从评分尺度上校准(更何况语文本身就没有绝对标准)。作文评卷也一样,在繁重的工作任务挤压下,教师是否完整读完每篇作文、是否准确把握每篇作文真意很成问题。在这样超强度工作中,个别阅卷教师为避免被纠错(作文有个人评分偏离整体平均分的电脑数据监控,偏离较大会被提醒或警告,这是否合理也有待探讨)而持中庸评分路线,也并非没有可能。如果是这样,语文在评分这一关就大大消泯了考生优劣之界而趋于表面同质了。
  上述分析让我们看出,语文委身于高考,语文实际成为了高考的奴隶:不但因为“不值分”被学生抛弃,更重要的是在考试中丧失了“自我”。试想,当情感丰富、人文气息浓厚的语文在考卷中被拆解为一个一个问题,然后用一个一个冰冷客观的得分点和评分等级实施精准量化的时候,语文还算是语文吗?
  但语文教师却看中了这一点,看中了高考留给教学技术化的空间。在高考的强力牵引下,很多语文教师不能坚持立场,守住语文本真,而是迎合高考,将鲜活的语文技术化为死的“八股”教学过程程式化:两年新课教学,一年题海战术,教考结合,为考而教,月考、期末考、诊断考,教学因考试而段落分明;教学内容科学化:“无论多么经典的文章,不管多么优美的诗篇,均被肢解为考纲范围内的知识点、能力点、得分点”,作文教学则重在模式训练,强化套构技巧;教育目的功利化:教学盯准考点,要考的知识狠狠训练,不考的内容放弃不管,作文既然费力不讨好,大都敷衍了事,只要符合基本框架,也就得分无忧;学习主体工具化:在高考的挑动下,学生成了接受高考技能训练的工具,语文课堂无须个性摇曳,语文教学无须生动精彩,学生素位而行,老师按部就班。
  就这样,在高考的蛊惑之下,语文课程遭遇了双重摧残:因为高考,不赚分的语文被学生列为“次等公民”,因为语文教学迎合高考,干瘪乏味的“八股”教学又给了学生“爱语文,但不爱语文课”的可靠理由。
  我们可以感叹于学生放弃语文的不明智,责怨教师拜倒于高考的无良知。但这都于事无补,也不尽公平。要实质解决语文被边缘化问题,还得从高考着手。笔者不是激进的革命派,不想打倒高考。在还没有一种更好的选拔方式替代高考的情况下,我们只能对现有语文高考实施变革。其基本思路为:照顾特点,区别对待,改革内容,方式多元。
  
  一、 增加高考语文分值,使语文与其他学科同比有效分值对等或略超
  
  语文是母语学科,是国人生存的基本工具和精神的底子,在社会各界疾呼“拯救语文”的今天,借用高考杠杆唤起社会对母语价值的重新体认,纠正长期以来存在的“重理轻文”现象,不失为一有效途径。笔者以为可以增加语文学科20%至30%(即30至50分)的赋分,同时配合高考语文结构改革,当卓有成效。
  
  二、 推动高考语文题型创新,尝试“一教两考”改革,消减语文教学“套构”思想
  
  语文高考过于明细的考试大纲和僵化的题型结构是语文教学“技术化套构”的源头之一。教师不去引导学生追求语文本真,而是花大量时间研究某类题型的答题技巧,研究考点,揣度评卷人心理。这样的强化训练可能一时奏效,使高三学生甚至比作家都还能考高分,但其实质的语文素养并没有得到有效提高。因此,高考考试指导意见应相对具有弹性和模糊性,考试题型应保证常变常新。例如,现有高考中的口语交际是一种平面化考试,并不能真实反映学生交际水平和交际中的情感态度,在当下视听媒体如此普及的情况下,我们完全可以考虑实行口语听力考试和播放视频场景考试,以检测学生通过语文学习真实应对生活的态度与能力。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