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2007年全国高考19份英语试卷题型结构的分析与比较

作者:宋卫民




  2007年全国高考共有19份英语试卷:全国一卷(选用的省份有河北、河南、山西和广西)、全国二卷(选用的省份有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和18个高考自主命题省份(北京、上海、天津、重庆、湖北、湖南、广东、辽宁、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江西、山东、四川、陕西、宁夏和海南。其中宁夏和海南共用一份英语试卷)的试卷。
  
  一、听力部分
  
  1、听力理解是信息传递与加工过程中对语言信号与意义的接收、保存与处理,是考生根据已有知识框架主动建构新知识的过程,涉及语言的语音、音位、韵律、词汇、句法、语义和语用等方面的知识及其运用。2001年高考,赋分30分的听力题进入全国一卷,2007年全国高考命制的听力题有全国一卷和自主命题省市的北京卷、上海卷、天津卷、湖北卷、湖南卷、重庆卷和广东卷等。
  2、2007年全国高考听力题的命制各具特色。如:上海卷听力部分设置了三节,有24道听力题,第三节设置了听力填空题型;重庆卷听力部分设20道听力题,也增加了第三节的听力填空题型;湖南卷听力部分设20道听力题,增加了第三节的听力信息补充题;2007年实行新课程改革后第一次高考的广东卷听力题有两节,赋分35分。其中第二节为“听取信息”。“听取信息”是今年广东卷的新题型之一,共5小题,每小题1分。
  3、由于听力题命制的条件还不够成熟,大部分自主命题的省份如福建、辽宁、安徽、江苏、四川、江西、山东和宁夏(海南)等则选用了全国一卷的听力材料。
  4、选用全国二卷的黑龙江、吉林、云南、贵州、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和西藏以及自主命题的陕西卷和浙江卷没有采用听力题型。
  
  二、单选题和完形填空题
  
  1、单选题和完形填空题的题型结构和赋分标准多年来一直比较稳定,是考查考生英语知识运用能力的两个传统题型。单选题设15小题,每小题1分;完形填空题设20小题,每小题1.5分。2007年高考,全国一卷、全国二卷、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湖南卷、辽宁卷、江苏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江西卷、山东、四川卷、陕西卷和宁夏,海南卷的单选题与完形填空题的题型结构和赋分标准都与前两年一样,没有变化。
  2、单选题和完形填空题的题型结构和赋分标准有变化、与全国一卷等不同的自主命题省市有:
  ——广东卷取消了传统的单项选择填空题,取而代之的是语法填空题。语法填空题是2007年广东卷的新题型之一,其实也是一种完形填空题。这种语法填空题不提供备选项,考试功能更加明确,试题设计采用填空方式。语法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1.5分。广东卷阅读完形填空题型只设10小题,每小题2分。
  ——上海模式的单选题和阅读完形填空与前几年一样。单选题仍为Grammar and Vocabulary,有20小题;阅读完形填空题由各配10道试题的两篇文章组成。
  ——湖北卷单项选择题只设10小题,每小题1分;完形填空题设20小题,每小题1,5分。
  ——山东卷单项选择填空题仍为15小题,每小题1分。但值得注意的是:山东卷阅读完形填空题虽然仍为20小题,但每小题只有1分,共20分。
  
  三、阅读理解
  
  1、阅读作为一种重要的言语行为,是一个复杂的认知过程。阅读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考生的英语认知水平。2007年全国高考。一些阅读理解题的命制精彩纷呈,不但考查了考生在单位时间内快速阅读英语短文,了解短文主旨的阅读能力,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连贯性和一致性等语段特征的理解,对阅读速度和熟练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上海卷、浙江卷6选5的对照性阅读题型;广东卷的信息匹配题型;全国二卷和宁夏(海南)卷的7选5;湖南卷的阅读填空题等。
  浙江阅读理解试题设两节,第一节20小题,每小题2分;第二节5小题,每小题2分,第二节为6选5的对照性阅读试题。
  全国二卷阅读理解题设两节,共25小题,赋分45分,第二节要求考生根据对话内容,从对话后的7个选项中选出5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
  湖南卷阅读理解试题设两节,共20小题,赋分40分,第二节为阅读填空题,设3小题,每小题也是2分。
  广东卷阅读理解为两节。第一节阅读理解,共15小题;每小题2分。第二节信息匹配题是广东卷新题型之一,共5小题,每小题2分。
  上海卷阅读理解题E篇和浙江阅读理解试题的第二节一样,为6选5的对照性阅读。
  宁夏(海南)卷阅读理解第二节要求考生根据短文内容,从短文后的7个选项中选出5个能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前后连贯。
  2、2007年高考,全国一卷、北京卷、天津卷、重庆卷、辽宁卷、江苏卷、安徽卷、福建卷、江西卷、四川卷、山东卷、陕西卷和宁夏,海南卷阅读理解题均为20小题。满分40分,没有节数和分值的变化。
  
  四、短文改错、书面表达、写作
  
  1、短文改错是以语码形式为核心的测试题型,也是写作题型之一,1991年引入全国高考英语试卷,是区分度较明显的一种题型,最具影响力的全国高考一卷从1991年到2007年一直沿用短文改错的题型。2007年高考,自主命题的天津卷、重庆卷、辽宁卷、宁夏/海南卷、浙江卷、安徽卷、福建卷、四川卷、陕西卷都采用了短文改错的题型。但天津卷和重庆卷短文改错题仍与2006年一样,不设正确空,10个小题都设有错误,没有1个是正确的。
  值得关注的是:2007年全国高考,北京、上海、湖南,江苏、广东、山东、湖北和江西等省市相继放弃了英语短文改错题型,如江苏卷和江西卷用对话填空题代替了短文改错题型,而广东和山东为全国首批高中新课程改革4个试点省区中的2个。
  2、书面表达题和写作题是高考英语试题中的一个难点,旨在考查考生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2007年全国高考,书面表达题和写作题注重语言基础和语言能力的运用,注重语言及选材的时代性,注重语言隐含的情感态度及文化意识,为考生营造了一个能发挥自己思维能力、富有鼓励性的写作环境。一些自主命题的省市增加了书面表达题和写作题的题量和分值。
  山东卷第四部分为书面表达。书面表达题共两节,赋分45分。其中阅读表达题是山东卷新题型之一。该题型重视语言的综合性与语境化因素,注重问题的真实性、情境性和应用性。
  广东卷第四部分是写作题。写作题共两节,赋分40分。第一节基础写作,1小题,15分。第二节读写任务是广东卷新题型之一,1小题,25分。读写任务题型的设置是高考命题的一种大胆尝试。广东卷写作题在题型和赋分上都有了较大的变化,目的是考查考生综合应用语言能力,增加主观性试题的题量和分值。
  北京卷第二卷由两篇作文组成,一篇为情景作文,另一篇为开放式作文。
  上海第二卷写作有Translation和Guided Writing两部分,赋分45分。
  湖北第二卷就是一道书面表达题,赋分25分。 全国二卷和自主命题的陕西卷写作共三节,赋分55分。第一节为单词拼写,第二节为短文改错,第三节书面表达30分。
  高考被称为“中国第一考”,是全社会关注的教育热点问题之一。高考英语命题的改革与发展一直在与时俱进。2007年全国高考19份英语试卷的命制坚持了英语测试的改革方向,认真把握了“稳中有变。变中求新”的命题思路,积极稳妥地进行试卷题型结构的改革,试卷题型结构的配置与功能更加完善、更加合理,在如何考查考生语言能力运用问题上作出了不懈的探索和努力,较好地发挥了高考“指挥棒”的正确导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