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试论“问题学生”的希望教育

作者:姜运隆 吴晓蓉




  一、希望是“问题学生”去除“问题”的良药
  
  “问题学生”之所以成为“问题学生”,原因是多方面的。许多情况下是学生在学业失败后,看不到自己的前途和希望,只看到反馈回来的挫折和失败,使他们感受不到安全、归属、爱和被爱,以及尊重与成功。因而缺乏自信,感到挫折和紧张,所以在各个方面自暴自弃;有时为了寻求注意和地位,故意制造事端,使得学校教师难以管理或是拒绝教师管理。
  如何使“问题学生”在失败和挫折的废墟中重整旗鼓,最好的良药就是希望。希望是一种要求满足良好需要的欲望,是一种积极向上的情感,是击败绝望和消沉的有力武器。它不仅是“问题学生”成长的动力,而且也是他们奋斗的方向和目标。所以,在学校教育中,要注重“问题学生”的希望教育。“问题学生”只有看到了希望的曙光,才会树立自信,激发潜能,更好地进行自己的人生规划,跨越学习障碍、品德障碍、和心理障碍,全面发展自己,为实现自己的希望而奋斗。
  
  二、让“问题学生”看到希望,激发他们发展的动力
  
  1 让“问题学生”看到能获得关心、尊重和信任的希望
  当代国际著名哲学家、教育哲学家伊斯雷尔一谢弗勒说过,“我们最初对自己的了解,是通过分析我们在别人心目中的反映和别人的态度而实现的。”“问题学生”的情感是敏感而脆弱的,他们非常关注别人对他们的态度,并以此作为自我了解和采取相应行动的指南。所以教师要关心、尊重、信任“问题学生”,让他们从教师那儿看不到遗忘和抛弃,看到的是教师的期望和自己的希望,是自己前进道路上的光明。
  
  2 让“问题学生”看到成功的希望
  “问题学生”有多种成功的需求,但是最紧迫、最重要的就是他们学业的成功,这是他们看到成功希望的基础和前提。
  针对“问题学生”的学业失败,教师应尽力为“问题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计划,采取适合他们实际的学习方法,提供恰当的训练和经验,激发他们学习和实践的意愿,提出“最近发展区”,让学生在教师和同学的帮助下,由现有发展水平达到可能的发展水平。在此过程中,教师要在对“问题学生”的认知能力和人格特征充分了解的基础之上,形成教师期望,并让教师期望内化为学生的期望,从而使“问题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促使他们向好的方向发展。在他们取得一定的成绩后,予以欣赏、鼓励和奖励,使他们获得学习的乐趣,成功的体验,形成强烈的自我效能感,进而增强学生的内驱力,强化和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这样,“问题学生”就会由于学业的成就,从成人那儿获得赞赏和认可,从同学那儿赢得相应的尊重和认同,进而使自己的地位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地位的提高又会使他们感受到安全、爱、尊重、信任和归属感,使他们增强自尊,拾回自信。
  当然,“问题学生”在学习上不会总是成功,也会遇到挫折和失败,这时,要对他们进行正确的归因训练,引导他们在遇到挫折和失败时多归因于内在的不稳定因素——努力,而不应过多地归因于内在的稳定因素——能力。如果“问题学生”在希望没有得到实现时,多归因于能力会打击他们的自信心,使他们产生强烈的焦虑情绪,直接影响到他们对将来学习成功的希望。而归因于努力则会激发他们克服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使他们倍加努力地去实现他们的希望。
  
  3 让“问题学生”看到德性提升的希望
  “问题学生”在面对挫折和失败的时候,经过努力,仍然没有获得成功的体验,就会看不到成功的希望。这时,如果他们缺乏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勇气,缺乏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就很容易产生移情,一旦和外界的不良影响一接触,就容易在行为上偏离人生的轨迹,迷失人生的航向。因此,教师要让“问题学生”的德性得到提升,激发其成长的希望。
  英国哲学家休谟把人的德性分为自然德性和人为德性。个人的自然德性以个人情感中的愉快性为标准,是自爱。人为德性以给予他人愉悦和快乐为标准,是他爱,他爱是共鸣,是和谐,是秩序。二者是矛盾的统一体。教师在“问题学生”的道德教育中,由于“问题学生”的自爱是个人的。他爱是非个人的,所以教师在处理这一对矛盾的统一体时,要有的放矢地引导“问题学生”的自爱,创设情境让学生体验情绪,培养道德意识,通过同理心促进道德情感的发展,做到“以理化情”,使他们克服利己之心,在内心形成对社会中制度性的正当规则的“感觉”,使个人利益服从于社会公共利益,维护秩序和和谐。并加强道德意志的锻炼,强化道德行为习惯。使之理性地对待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更好地融入到社会群体中去,让“问题学生”为了至善的生活而超越自身具体的目标。由此,使“问题学生”实现成长性需要的愿望,使他们通过对自己的认识,以及从别人的评价、对自己的态度和表现中,看到自己的价值,看到自己的成长,从而产生持续而稳定的兴奋和愉悦,获得成长性满足。这种满足又将会进一步激发“问题学生”的成长性动机。如马斯洛所说:“成长的欲望因满足而得到加强而不是遭到压制。”也正是由于成长动机的进一步激发,所以又将激励“问题学生”向更高层次的希望德性的方向稳步前进。也正如马斯洛所说“成长是一种连续的、或多或少稳定地向前或向上发展的过程。一个人得到的越多,希望的也就越多,因此这种希望是无止境的,也永远不会实现或满足。”
  
  4 让“问题学生”看到审美得以实现的希望
  美,是一种感觉和情感,它是由心灵产生和再生的、能引起普遍快感的东西。“问题学生”也有美的需求,也有审美的愿望,“美是人的生命追求的生命体现”。所以,教师也要以“问题学生”为审美主体,以课堂教学为主渠道,在各科教学中渗透美的教育,并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形式,让他们通过学校、家庭、社会,去观察生活、体验生活。用感官和心智去感受和体验,逐渐升华自己的审美境界。从而影响和感染“问题学生”,启发他们的意识和情感。使他们养成以欣赏的眼光去看问题的习惯,激发他们对自己的爱,对他人的爱。
  其实,“问题学生”是和其他学生比较而来的,正是由于其他学生比他们优秀,所以“问题学生”才会具有逃避成长的情结。他们有很多自我实现的潜能,有自我实现的冲动,但是,由于他们在对比中,看到的就只是自己和同学的差距,因而不安、焦虑、慌乱、有时还有些嫉妒,感到自惭行秽,灰心丧气,这样,就会使他们失去自信,产生焦虑和自卑。所以他们就会采取一种逃避责任和焦虑的途径——回避认识真理,亦即降低自己的抱负,不愿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因此,以审美为手段,通过对自己爱的激发,激发他们的自我意识,使他们减少对自己过多的否定和压抑,对自己充满信心,充满希望。如黑格尔所说:“审美是一种灵魂的解放,和摆脱一切压抑和抑制的过程”。通过对他人的爱的激发,使他们逐渐改变对他人的冷漠,嫉妒、恶意,而转化为敬慕、感激、欣赏、崇敬以及崇拜,从而与他人的关系融洽,协调。不仅给他人创造和谐的环境,也使自己处于令人愉悦的环境中,给自己以更好的发展空间,使身心得到更好的发展,为自我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正如陈新汉教授所说:“审美活动是人类在理想的维度上追求自我保护、自我发展,从而增加更多的生存机遇的一种手段。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是生命活动选择了审美活动,生命活动只有在审美活动中才找到了自己。”
  
  三、以希望为动力和目标,激发潜能,走向自我实现
  
  由于“人是一种不断需求的动物,除短暂的时间外,极少达到完全满足的状态。一个欲望满足后,另一个欲望迅速出现并取代它的位置”。所以“问题学生”较低级的希望实现后,将会进一步激发“问题学生”更高级的希望。这时,自我实现的希望又会呈现在他们的面前。为了达到这一目标,实现人性的完善,这将充分激发“问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各种潜能以最为有效的形式联系在一起,让各种潜能得到充分实现,使“问题学生”从“现实自我”一步步走向“理想自我”,在这漫漫征途中,“理想自我”是遥远的目标,它是自我实现的巅峰。它产生出无穷无尽的任务,因而也会给“问题学生”各种各样的希望,通过对这些任务的完成,它不断激励“问题学生”自主、自发、自觉地去实现、去超越既定希望。每一个希望的实现,就是迈上了通向“理想自我”的一个阶梯,每一个阶梯的上升,都将会带来能够引起持续性兴奋和愉悦的、强烈的认同体验——“高峰体验”。并以这种体验引导“问题学生”更积极地追求自我实现和超越自我的价值,促使他们达到更丰满的自我实现,从而使他们更真实地成为他们自己,返回人之为人的本原,让个人的内在和外部世界形成统一、整合和协同迈进,最终达到“天人合一”的境界。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