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2期

化学序言教学的不良现象与应对策略

作者:李 军




  根据研究显示,化学序言课的教学会影响学生整个初中化学甚至以后所有的化学学习生活。在初中化学序言课上,学生将会获得对化学学科、化学学习以及任课教师的第一印象,而这种印象对学生今后认识与学习化学课程的影响和意义是极为深远、且难以改变的。因此,初中化学序言课课堂教学的功能在整个化学教学中的地位是十分重要的。但现实的化学序言课堂教学的情况又如何呢?
  
  一、 实然的化学序言课堂教学与应然的化学序言课堂教学
  
  教学现象一:上教版《化学》修订本·九年级上《化学给我们带来什么》教学片段
  教师布置学生阅读本节课文,要求学生总结学习化学的意义。学生阅读后给出了文中的三个大标题:“化学帮助我们正确认识物质”、“化学指导人类合理利用资源”、“化学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教师随后要求学生把中国古代闻名的化学工艺、白色污染、空气污染等问题以及对社会发展做出重要贡献的科学家及其成就等内容在书上用重点符号划出,并告知学生这是历年中考中经常出现的考点,让学生在3分钟内进行强化记忆与背诵。
  以上教学现象经常出现在化学课堂教学视野中,是教师在序言课教学中经常出现的状况。教学中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究竟会让学生对化学教学留下怎样的印记、对化学学科产生怎样的认识、对化学教师形成怎样的印象呢?在调研中发现,大多数学生认为化学只要学习化学知识,如化学概念、基本原理、化学符号、物质的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化学学习的方法就是勾画加记忆。如背诵一些重要的化学史实、化学用语、实验现象、物质用途等;学习内容无趣而困难。化学学习内容似乎与生产生活无多大联系,似乎与自己的兴趣爱好无多大联系,似乎对自己的现实生活与未来发展没有多大联系,这样一些内容若一段时间不与之接触会被迅速遗忘。同时,要学好这门学科看起来也极为不易,因为要背诵与记忆大量的元素符号、化学式、化合价、化学方程式、实验现象等,此外,还有要求极高、极为繁琐的大量基本实验操作。
  然而,这就是化学序言教学应该带给学生的真实感受吗?不妨让我们一起打开几种版本的教材,重新审视序言章之前的序言。“打开化学课本,你一定想知道:化学与我们的生活有关系吗?化学研究些什么?化学有趣吗?怎样才能学好化学?这一章,就是要和你一起讨论这些问题,帮助你:(1)认识化学与人类生活、社会发展的关系;(2)知道化学研究的内容;(3)了解学习化学的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修订本·九年级·上册·上海教育出版社)“在本专题中,我们将会知道: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用途的化学,是一门迷人的、与我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并能造福于人类的科学。观察、实验、思考和联系实际是学习化学的好方法。”(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九年级·上册·湖南教育出版社)再让我们打开每一章,重新回顾各章的具体内容,也发现正如序言所描述的那样,各种版本的文本正文无不充满了生活气息、学科气息,充满了对学习方法与学习过程的关注,充满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引导。
  由此不难发现,应然的序言教学带给学生的绝不是上文所描述的学生的感受。在笔者的个人理解中,应然的序言教学应该让学生意识到:(1)化学与生产生活的紧密联系,让学生了解化学来源于日常生活,化学产生于生产实践,使学生学会从化学的角度观察世界,用化学的眼光分析问题,使学生体会到化学能使自身将来的生活更科学、更健康、更美好;(2)化学是丰富的、有趣的、变化多端的,对它的认识与研究将把自身引入更为奇妙的物质世界,使自己更亲近自然、接近真理;(3)化学学习具有自身的特点,它需要积极的学习态度、良好的学习习惯,还需要恰当的学习方法、正确的学习途径才能不断跨越新的障碍,不断突破新的困难,获得最好的个人发展,取得最终的胜利;(4)教师不是知识的权威,不只是课堂管理者,而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支持者与帮助者。总而言之,序言课的教学是为将来的课堂营造一个教学相长的氛围,确定一个稳步发展的方向,提供一个有效实施的规范。
  
  二、 序言课课堂教学由实然走向应然的构建策略
  
  1.创设积极的教学环境,培养安全的学习心理
  教学环境通常包括外部教学环境与内部学习环境,若再细分,外部教学环境又可分为外部自然环境如天气、温度、气压等,与外部人工环境如教室的布置、桌椅的排放等;内部学习环境则可分为学习生理状况如身体健康状况、疲劳感状况,与学习心理状况如情绪状况、对学科的喜好态度等。其中外部自然环境与学习生理状况为不可控因素,外部人工环境与学习心理状况则为可控因素,是教师必须注意与利用的重点。但值得注意的是,各种环境之间不是孤立而是相互影响的,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之间相互作用,而外部环境与内部环境自身之间也相互影响。
  根据“首因效应”理论的启示,教师如果能在序言课教学中就注重为学生的学习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形成师生平等、共同商讨的良好意识,使学生始终感觉在自然、安全、快乐的状态下学习,则学生往往不仅在序言课学习中能保持良好的学习状态,并且这种状态能较长时间地保持下去,同时还不易受到以后教学中偶尔出现的不良环境与情境的干扰。
  (1)关于外部人工环境的布置。笔者在加拿大访学期间,曾参观过多所加拿大中学,期间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他们对化学教室的布置。在天花板上悬挂着各种常见物质的球棍模型,四周的壁橱中摆放着各种化学仪器、化学教科书与参考书,墙壁上张贴着以往学生的优秀报告或作品,一次性茶杯表面是元素周期表。可以想见,当学生第一次因接触化学而踏进就连我们这些成年人也为之感叹的化学教室,其反应与表现会如何了。
  (2)关于内部心理环境的创设。学生学习心理的产生与变化往往来源于两个方面:一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所展示的语言、行为、对事件处置的态度与方法;二是学生对化学学习的认知、兴趣与喜好,在我国的教学视野中,前者对后者常起决定性作用。在序言课教学中,教师究竟应如何操作呢?
  其一,净化教学语言。现代教学观认为,教学是特殊的人际交往,而语言则是交往的基础。在教学中,教师用语言向学生表达各种思想,传递各种信息,因此,教学语言是师生交流最重要的桥梁,但如果教师不注意用语,在课堂上随意使用“你是猪八戒的兄弟”、“你吃饭只长身体不长大脑”等歧视性、侮辱性与诋毁性语言,则有可能使这座最重要的桥梁坍塌。
  其二,优化教学行为。教师可以通过确保活动清晰明了、注重说明活动特点、及时调控活动进展、频繁给予活动反馈从而鼓励学生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允许学生以自己的节奏学习、以自己的方式提问、以自己的能力应答、以自己的愿望选择,从而促使学生学习主体意识的复苏;通过引导学生宽容他人的过错、发现他人的优点、维护他人的权益、分享他人的喜悦,从而促进师生相互信任、合作互助、共同发展;通过允许学生重复错误、允许学生沉默不语、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允许学生相互补充从而确保学生在课堂上能活泼、自由、开放地学习,这将成为学生今后学习安全感、舒适感、自主感获得的重要保障。
  其三,合理处理事件。在教学中,免不了要出现各种各样的突发事件,如学生纠缠于细节问题而争论不休甚至演变为言语攻击,学生在课堂上走神或做其他学科的作业,学生在课堂上追逐打闹,有体质较弱的学生突然在课堂上晕倒。你或许尚未意识到这些事件的重要性,因为它们总是个别的、特殊的、偶尔的,然而,这些异于常态的教学事件最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教师对事件的处理态度与方式通常让学生印象深刻,这是对教师教学机智的考验。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