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1期

灵活对话文本 探索有效教学

作者:许昌良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是工具性和人文性的高度统一。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具有人文性。在教学实践当中,当如何处理好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呢?笔者认为,其切入点便是语言。这是因为,语言首先表现为工具性质。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际工具,人类在社会中生存下来的重要表现方式就是语言;其次,语言又是存在于自我建构的文化环境之中,是一个属于“我们”的“群语”而不是单纯“自我”的“独语”,任何的文化表达都是以语言为载体而进行的,语言和思维、思想、精神无法分离。因此,工具性与人文性统一于语言,工具性与人文性是语言的本质。如何在教学中发挥文本功能,扎实进行语言训练,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认识与体会。
  
  一、 说文本的话——继承文本,平移语言
  
  “习得”是母语学习的重要方式。刚升入初中的学生学习语言在很大程度上具有小学生的特点,即模仿占据很大成分,这一过程带有机械性的特点。因此,把学习对象“模式化”是语文学习入门的捷径。在这一方面,传统语文教学有很多成熟的经验,尤应继承、借鉴,这个机械运用是指直接使用课文中规范语言,比如背诵、反复诵读以及简单的复述等,有时可以是一种比较简单的平面“搬运”、“组合”和“沉淀”。虽然这种机械运用比较单调,但却是积累语言、培养语感的重要手段。这在小学,乃至到初中、高中仍是经常运用的。
  在阅读时上古人十分重视熟读,朱熹说:“凡读书……须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是要句诵遍数,自然上口,永远不忘。”古人从不赞成走马观花读书法很值得我们借鉴。在苏教版语文第七册教学中,每一篇精读课文我都要让学生经历“范读”(或让学生听录音)、“试读”、“美读”、“赏读”等程序。在读的形式上,指定一人读、多人读、齐读、赛读、评价读等。尤其是文本中有亮点的部分我常常采用重读法,即反复读:“谁能读得更好?”“谁能把情感表达得更充分?”“你们觉得他读得到位吗?”“谁愿意做一回文中的×××(人物)?”我让学生记住一句话:学习一篇课文在朗读上经过四个层次:一读读得脉络清晰,二读读得文通理达,三读读得豁然开朗,四读读得融会贯通。每一课的第一课时,在解决字词、初步感知课文以后,我把主要任务放在通读、熟读课文上。通过这些方法,让学生充分感悟积累语言,汲取文本精华,将文本的亮点“平移”到个体认知体系中。这一过程我称之为“说文本的话”。
  
  二、 和文本说话——比较感悟,灵活运用
  
  学生不是成熟意义上的读者,因此,阅读教学也不能把学生视为具备成熟“自为”的理解、驾驭语言对话能力与水平的读者。因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有足够的铺垫和话题引导、激发,比较感悟。让学生经历一个语言学习“从仿到创”或“仿中有创”的过程。这也是一个“比较——斟酌——创新”的过程。所以,语文学习不能走“先明理,后应用”的途径;恰恰相反,它只能是“先使用,后明理”或“边使用,边明理”。要通过学生大量的尝试练习而“熟能生巧”。当然,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就是不能立竿见影,一步到位,有时有“举一反三”的功效,有时可能事半功倍,待些时日“豁然开朗”。“悟”是语文教学和其他学科不同的又一特殊规律。所以灵活运用文本语言,内化是关键。学生书面语言的学习过程很大程度上是将外部书面语言内化为主体内部语言的过程,尤其是要把课文的语言材料内化为自己的语言材料,因为它是构筑语言能力大厦的建筑材料。这里一般体现在对课文中的词句尝试替换,甚至更换表达方法、改编文体等,通过“炼”,让学生体会文本遣词造句、布局谋篇之精当,人文内涵之深邃。这一层次无论对文本语言的“亮点”、“空白点”还是“撞击点”均为可行。努力追求“源于文本,出乎文本”的语言境界。
  例如,学习当代作家梁衡先生写的《夏》这篇课文。课文开头为了形象描写从春到夏那么短促的过程,突出夏的紧张、热烈、急促,作者写了这样一些词句:
  “山坡上的芊芊细草长成了一片密密的厚发,林带上的淡淡绿烟也凝成了一堵黛色长墙……”
  “火红的太阳烘烤着一片金黄的大地,麦浪翻滚着,扑打着远处的山、天上的云,扑打着公路上的汽车,像海洋涌着一艘艘的舰船。”
  为了让学生品词、析句,我让学生把“凝成”、“烘烤”、“涌”换成“形成”、“照射”、“托”,然后让学生读一读,看看表达效果有什么变化。学生经过品读替换的词语后发现这些词不能换,换了以后不但没有美感,而且不协调,表达效果也远远不如原来的词。学生在亲自品味的过程当中,感悟了词的情感色彩。比较鉴别的过程,其实也是消化吸收的过程,同时是灵活运用语言的过程。这一过程我称之为“和文本说话”。
  
  三、 浸入文本说话——彰显个性,自由生成
  
  彰显个性,自由生成是生命化课堂的重要价值追求。我每节课都在追寻着这样一种课堂状态,“举手林立,眼睛有神,书声琅琅,议论纷纷,书声唰唰,笑声飞扬”。这种效果的达成还是要落实在课堂的语言训练上,即在师生的“高峰体验中”自由生成个性化的语言。
  自由生发个性化语言是指当学生徜徉于文本情境之中,披文入情,沿波讨源,悟深隐之意,物我两忘,进入“文我合一”的高峰体验。这是语言学习的最高境界,也是语感形式的最高表现,这只能是特殊情境中的超常创造。在一般情境里很难激发这样的神奇。这时需要的是激励、赏识、自由、导引,需要师生双方瑰丽灵动的想象。特别是在文本语言的“关注点”和“撞击点”让学生浸入,给学生释放自我的突破口,激扬文字,升华人生。
  我曾经经历过这样一个难忘的教学片段。教学《“诺曼底”号遇难记》一文,在学生理解和熟读课文之后,由“他又运用了成为一名英雄的权利”这一撞击点,让学生自由言说,把课堂引入一个充满生命气息的高潮。
  师:做英雄也是一种权利?他是怎么运用这个权利的?
  生:哈尔威船长视死如归,自觉经受死的考验。
  师:是的!你思考很到位,“自觉”一词评价得好,你为什么会想到?
  生:其实,他在把所有人都救上来之后,完全可以求生!他还是选择与船共存亡,说明他有一种彻底忘我的精神,这种做人之道是多么的高尚!
  师:这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的吗?
  生:许多人都应该能做到,但许多人实际上做不到!人人都可以做到,关键是看你如何选择!在困难和危险面前,最能发现人的本色!
  师:说得多好!权利人人都有,关键看你运用还是不运用!哈尔威船长这个权利算是用足了!(先笑)
  生:这就是他的做人之道!我们社会上的每个人都应该有这样的做人之道!
  生:我还想说,哈尔威船长生的伟大,死的光荣(鼓掌)!
  ……
  这样感人的场景,这样精彩的生成性的语言,教师在课前根本无法预设。由此可见,阅读教学中教师时而要举轻若重,时而举重若轻,重在设计和掌控,把握“火候”,让学生围绕文本的“撞击点”,让学生在文本面前无话不说,也不得不说话。这一过程我称之为“让文本说话”。
  
  四、 像文本一样说话——自然迁移,写作应用
  
  如果说阅读是激发思想,那么写(或书面表达)则是整理思想。语文教学的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目标,最终的落脚点是思想、情意的表达。表达分为书面和口头,这也必须在每一节课上得到落实。平时学生作文总是苦于无话可说,那是因为缺少话题。教学中大量话题涌现之后,稍纵即逝,教者要把机遇牢牢抓住,及时点拔。例如,教学苏教版语文第七册《十三岁的际遇》一文,当同学们被作者田晓菲在字里行间表达热爱北大、赞美北大以及为了北大而必将离开北大复杂感情和希望自由飞翔,渴望创造的精神深深感染时,我说:同学们,你们虽然刚离开小学,六年小学生活,想必你们也一定是“不系之舟”,既对中学生活很向往,也对小学生活有着深深眷恋,你们想回忆一段小学师生、同学之间的令你感动的一段最有意义的往事吗?(其实小学生刚升入中学时处于一个心理断乳期,对小学生活是十分眷恋的,他们心中有话可说)请你运用本文的写法,写一段小学生活往事,表达你对小学生活的眷恋之情。学生兴致勃勃、乐此不疲。课后我批阅作品时,许多同学写得情真意切,娓娓道来。学生的书面语言表达,重点要让学生有话可说,关键是要导在节骨眼上。这一过程我称之为“像文本一样说话”。
  语言教学的本质应该是语言训练和精神润泽的和谐统一。人(学生)的精神生命的提升蕴涵于语言之中,语言的发展不可能单纯而又孤立地进行,而是与精神相伴而生,正如西方著名语言学家洪堡特所说,“语言实际上是精神不断重复的活动”。从文本语言的平移与积累,到对语言的比较感悟与灵活运用;从个性化语言的生成到语言的迁移实践,这些环节可以在一节课上落实几个任务,也可以在一节语文课上侧重某一方面训练。总之,在语文课堂上只要紧紧围绕文本,真正落实了语言训练,就抓住了语文教学的根本问题,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就会水到渠成。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