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8期

中小学校人文管理的误区及其澄清

作者:孙锦明 谢小连




  近年来,无论是在管理的理论界还是实践界,关于人文管理的讨论和探索层出不穷、屡见不鲜,几乎成了管理界的一股备受青睐的旋风。这股人文管理旋风同样刮进了中小学,强劲地刮起了校长们的热情。但透过旋风,我们不无忧虑,感到热情与误区同在,如不加以理性批判并正明视听恐不利于学校管理水平的有效提升和教育教学质量的真正提高。
  
  一、 中小学校人文管理的认识误区与澄清
  
  就人文管理这个提法而言,常听常见的说法有“人性管理”、“非理性管理”、“文化管理”、“人本主义管理”、“人本管理”、“人文主义管理”、“人文管理”,等等。说法的不统一说明认识的不统一和不深刻。当然,要搞清何为人文管理,不可避免地要谈到科学管理,因为现实中很多不当说法正是由于对科学管理的理解失当造成的。学校管理现实中,人们对人文管理与科学管理之间关系的认识误区集中表现为将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下面我们就循着科学与人文这对范畴的发展轨迹试着来澄清误区。
  考察整个西方哲学思想史,可以发现人文与科学之间关系的一条粗略线索:在古希腊罗马时期人文与科学混沌而统一地存在于百科全书式哲学家的思想中——宗教统治下的黑暗的中世纪时期神性代替人性既无人文也无科学可言——文艺复兴时期科学与人文携手反对宗教神学以张扬人性——启蒙运动与资产阶级革命时期科学与人文依然结盟战斗且产生人道主义但开始孕育唯科学与反科学的因素——伴随着工业革命的近现代以来科学与人文开始分道扬镳甚至针锋相对(科学走向唯科学和科学主义且明显强势于后者,相反人文则走向批判和反对科学的极端人文主义以及对人性中非理性因素过度强调的人本主义)——后现代以来随着科学哲学的反思发展和人文精神的觉醒而在当代表现出科学与人文的再趋融合与统一,萨顿甚至在强调人文精神对科学精神控制与改造的基础上倡导“新人文主义”。由此看来,有着内在联系的科学与人文在历史长河中历经了混沌统一、携手战斗、针锋相对、又趋融合的发展过程。相应地,它们反映到整个20世纪的管理理论与实践发展中就表现为管理上的科学主义与人文主义(也可说是人本主义)两种价值观的争论。如此看来,我们今天要提倡的既不是科学主义管理,也不是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而应是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鉴于历史上“人本”含义中的非理性色彩太浓,笔者不主张使用“人本管理”的说法。当然,出于强调人的主体性和价值而在一般意义上使用“人本管理”概念也可以)。那么,我们所提倡的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又当如何理解呢?笔者以为,在内涵上,科学管理和人文管理是指分别强调体现科学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逐步形成和完善起来的求真、求实、求证、探险之理性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指管理者在管理活动中强调人之所以为人的精神,包括尊重人的价值和尊严、承认人格平等、肯定谋取正当利益的合理性等)的管理;在关系上,科学和人文作为管理的二维,是管理理论与实践中贯彻始终的一对基本价值关系,他们同时作用和影响管理发展并反映在具体的管理实践活动中,现实中既不存在纯粹的科学管理,也不存在纯粹的人文管理,尽管有时候可能表现出来的是科学多一点或者人文多一点。如此看来,现实中关于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论”是站不住脚的,因为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根本无法剥离开来加以讨论。但需要指出的是,“对立论”反映的是科学主义管理与人文主义管理或人本主义管理的观点分歧,必须警惕它们对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之间关系的迁移性影响。
  
  二、 学校人文管理的实践偏狭与定位
  
  为完成一项有关中学校长负责制的课题研究[1],笔者曾调查走访了江西省数十所省级重点中学。不少校长在谈及人文管理及其实际做法时,大都持这种看法并如是实践:自己作为学校的领导者做到了尊重和依靠教师、关注和服务教师、激励和引领教师,并营造宽松和谐、协作进取的人文环境。与此同时,笔者在阅读刊物上校长们写的文章时发现,他们理解和践行的人文管理与调查走访的情况很是相似。如黑龙江省实验中学于学书校长认为人文管理就应该是校长“展现人格魅力、身正令行,表扬为主、以情暖心,优化氛围、活动融情” [2],福建省某小学余穗玉校长总结的做法是“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尊重师生、宽而有度,谦虚谨慎、团结协作” [3] ,贵州省某中学朱正贵校长对人文管理的感悟是“在信任中产生力量、在理解中换取真情、在宽容中凝聚人心” [4] ,四川省优秀校长王定华认为“人文管理的魅力在于细节关怀”[5]等等,甚至有时还能看到或听到把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言论,即认为人文管理意味着宽松和自由、关心人和重视人,而制度管理则意味着严格和限制、压抑人和忽视人。应当说,校长们站在管理者或领导者的立场从领导行为的维度已经认识到——实施人文管理就意味着自己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则并且依靠人、尊重人、信任人、关怀人,这是对的但也是片面的(且不说这些主张由于太依赖于校长个人修养和水平而容易落空成为标语或口号);而将人文管理与制度管理对立起来的认识或操作就有失偏颇甚至是一种曲解。这种片面和曲解的背后,不仅是我们学校管理者的水平有待提高,更是反映学校管理理论研究者的关注盲点或研究欠缺。那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如何定位呢?
  要厘清学校人文管理的着力点,首先有必要弄清楚管理的逻辑框架。在较为深入研磨丹尼尔·雷恩的《管理思想的演变》、克劳德·小乔治的《管理思想史》、占部都美的《现代管理论》、孙耀君的《管理思想发展史》等国内外数部经典管理思想著作的基础上,笔者勾勒出了一个有待完善的管理逻辑框架:人员是管理的核心,目标是管理的导向,组织是管理的平台,科学与人文是管理的二维价值,理论与研究和实践是管理的三种形态,技术、制度、行为、文化是管理的四个层面。其中科学与人文作为两种有着内在统一性的价值维度,它们不仅反映在人员、目标、组织上,而且在理论(即管理学的学科体系及构建)、研究(即管理研究的定性及方法论)、实践(即管理操作的过程及绩效)等三种管理形态上有其体现,但最为直接体现的是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和文化层面上。从整个西方管理的发展史来看,基本上历经了一个重技术、重制度、重行为、重文化的演变过程,而且每个层面又有其内在发展过程。那么四个层面上科学与人文的价值影响到底如何体现呢?事实上,科学与人文两维在管理技术、制度、行为、文化四个层面上都有体现,而不是我们习惯中把技术与制度管理当作科学管理,而把行为和文化管理当作人文管理。就管理技术与制度而言,其科学色彩不言而喻,但它们同样需要体现人文精神而具有人文属性,如管理技术的开发必须考虑管理对象的特点、应用首先取决于员工能否接受、推广必须注意其适用的人文环境等;管理制度的设定必须符合人的发展的原则、体现对人格的尊敬和保护、制度的执行应当有其人文基础、考虑到不同的文化背景等。就行为和文化而言,我们一般认为这是比较容易体现人文管理的方面,如实践中校长们对人文管理的认识正是从领导艺术或管理行为这层面出发,但领导行为同样需要讲科学,西方管理思想中就有一个重要的行为科学学派;文化管理可以认为是一个偏重人文的管理方式或层面,反映到我国学校管理实践中就是现在“流行”的学校文化建设和知识管理,其实文化建设也需要制度的作用,因为制度可以制约传统文化负作用的发挥,制度可以使文化具有可操作性,制度有助于塑造新的文化,而且制度本身也是一种文化。如此看来,学校的人文管理并不像校长们所理解的那样仅仅体现在其自身的领导行为和领导艺术上,而在管理的技术、制度、行为、文化等方面均有其用武之地,而将制度管理与人文管理对立起来的看法则完全是一种曲解。同理,学校科学管理也是如此。而且依笔者看来,要真正理解和领悟这一观点还必须明确一个认识逻辑:即管理的四个层面都应有科学属性与人文属性,只是具体表现为科学强或科学弱(用线条可表示为“科学强←→科学弱”)、人文强或人文弱(即“人文强←→人文弱”),而非科学与人文各执一端且对立排斥(即“科学←→人文”)。此外,学校管理中的人性假设、目标制定、组织设计也同样需要体现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要求。因此,整个管理的逻辑框架都是学校实施人文管理的着力点,也是学校实施科学管理的着力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