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教师对语文教材二度开发的尝试

作者:顾忠民




  “用教材教”,而不能简单地“教教材”,这是新课程理念之一。但语文教师在失去“教教材”这根传统意义上的拐杖后,陷入了教学内容虚无的困境,想要“用教材教”,却不知道该用教材“教些什么”。比如,课程目标要求学生“能从文章中提取主要信息,进行缩写”,语文老师该在什么样的课堂教学中用什么样的课文来帮助学生达成这一目标呢?面对这个困惑,不少专家指出只有对教材二度开发,才能真正做到“用教材教”。
  对语文教材的二度开发该开发什么?王荣生博士的研究给我们提供了依据。他指出,我国中学语文教材都是文选型教材,这类教材均有双重价值。一是文本的原生价值,即它会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二是它进入语文教材后增加了一种新的价值——教学价值,即如何传播信息。在语文课程里,主要不是学习前者,而是学习后者。由此可见,教师对教材的二度开发主要应开发教材的教学价值。而且,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作为一种教学内容,它是待定的,寄附在语文教材的原生价值中,是一种内隐的价值。因此,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教学价值不会自动呈现,必须由教师在实践中开发。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二度开发教材作了一些尝试,体现了“用教材教”的精神。
  
  一、 阅读方式的选择
  
  阅读一篇课文,一般有朗读和默读、略读和精读等方式,不同的课文适用不同的阅读方式。学生面对一篇文章,该如何选择适宜的阅读方式?以前的课堂教学中,阅读方式都是由教师指定的,学生不需要掌握这些策略性知识。在新课程中,要求又是怎样的呢?且看《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上的相关规定。
  第一学段(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
  第二学段(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
  第三学段(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第四学段(7~9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
  从这些阶段目标可以看出,新课标对学生掌握阅读方式以及相关的阅读策略提出了明确的要求。但相关知识在教材编排中并没有出现专门的介绍,教师如何帮助学生掌握选择阅读方式的策略?答案就是充分利用教材,根据学生需要挖掘其教学价值。
  如,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教材中有《散步》一文,笔者在上课时,先给半分钟时间,请学生浏览课文,了解大致内容。然后,请同学选择阅读这篇课文的方式。下面是我和学生在课堂内的一段实录:
  师:这是一篇自读课文,你觉得该精读,还是略读?
  生1:我觉得该精读。
  师:为什么?
  生1:因为它不长,比《月亮上的足迹》短多了。
  师:《月亮上的足迹》,咱们确实只进行了略读,只要求抓取主要信息。是不是可以得出一个结论:篇幅长的文章最好略读,因为精读太费时;而短的就可以精读呢?
  生2:我认为不是。因为学习《落难的王子》时,也是略读的,而它比《散步》还要短。
  师:是啊。《落难的王子》,我们只要求读懂它的寓意,所以也没有精读。那阅读《散步》到底用什么方式好呢?
  生3:要精读。因为《散步》比《月亮上的足迹》和《落难的王子》要难懂,不能一看就明白。
  师:你说的其实就是要根据我们理解文章的难易程度来选择。
  生4:还有,这篇课文写得很有情感,要细细地品味,所以要精读。
  师:同学们说得真不错。谁能小结一下我们这次选择精读的理由?
  生5:《散步》这篇文章比较难理解,而且写得很有感情,我们要细细地品味,所以要精读。
  师:说得真好!再加一条,全文只有七百多字,在课堂内有精读的可能。看来文章篇幅的长短,内容理解的难易程度,情感语言的品读需要,这三点是选择精读还是略读的重要依据。
  《散步》一文的亲情美、责任美、语言美、环境美,正是它的原生价值,这种作为社会阅读客体而存在的价值,除了学生,其他读者也能体会到。语文课上,教师除了帮助学生读懂这些原生价值之外,还应挖掘出其他教学价值,如上面课堂实录所显示的一种价值——学习选择阅读方式的策略,这样才能使语文课上的阅读不同于普通读者的阅读。
  
  二、 欣赏步骤的安排
  
  新课标指出初中生“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这一标准是对学生在欣赏文学作品能力方面的要求,并不是对某一篇文学作品具体内容的学习要求,所以学生学习具体文学作品,不能仅仅停留在对作品原生价值的掌握上,更重要的是以具体文学作品为“样本”,培养学生体悟、品评文学作品的能力。可见,教师对文学作品类教材开发时,要着眼于它作为提高学生文学欣赏能力的载体的教学价值。
  笔者执教《我的叔叔于勒》时,作了二度开发的尝试:以体会小说的原生价值为载体,教给学生欣赏小说的步骤安排策略,以培养学生的小说欣赏能力。
  第一步:不看任何参考资料,进行独立的阅读,写下简短的初始体验。
  有的学生在读了《我的叔叔于勒》后写下了这样的阅读初感:
  生1:一口气将整篇文章看完,意犹未尽,脑中似乎浮现出了一幅模糊的影像:一个衣服褴褛、又老又脏、满脸愁容、狼狈不堪的老水手于勒。但是文章对于勒的描述很少,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的倒是菲利普夫妇,也许是生活所逼,长期贫困,使他们两个眼中只剩下金钱,成了金钱的奴隶。
  生2:我觉得这篇短篇小说的情节十分出乎意料。原本以为他们即将重逢,却不知他们在船上偶遇;原本以为偶遇后会相认,却不料只有冷漠和排斥。此文带给我颇多意外。总体上说,本文很简单,甚至有种内容贫乏的感觉,似乎并不太了解作者在叙述什么;但转念一想,又好像有某种震撼的感觉,似乎人性的丑陋与淡漠被刻画得淋漓尽致,文中任何人做任何事似乎都源自自身的某种目的与欲望。不知道最终的结局究竟如何,但有种“悲”的基调。语言很平实,但描写的却是从古代到现在甚至直至将来的真实的生活写照。
  学生们的阅读初感还是挺丰富的,但是,他们的丰富感受中还有许多迷惑:明明题目中提到的是“于勒”,读下来印象最深的却是菲利普夫妇;似乎感觉小说内容有点贫乏,却已激起了一种震撼感;不知结局如何,却已有了悲凉的感触;语言很平实,却有穿透古今,甚至未来的真实感。该如何去解这些“谜”呢?这就需要做第二步。
  第二步:选取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角度,深入文本,进一步思考,理清丰富却又杂乱的初感,实现初感的超越。
  欣赏小说的角度很多,但学生缺乏这方面的知识,所以教师先进行一些介绍,如可以从小说三要素(人物、情节、环境)中挑选角度,还可以从其他方面(主题、描写、语言等)寻找角度。
  有些学生从人物欣赏这个角度对菲利浦夫妇作了评价:有的认为母亲是节俭、有主见的人,父亲是可怜、稳重的人。更多的人认为菲利浦夫妇都是拜金主义者,典型的势利小市民,见利忘义、虚伪冷酷、贪婪自私、爱慕虚荣,母亲更精明泼辣刻薄。还有一些学生则介于两者之间,认为菲利浦夫妇是势利的冷酷的拜金主义者,但他们也有可怜之处。并且,他们发表自己看法时,都能从作品中找出相应的理由,分析得有理有据。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