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超额班级亟待减员

作者:张丽敏




  随着九年制义务教育普及率的提高,由于人们生活水平的改善而出现的对高层次、高质量教育的强烈需求,我国中学的班额正呈日益上升之势。
  班额过大不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有的班级因为人太多,后排同学都贴在了后边的黑板上,前排同学则贴在了讲台上,一个教室竟九列学生,学生在教室那简直是“举步维艰”。致使有的学生,由于出行不便,在教室一坐就是半天。再者像这样的教室里,到了冬天,其空气质量我们也可想而知。长此以往,又怎能不影响学生的视力、学生的身体健康呢?
  我们都知道,要实行“素质教育”要“以人为本”,必须面对全体学生,使他们每个人在各自不同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各方面的素质都得到稳步发展。而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每一位教师必须全面了解他的每一位学生。可事实上,有的教师上了好长时间的课之后,班内还有一些学生的姓名叫不上来,为此,也没少挨领导的批评。那么究其原因何在呢?是这些教师的责任心不强吗?实在是一个班级的学生太多了!就拿我现在所教的班级来说吧,一个班81人,另一班80人。我也很想记住每一位学生的姓名,我更想了解每一位同学。因为有时在路上碰到学生亲切地喊我老师,而我又不知道这个可爱的学生的姓名的时候,我很尴尬;有时学生找我让我指导作文的时候,我又不太了解这个学生的写作功底,我很为难;更让人难为情的是上课提问时偶尔出现面向南面喊“张某某”,结果北面蹭站起了一位,虽然每当出现这种尴尬局面时,教室里也仅仅只是片刻骚动而已,但我注意到了站着的那位同学那瞬间的表情,我也猜测得出他那片刻的心理!
  上课时我也很想让每一个同学都动起来,让每一个同学都畅所欲言,怎奈人太多了!我也深知一两节的作文讲评对七八十个不同程度的学生而言,没有多大意义。我也很想像过去那样针对每一个同学作文中的具体问题具体指导,但事实上面对如此大的班额,你根本无法做到!
  记得一位著名作家在谈到他的成长经历时曾感慨地说:“要不是中学语文教师对我的一篇作文大加赞赏,我是不会走上文学创作之路的,更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我深有体会,如果这次作文讲评时,在班中读了哪位同学的文章,哪怕仅有一两段,下次这位同学的作文一定非常认真。尽管我总是力求在每个同学的作文中寻找闪光点,并且体现在评语中以鼓励学生,但总不如在课堂上鼓励表扬更好。但是面对七八十个学生,我们根本无法做到!著名教育家陶行之先生曾说:“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中有牛顿,你的讥笑中有爱迪生。”尽管我们没有冷眼、讥笑,但由于班额过大,我们忽视了他们中的一些人,再加上升学率的压力,一些升学无望的“差生”我们也不得不忽视!其结果呢,只能使一部分学生抱着被淘汰的心态步入社会!
  在我们国家中学班额日益上升之时,让我们看看其他国家的中学班额。
  
  以上表格中的人数都是平均数,我们从中可以看出国外教育形式基本上是“小型化”。的确,我们国家“人口众多”,但我们的学生多,教师也不少。有些地方教师严重超编,有关部门就采取精简教师的办法,结果使国家培养多年的师范类毕业生有的被迫转行。我们的国家“地大物博”,我们的校舍并不少,由于一些学校教学质量偏差,致使校舍闲置起来。
  所幸的事,目前在我们国家也看到了缩小班额的曙光,一些有识之士也在着手缩小班额。广东省教育局作出规定:“2007年全省将努力消除大班额现象,每班平均50人左右。”北京市也将严格控制超班额教学,郑州市教育局也在中原一些地区限制班额的扩大,青海省也采取了一些限制班额的措施。
  我们热切地期待着限制班额这股改革春风的吹拂。缩小班额,有利于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使他们充分地张扬个性;缩小班额,也可解决某些地区教师过剩的问题;缩小班额,教师可以从繁重的批改作业中“解放”出来,腾出更多的精力提高自身业务,关照每一位学生,更好地实施“素质教育”,真正地落实“以人为本”,我们何乐而不为?
  
  (责任编辑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