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高三毕业班的后期管理

作者:齐雅超




  时间老人将日历一页页无情地撕下,随着高考日子的一天天迫近,学生的压力越来越大,由此还会引发一系列症状,诸如放弃不学、害怕失败、失眠不安等,此时需要我们班主任做大量耐心细致的疏导工作,及时帮助学生们祛除病症,调试心理,指导学法,提高自信,只有这样,学生在高考中才能发挥应有的水平。
  
  一、 指导学法,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高三后期,各科复习都进入第二轮、第三轮,大量习题堆在学生面前,无法做完,学生一旦从中得不到收获,就会产生抵触情绪,尤其是应届生,急需老师指点学法。作为班主任,我们首先应该协调各科老师,根据学科特点进行学法指导,教会学生正确处理习题和知识点的关系,不要盲目做题。做题时多注重分析问题的质量,不刻意追求数量;多注重知识的系统化和知识迁移能力的训练。其次是指导学生规范解题思路,训练解题步骤,锻炼解题速度,保证解题质量,争取能得之分每分必得。最后指导学生整理易错题,经常搞考试回头看。临考二十多天,改变做新题的一贯做法,师生一起回归课本,夯实基础,进行知识点再现和知识点保温,让学生带着知识上的自信从容走进考场。
  
  二、 疏导学生心理,减轻学生各方面压力
  
  成绩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学生知识水平的高低,也取决于学生的心理素质。考生只有心理稳定,心态平和,才能冷静思考,敏捷思维,灵活多变地处理考试中的问题。高三后期我们必须把心理工作做到细处。
  1.帮助学生认识考试作用,消除他们怕考、怕败的心理
  高三后期各科测试增多,每一次测试都对学生造成影响。我送过几届毕业班,经常听到学生说“又考试了”,“考得我一点儿心气也没有了”,面对这种情况我通常的做法就是耐心的解释,告诉学生们,考试本身就是帮助我们发现问题,查漏补缺。考坏了,漏洞也找出了,及时补上,反复之中我们这条知识的长堤越来越坚固。通过考试,既弥补了我们知识的缺陷,又提高了应试能力,还能够预见到各种题型,到了高考90%以上的题型我们都见过,做起来自然会得心应手。
  2.关心每一位学生,给他们心灵的依托和情感的慰藉
  虽然我们班主任利用班会等措施作了大量的工作,但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仍会有部分的学生情绪波动很大。在这期间,我保证每天早、中、晚吃饭或自习时间到教室转一转,和学生多接触,聊天、谈心,嘱咐他们加餐、加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无论成绩优劣,都一视同仁,给每个同学送上一份真诚的祝愿。另外,我还通过自我观察和多方了解,对情绪低落、心理压抑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采取多种途径拉近和他们的距离,让他们倾吐心里话。如果有的学生实在呆不下去,可准假回家调整一两天。让学生们真正体会到班主任的严、慈、亲,在远离亲人的困难时刻感受到一分关爱,找到心灵的依托,释放出压抑的情感。
  3.沟通家长,解决学生的后顾之忧
  高考是考学生,同时也是考家长,对于许多有考生的家长来说,他们也在经历着另一场高考——心态高考。如何将考生和家长调到最平和的状态,是考生取得成功的关键所在。在平时班级工作中,我发现有些学生的压力不是来自自身,而是来自家庭。父母的过分关爱,不停的嘘寒问暖,使得学生不知所措,甚至学生们怕看父母充满期望的目光,时刻被“考不好如何向父母交代”困扰着。于是我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把这些情况反馈给家长,让家长们认识到自己给孩子造成的影响,要求家长们为自己定好位,不要过多过细的介入孩子的学习,给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们在父母面前敢说心里话,有机会释放心理压力,从而轻松地投入高考。
  
  三、 优化学习环境,创设良好班风
  
  到了高三这个阶段,一是由于与学生相处久了,碍于师生情面就不再严格要求;二是由于学生压力大不忍进一步管理。殊不知这样下去会让学生变得自由散漫,“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仅仅是考前几十天的疏于管理,就会葬送一批学生的前程。我认为高三后期必须在各方面更加严格要求。
  1.继续加强纪律观念,创设紧张有序的学习氛围
  高三前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制定了班规班纪,同时采取班干部监督,值日班长一日负责制。全班同学人人都是班长,每天轮流值日,负责提醒学生“上下课”“安静下来”等,并记录违纪及处理情况。经过一个多学期的管理,学生们已经养成了自觉守纪的习惯。到了高三后期,我继续加强纪律约束,我认为守纪与否能折射出一个学生的心态,我们透过学生的纪律表现可以判断学生的思维方式、内心变化,学习越是紧张,纪律越要加强。毛泽东说“加强纪律性,革命无不胜”,学习亦是如此。紧张有序的纪律让学生有了紧张有序的行为,从而营造出紧张有序的学习气氛。此时我采取学生自管和共管的形式,人人是主人,大家来监督,让学生以守纪为荣,以守时为准则,强烈的时间观念和集体意识保障了学生的高效率。
  2.抓卫生管理,创建舒适的生活环境
  有些班主任认为,高三后期抓卫生是多此一举,浪费时间。我却认为,卫生不仅要抓,而且要抓好。因为透过一个学生的卫生习惯可以看出该学生的心态、心气。一个有良好生活习惯的学生首先是一个做事有规律的学生,更是一个追求生活高质量,有积极进取心态的学生,这些恰恰是高考成功的重要条件。因此,最后百天,应对学生的个人面貌,宿舍卫生及教室卫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住的地方整洁有序,学的地方干净无尘,学生身心愉悦了,学习效率也就提高了。
  
  四、 重视体育锻炼,让学生保持充沛的精力
  
  高三后期学生户外活动少,身体抵抗力下降,各种疾病侵扰,精力不足,自然影响学习和考试。特别是高考时语文和理综,要求学生一坐就是两个半钟头,没有充沛的精力,很难始终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2003年,我的一名学生张某平时成绩出类拔萃,高考理综只得了143分,以总分29分之差遗憾落榜。问其原因,她说理综考试最后一个小时,头脑始终处于昏睡状态,怎么也提不起精神。故此,这一阶段要求学生特别重视体育课的质量,上好每一节活动课,早起跑跑操,晚饭后散散步,开展一些适当的友谊竞赛。真正让学生做到体智结合、张弛有度。总之,高考是一项综合指标测试,它不仅是学生的知识水平,身心素质的考试,也是班主任胆识,智谋,管理工作的检验,在这场考试中,只有师生合力、共同备战,才能取胜高考。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