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3期

高考网上阅卷答题卡填涂技巧

作者:阚忠平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考场上的分分秒秒都决定着考生的命运和前途。自2005年起,江苏高考实行网上阅卷,答题卡实行一卡制。2006年高考考生普遍感到考场上时间紧,不能适应网上阅卷的要求,考后调查监考老师也普遍反映许多考生做不完试卷。笔者在2006年高考中担任监考老师,在监考中也注意到这一问题。考后一直思索这一问题,除了客观原因之外,有没有主观因素影响考生的答题时间呢?回答是肯定的,大多考生受到定势的影响或没有注意做题技巧。受定势的影响有教师受定势的影响和学生受定势的影响。2005年以前的高考,实行卷一和卷二制。卷一是客观性试题,涂在答题卡上;卷二是主观性试题,直接做在试卷上。在平时的训练中,大多数老师也是采取这种训练形式,在大型考试中没有使用或较少使用高考形式答题卡,再加上考前没有受到这方面的专门培训,直接导致了学生在考场上很难适应网上答题卡的填涂。笔者在监考中注意到以下现象。
  现象一: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中有这样一填空题,完成下列句子,其中有一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有的考生先工工整整地把答案写在试卷上,等做完一遍后,再认认真真把“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抄在答题卡上,宝贵的时间就这样浪费了。
  现象二:2006年高考语文试卷作文题目是“人与路”。笔者在监考中看到有的考生在草稿纸上写了密密麻麻一页稿纸,然后又把这些内容认认真真地誊写在答题卡上,结果这位考生没有写完作文。考后,我请教语文老师,作文没有写完如何扣分,“若文章有结尾,每少50字扣1分,若文章没有写完,那扣分就多了”。那时,我的心在隐隐作痛。
  现象三:笔者在监考2006化学科考试中注意到有的考生做试卷就像平时做练习一样,认认真真把试卷从头到尾做。做着做着,看到时间很紧了,就心里有点急了,逐题往答题卡上抄。结果,把24题的答案抄在了25题的位置上了,等做25题才发觉到。笔者请示场外监考后,提供透明胶带给这位考生,把所做的题目全部粘掉,既浪费了时间又影响了卷面的整洁。
  现象四:2006年高考数学试卷江苏卷题目的间隔比较紧凑,特别是主观性试题之间的空白处几乎没有,而依然有考生在做题时把答案做在他们能找到的空白处,甚至有的考生把题目做在试卷的页眉页角处。
  现象五:2006年高考英语试卷江苏卷的主观性试题明确说明“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把内容写在答题卡上”,可还是有考生把答案写在试卷上。有的英语单词非常简单,根本没有必要先把答案写在试卷上,可以直接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就可以了,如第77题,答案是really,第82、83、84、85题的答案分别为sure、right、Believe和joking;英语作文若要打草稿,可以在草稿纸上写简单的提纲,清晰可辨,不要在带有斜字“请把内容写在答题卡上”的横线上写。
  那么,在高考网上阅卷形势下考生如何填涂答题卡呢?
  一、 对于客观性试题对于客观性试题填涂答题卡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客观性试题较少的试卷,以2006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江苏各科试卷为例,如语文试卷有10题单项选择题,数学试卷有10题单项选择题,物理6题单项选择题和5题多项选择题,化学单项选择题和多项选择题各8题,生物26题单项选择题和6题多项选择题,政治试卷有33题,历史有23题单项选择题,地理试卷有20题单项选择题和10题双项选择题;一种是客观性试题较多的试卷,如英语试卷有75题单项选择题。对于客观题较少的试卷,建议考生可以一鼓作气,一气呵成地把客观性试题做完,通过调查学生的实际做题情况,也是如此;然后立即把答案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不要等做完主观题再一起填涂。这也可以让考生放松一下自己,以便以清醒的头脑做下面的主观题。也没有必要做一题填涂一题,频繁换笔,浪费时间,也容易涂错位置。对于客观题较多的试卷,考生可以做完一项就填涂一项。比如,英语试题做完听力题目,就要把20题听力题填涂在答题卡上,然后再做单项选择15题,再涂在答题卡上,就这样把英语完形填空、阅读理解逐步做完、涂完。如果考生把75道题做完再涂,一方面考生感到疲劳,另一方面考生容易涂错位置。在这一点,英语试卷江苏卷出题从考生的实际出发,在听力录音结束后,提示考生“你现在有2分钟时间把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两分钟过后,听力录音告诉考生,“听力考试到此结束”。
  二、 对于主观题对于主观题也分为两类:较容易的主观题和较困难的主观题。对于较简单的主观题,考生没有必要在试卷上认真做完之后再把答案抄在答题卡上,可以直接做在答题卡相应的位置上,就如现象一提到的一样,考生完全可以直接把“好之者 不如乐之者”写在答题卡上。一张试卷对于大多数考生来说容易的题目或较易的题目大约占80%左右,这样考生就可以节省大量的时间去思考较困难的选拔性试题。对于简单的理科作图题,考生如果直接绘在答题卡上,也能节省许多时间。对于困难的主观性试题,考生可以在试卷上做,但无须按部就班写出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过程,写出一些提示部分即可,必要时可以用草稿纸演算演算,然后再把详细的解题步骤和过程做在答题卡上。能做一步就做一步,能得一分就得一分。
  三、 对于语文和英语作文题若时间充足考生可以仔细打草稿,但考场上时间很紧,我们要分秒必争,最起码要完成作文,有头有尾,所以有时没有必要写出详细认真的草稿,列出详细的提纲就可以。需要注意的是考生在写作文时构思和思路要清晰,字迹工整认真,卷面整洁有序。
  四、 建议建议江苏教育考试院出高考试卷时,不要在主观题特别是大题后留有做题的空白,暗示考生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特别对于理科和政史地的大题之间,这也能节约许多纸张,符合建设节约型社会的要求。2006年高考江苏数学卷就暗示考生直接做在答题卡上,因为大题之间没有大量的空白;英语试卷更直接,在听力考试后,语音提示考生,“你现在有2分钟的时间把答案转涂到客观题答题卡上”,2分钟后,语音提示,“听力考试到此结束”;在英语试卷主观题一、二部分,提示分别为“请把答案写在答题卡上”“请把内容写在答题卡上”,这样就直截了当的告诉考生把答案填涂在答题卡上。建议各级各类教学研究部门和各类学校在大型考试中,特别是高三的摸底考试、一检(一摸)、二检(二摸)、三检(三摸)考试中使用高考形式答题卡,让学生适应使用高考形式答题卡。建议高三教师在周练、双周练和月考中,使用高考形式的答题卡,或者部分使用高考答题卡。建议学校定期进行针对考生的答题卡使用技巧的培训,特别是在高考前,提高考生使用答题卡的能力尤其重要。提高高考考生有效快速填涂答题卡能力的目的只有一个:考生能在高考考试中发挥最大潜能,考出优异成绩。
  
  (责任编辑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