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理解与把握基础教育阶段师生距离的“度”

作者:李德显 于立娜




  “距离”本为测量学上的概念,是指相关事物在时间和空间上的一种间隔,这种间隔反映了事物间的远近关系。本文的距离是指人与人的远近关系,它以不同的形式存在着。通常情况下,人们将“距离”分为“时间距离”、“空间距离”和“心理距离”三个层面。其中,心理距离是核心层面,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两个并列的外围层面。[1]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是心理距离的外在表现,心理距离是空间距离和时间距离的实质和内化。本文研究重点放在心理距离的层面上。师生距离是把距离的概念应用于教育领域,师生心理距离指在教育教学中,教师和学生在心灵上的远近关系,它反映了教师和学生的心理间隔程度(以下将师生心理距离简称为师生距离)。
  基础教育阶段是教师和学生联系比较密切,教师对学生影响较大的阶段,也是学生成长较为关键的时期。那么,在这个阶段,师生之间的距离该如何把握呢?人们的观点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师生“零距离”,拉近师生距离
  
  有些教师和学者认为,师生之间应该“零距离”、“亲密无间”。概括来说,主要从以下两方面进行阐述。
  
  1.拉近师生距离的原因
  教育心理学和教学实践研究均已证明:学生在没有精神压力、没有心理负担而心情舒畅、情绪饱满的情况下,大脑皮层容易形成兴奋中心,思维最活跃,实践能力最强。这就是说学生的学习必须在一个宽松的环境中进行,在这样的环境中,学生有不怕失败的心理,有自由发挥、充分交流的机会,有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为了创设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教师必须摆正自己的位置,力求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实现师生“零距离”。
  
  2.师生“零距离”的作用
  师生“零距离”,有助于深入了解学生深层次的思想状况,有利于因材施教;师生“零距离”可以使教师将自己的学识、品行和人格魅力展现在学生面前,取得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师生“零距离”可以使教师成为学生可信赖的人。[2]目前很多教师坚持师生“零距离”的观点,他们认为,和学生接触密切的教师,对学生会有更多的了解和理解,能够给予学生恰如其分的帮助。这种积极的态度能使教师的工作更充实、更主动,能用个性魅力感染学生。师生“零距离”,学生会更加主动地学习,在老师面前敢于提出问题、探讨问题,思维空间更开阔,个性得以发展。
  
  二、 师生之间一定要有距离,拉大师生距离
  
  1.师生距离存在的客观必然性
  师生间的特殊关系决定了师生之间的“距离”是一种客观存在。这种“距离”并非刻意造成,它是由教师与学生的角色不同带来的。在学校这一舞台上,教师的角色形象由职业道德、教育思想和个性修养三个层面构成。角色形象的表层是职业道德,它不仅指教师在育人工作中应当遵循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而且还指教师具有广泛深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扎实系统、精深的专业知识,全面准确的教育科学知识和心理科学知识;角色形象的中间层次是教育思想,它是教师对教育的认识和观点;角色形象的深层是个性修养,决定教师的精神风貌,是具有一定倾向性的心理特征的总和。高尚的道德情操、良好的意志品质、健康而丰富的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都是教师人格力量的内涵。而学生在学校这一舞台上是学习者的形象,他们虽是教育的主体,但更是受教育者。由此可见,师生之间存在“距离”的确是一种必然,是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的。[3]
  
   2.对师生“零距离”的反驳
  有些教师为了走近学生,亲近学生,与学生称兄道弟、呼姐喊妹,称之为“零距离”接触,很多教师对这种“零距离”持反对意见。做实验时,用酒精灯给物体加热,要把物体放在离灯芯较远一些的外焰,而离灯芯比较近的内焰温度并不高。过犹不及,任何事情,超过了一定的“度”,往往会起到相反的效果。师生的“零距离”也会产生这样的感觉。如果教师真的与学生“零距离”,那么教师的言谈举止、文化修养等就会完全暴露在学生面前。学生就会效仿教师的言行,而教师也是凡人,也会有种种的缺点和瑕疵,盲目的模仿和崇拜会影响学生的健康成长。有些学生由于和教师接触太过亲密,看到现实中的教师与想象中的教师相差太远,他们会逐渐失去对这位教师的兴趣、信任,甚至会产生厌恶感,正如戴高乐将军说的“仆人眼里无英雄”。可见,“零距离”并不科学,“零距离”只会使教师的教育缺乏说服力和劝导力,就像我们教育学生头头是道,但面对自己的孩子却束手无策。关系太近,容易造成伤害。正如我们感受到太阳的温暖,是因为我们远远地接受它的光芒,如果谁渴望贴近太阳以接受更多的温暖,那将无异于发疯。[4]许多人都有这样的体会和经验,长相厮守、亲密无间的关系不仅会经常发生摩擦和矛盾,更有甚者,彼此会觉得厌恶,甚至产生仇恨。夫妻关系如此,同志关系如此,师生关系也同样如此。
  
  3.师生间保持距离的原因及意义
  德国著名美学家费歇尔说:“我们只有隔着一定的距离才能看到美,距离本身能美化一切。”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与人总是处在一定的时空距离的位置关系上,这种时空距离传递着不同的心理感受。人们对超常的靠近表现排斥,只有距离适当,彼此之间才会有好的印象,才能产生美感。因此,师生交往不能忽略一个“度”,建立亲密和谐的师生关系的确非常重要,但必须记住,亲密并非无间,美好需要距离。《美国优秀教师行为守则》中的第八条是这样写的,不要和学生过分的亲密,但态度要友好,记住自己的目的是尊敬而不是过于随便。威信要求教师与学生之间保持一定的距离。由于教师的威信产生于对一个学科他们比学生具备不容置疑的更为丰富的知识,产生于他们比学生自己更深刻地理解学生的利益,所以教师通常比学生的朋友和同龄人更能够帮助他们的学生去获取更多的知识,使他们更加成熟起来。不管教师必须对学生的利益如何关心,消除教师威信的最快方法就是教师把自己当作学生的“哥儿们”。教师也许是学生的劝导者、倾听者、喝彩者,甚至是学生的偶像。因此教师也许,实际上应该对学生表现出同情和共鸣,显示出和年轻人一起学习的快乐,增加与学生之间温暖的和朋友般的感情。但是,教师永远不应该是学生的亲密朋友和同伴,永远不应该成为他们的密友。教师应该像成人那样做事,而不要有孩子气。[5]
  亲密“有间”有助于维护教师威信;亲密“有间”可以产生距离美;亲密“有间”有助于教师进行教育教学调控。[6]
  可见,有人认为师生距离越近越好,提倡师生“零距离”、师生亲密无间;有人强烈反对,认为师生之间存在距离是一种客观必然,师生之间必须保持一定距离。两种观点针锋相对、争执不下。两种观点都来自于有教学经验的教师,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惟一标准,那么由实践而来的认识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别?笔者总结,其原因有二个。
  第一,对师生“零距离”这一概念的理解、认识有所不同。师生之间是否应该“零距离”是大家一直在争论的,但究竟什么是“零距离”,这个概念该如何界定,却没有达成共识。有人认为“零距离”应该有两层内涵,从浅层次来看,是指外显的形式,体现为教师和学生经常的交流,教师时常走进学生中间;从深层次来看,则是指内在精神上的相互信任、相互交融,体现为师生间了解对方的思想、理解对方的行为习惯等。[7]而有人则把师生“零距离”理解为教师和学生之间长幼不分,称兄道弟、称姐喊妹,一起打闹嬉戏,行为过于亲密等。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