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加强基层学校思想政治工作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作者:员 伟




  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新时期充分发挥党的政治优势的必然要求。尤其是在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社会活动方式和生活方式及信息传播渠道发生了很大变化,思想更加活跃,精神文化需求日益增长,社会热点、难点问题增长,这些新情况和新问题,无疑给我们的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课题和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基层,他们处在第一线,回避和放任都不行,必须脚踏实地的去研究、探索、解决,在实践中不断总结新经验,开创新局面。我认为,加强和改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处理和解决好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一、 思想上摆正“中心”与“生命线”的关系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党的基本路线的基本含义,对此不应有丝毫动摇。而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传家宝和优良传统,是“一切经济工作的生命线”,“是完成经济工作和技术工作的保证”。只讲“中心”不要“生命线”,“中心”不能保证,也不会持久。党的历史证明,我们党之所以能够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不断成长壮大,就是因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正确和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是转变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意识、提高人的思想觉悟和认识能力、激发其主观能动性的工作,是对经济工作起保证作用的,它既不是可有可无,也不能无限夸大或随意贬低。思想作为经济和政治在观念上的反映,反作用于经济和政治。这说明,在新形势下,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生命线作用,另一方面,思想政治工作又要服从和服务于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这既是党的一贯方针,又是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过程中得出的一条主要历史经验。只要我们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选准思想政治工作的切入点,使思想政治工作植根于经济建设,就能真正起到“生命线”的作用。
  思想政治工作是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保证。如果我们放松了思想政治工作,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物质文明就会偏离正确的方向,也会影响经济效益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发展,虽然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直接创造物质价值,但它可以通过提高劳动者的素质间接地创造物质价值。因此,要着力于在释疑解惑、平衡心理、理顺情绪、统一思想上做工作,在更新观念、提高素质、增强信心、坚定信念上做文章,通过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把人的力量凝聚到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任务上来。
  
  二、 实践中搞好思想政治教育与解决实际问题的结合
  
  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任务,就是通过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觉悟,增强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培养具有共产主义思想、观念、精神、作风以及无产阶级的立场、观念、方法的一代新人。
  教育要增强针对性,注重以理服人,以情感人,避免形式主义,空对空。如进行理想信念和党的根本宗旨教育时,要注意联系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着力解决干部职工思想上的困惑和心理上的失衡,增强公仆服务意识和无私奉献的自觉性:进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形势政策教育时,要从群众容易达成共识的问题入手,发动群众参与,让群众自己教育自己;进行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和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时,要注意从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的实际出发,采取典型引路的方法,从具体事情抓起,从基本要求做起,把先进性和广泛性有机地结合起来。教育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思想特点和存在的思想问题,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使思想政治工作生动活泼,增强时代感和实效性。
  
  三、 方法上注意内容与载体的统一
  
  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非常广泛,基本的有特色理论、基本路线、爱国主义、人生观、道德教育以及民主法制教育、形势教育、方针政策教育等等。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映内容。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内容既要依据全党总体要求来定,又要依据各自特定的思想情况与具体工作安排。
  内容与形式是辩证的统一,任何内容都要通过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形式载体不适宜,再正确的内容也难以被人们所接受。内容要依据目标、对象、时间等条件选择一定的形式去完成。现实工作中要充分运用有效载体,把思想教育渗透于其他工作和有关活动之中。如传统的形势报告、座谈讨论、个别谈心、电化教育、评比竞赛、参观学习、骨干培训等,只要针对性强,说理充分,准备细致,内容贴切,都会收到很好的效果。目前,开展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在农村中开展的创建十星级文明户、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和科普大集活动,移风易俗破除迷信和殡葬改革活动等,已成为乡村开展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机关单位中开展的创建文明单位,立功授奖和评比优秀公务员活动,以及优秀人民公仆、岗位能手评选活动等也是新形势下出现的有效活动载体。各基层党组织还利用广播、电视、板报、夜校、汇演等渠道,广泛开展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于一体的群众喜闻乐见的活动,把思想教育辐射到各个环节,延伸到八小时以外,扩大了思想政治工作的覆盖面,增强了思想教育的浓厚社会氛围。
  
  四、 教育者应做说与干的典范
  
  思想政治工作是教育人的工作,言传身教都很重要,江泽民同志讲:“严重的问题在教育干部。”由此可见,言教不可少,没有言教,思想政治工作就无从谈起。经常性教育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可以想见,一个经常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单位绝对要比常年累月没有一点说法的部门风正气顺,精神风貌好。从这个角度看,不会说不能讲的干部也不是一个合格的干部。
  思想政治工作具有显著的实践性特点,它不仅要通过正面教育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而且还要以教育者的身体力行、言行一致,以及良好的作风、优秀的品格、模范的行动来影响群众,引导其具有正确行为。身教是思想政治工作者在进行言教的同时,以自身的行为示教。身教,是言教的具体化和深化,没有身教,言教就缺乏说服力。“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就是这个道理。在基层,群众不仅看你讲得怎样,更重要的是看你做得如何。做好工作,不仅靠权力、能力,还要靠人格的影响力,以德服众。领导者既能说,又带头做,说做统一,群众就信服,思想政治工作就有号召力,就会释放出巨大的效能。
  加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党政工团多方面协同,齐抓共管,精心组织,形式灵活,方法多样,方能收到好的效果。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