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新课程背景下开设高中英文报刊阅读课的实践与反思

作者:武书敬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
  
  随着中国国际化步伐的进一步深入,英语在跨国交流中的重要作用也日益显现,这就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们也开始认识到传统英语教学方式中重语法知识传授,轻运用能力培养的观念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发展对英语人才培养的要求,进而开始重视对学生综合运用语言能力的培养。阅读是在第一语言学习环境中学习第二语言与获取有关信息的主要途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英语课程要力求合理利用和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给学生提供贴近学生实际、贴近生活、贴近时代的内容健康和丰富的课程资源,要积极利用音像、电视、书刊杂志、网络信息等丰富的教学资源,拓展学习和运用英语的渠道。”英文报刊与传统的阅读资料相比,有其本身的优势,主要表现在:内容新,信息量大,体裁多样,轻松有趣,形式多变,色彩丰富。笔者从2003年以来,在高中英语阅读教学中选用了《21st Century Teens Senior Edition》(以下提到的文章均引自此报)中的部分文章,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有益的探索。
  
  二、报刊阅读课的具体实施
  
  英文报刊的阅读分为两部分,一是课外阅读部分,一是课内阅读部分。课外阅读部分一般是文章难度不大,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是学生拿到报纸后,迫不及待就要读的部分。如“明星聚焦”“开心驿站”都是学生有强烈愿望阅读的栏目。课内阅读部分(报刊阅读课中使用)是指难度较大的文章或对学生有教育意义的文章。笔者采用课内阅读的方式,每周利用2课时,在课上进行限时阅读,一般每节课2-3篇文章,具体操作如下。
  
  1.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
  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是造成阅读困难的主要原因之一(Carrell,1983)。英语阅读又属于跨文化交际活动,除语言因素外,它还受到中、西方文化差异因素的影响。根据语言学的有关研究,阅读理解有两种图式:内容上的和形式上的。内容图示是指文章的内容可以有许多主题,如科技、医学、经济、时事。形式图式指文章的题材特点,如议论文、说明文、传记、书信、广告、新闻等。不同体裁的文章选用不同的词汇范围、句法结构乃至篇章结构(程晓堂,2002)。因此,要提高阅读速度、加深理解程度,教师除了向学生教授一定的语言知识,还应向学生提供理解所必需用的背景知识。这是阅读活动的导入阶段。在阅读前教师简单介绍背景知识或让学生提前查询与所读文章有关的文化背景知识,这对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减少学生的阅读障碍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强化阅读策略训练
  教师在阅读前要根据高考阅读速度70W/M的要求限定学生的阅读时间。根据文章的内容设置阅读任务,这些任务一般包括理解主旨大意;寻读具体信息;根据上下文提供语境推测生词词义,进而加深对文段的理解;简单的判断和推理;理解文段的基本逻辑结构等。一般以单项选择、是非题、按指令完成文段、简答题或排列顺序的形式,来培养学生的阅读技能和阅读技巧。要求学生做到通过阅读,不但掌握文章的字面意义,还要深入理解作者的意图及文章的价值;不但要理解字里行间所传递的信息,还要通过分析、比较、联想等思维方式,用已有的知识、经验对这些信息进行消化、吸收,使之置入自己的知识系统,从而真正汲取营养,提高能力。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和阅读目的,笔者分别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学生进行不同的阅读技巧的训练。
  (1)培养学生的预测技能
  词句的解码和歧义的消除,既离不开阅读者已有的背景知识的参与和运用,更离不开阅读者根据所读的上下文而进行的假设、预测、验证、确定等大量而复杂的逻辑理解活动。“阅读是一个语言心理的猜测过程”(Goodman,1967)。一般来说,报刊文章的标题简洁明了,画龙点睛,用词独具匠心,耐人寻味,教师可引导学生体味其中的语言特色,培养学生根据标题猜测文章主旨大意的能力。再有要充分发挥文中插图的作用,让学生观看插图,展开想象,猜测主旨大意。
  (2)培养学生通过略读(skimming)对文章的整体感知能力
  略读是一种快速浏览阅读方式,其目的是了解文章的大意、主题句或作者写作的意图。所以,读者不需要细读全文,而是有选择地进行跳跃式的阅读。笔者通常都要求学生在以尽可能快的速度跳跃式地浏览一篇文章后,回答一些与整体理解相关的问题。如在读文章“Cost of Smoking"时,笔者要求学生:Go through the story in two minutes and choose the main idea of the passage. a.healthy habitsb. saying no to the first cigarette c. smoking and health.久而久之,学生也就养成了通过略读抓主旨的习惯。
  (3)培养学生通过掠读(scanning)查寻具体信息的能力
  掠读同样要求快速阅读,但目的性更强(Scanning is looking for the exact answer to a specific question.),要求寻找时间、地点、数字等非常具体的信息。在掠读训练开始前,笔者一般都要把这些具体的问题给学生展示出来,主人公的姓名、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或一些重要的数据等等,然后让学生在很短的时间内通过掠读迅速找出答案。比如:在阅读文章“New year's bright star”时,任务是这样设计的:Read the passage and then fill in following table to make a profile of the star Liu Yifei.(1)Actress:LiuYifei (2) Birthplace:______ (3)Year of birth:_____(4) Motto:____ (5)Things about her: _____a.)When she was 7years old _____
  b.)At the age of 10,____c.)Four years later,_____ d.)In 2004,_____. 通过训练,学生对文章中的信息敏感度大大提高。
  (4)培养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以及上下文线索猜测词义的能力
  在阅读过程中猜测生词是扩大词汇量的有效方法之一。学生在报刊阅读之初,会不可避免地遇到生词多的问题。教师应教会学生利用构词法知识以及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通过对一个词的前缀、后缀的分析,猜测这个词的词性或词义。比如,in-accurate,en-rich,avail-able,re-view,glob-al,history-ian等等。此外,利用上下文线索推测词义也非常重要:有些单词的词义作者已经作了解释,例如,Rubies and sapphires are colored forms of corundum。有些需要学生从本句的其他部分或邻近的句子中寻找线索。如,If Americans chose their national symbol deliberately,the symbol of English arose out of history.还有的需要根据自己直接或间接的经验来推测: In fact,there are two known diamond deposits within 300 kilometers of the burial sites.利用对比猜测词义:如“I used to be a girl like that.I dared not say “no” because I didn't want to disappoint others.From then on, I have never hesitated to say“no”whenever it is needed.”与其他阅读技能一样,这方面的专项训练也非常必要。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预先根据线索猜测词义,读完文章后,再通过查字典或教师讲解检查自己的正确率。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