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9期

学校无形资产及其经营途径

作者:韦兴正




  依据现代资产理论,学校资产可分为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两类。有形资产即学校的校舍、设备等硬件设施;无形资产即学校的文化积淀。学校无形资产大体可分为五类:一是冠名类无形资产,如“北京大学附属中学”、“清华大学附属中学”,因为著名高校的独特地位,其附属中学也就在命名的过程中获得了难以估价的无形资产。二是荣誉类无形资产,如“全国德育先进校”,荣誉级别越高,无形资产越大。三是伟人、名人效应类无形资产,这又分两种情形:第一种是伟人、名人给学校的题词,如北京景山学校,因邓小平为其题词“三个面向”,使该校享誉海内外。第二种是学校培养出的伟人和名人。四是产权类无形资产,这类无形资产包括专利权、著作权、网络主页、发明创造等。五是风貌类无形资产。学校经过长期的校风、教风、学风建设逐步形成独特的精神风貌,这种精神风貌不仅会使人在校园内感受到,而且随着师生的流动传向四方。
  学校的生存、发展乃至赢得未来,与资金投入、硬件建设有着相当密切的关系。但随着同类学校办学硬件差异的缩小,无形资产对学校的生存与发展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改革的逐步深入,教育投入渐趋多元化。非政府性的各种投资,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校的发展前景和无形资产。所以,知名度往往决定了学校的财源,财源又决定了学校的生存、运转与发展。因此,学校必须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积极经营。
  
  一、提高校长的知名度
  
  校长是一校之魂,要提高学校的知名度,首先要提高校长的知名度,校长不知名,则学校和教师难出名。校长的灵魂作用突出地表现为给学校的生存、运作和发展定向——重点抓什么?朝什么方向发展?在同一地域中,同类学校往往不是一所,而是几所,十几所乃至上百所。在众多的学校中脱颖而出,提升知名度,惟有设计特色化的发展道路。校长要本着“谋人之未谋,做人之未做”的理念,抓好富有特色的教育教学工作,就要增强无形资产的经营意识、经营能力、经营艺术,注重无形资产的科学经营。把无形资产经营视为学校发展的潜力所在、生命所系,把无形资产的经营视为学校开拓创新的最佳领域。一般来说,一所学校之所以出名,是因为它有自己的特色化发展方向,而学校的特色化发展方向的选定,关键在于校长。
  
  二、提高教师的知名度
  
  教师是学校教育发展的关键,教师对学校无形资产的形成与增值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学校知名度、人文精神、文化底蕴等的产生、获取、放大,全靠教师,尤其在教学成果的取得中,学有专攻,术有专长的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教师的教学成绩、教研水平、学生竞赛辅导效果,以及教师的荣誉称号等是学校无形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知名度的提升,关键还是学校教师知名度的提升,社会对学校知名度的认同,其核心还是对学校教师知名度的认同。在社会上默默无闻的教师是很难提升学校的知名度的。因此,学校无形资产的本源是教师,是智力资源,是创造能力。当然学校的知名度与教师的知名度是互动的,两者互为因果,互相促进。学校的一切特色化建设,一切争创活动都离不开高水平的教师。
  
  三、积极打造学校品牌
  
  品牌是市场经济中成功企业的致胜之道,也是学校可持续发展的加速器和提升无形资产的重要途径。品牌最根本的要义就是不同寻常,它的本质属性是差异。很多学校尽管各方面的工作都做得很好,但缺乏自己的品牌,只是沿袭着传统的办学模式,无法体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品牌特色,因而只能说是一所好学校,而不能说是一所品牌学校。优秀是卓越的大敌,一所品牌学校应当是一所卓越的学校,品牌就是卓越,品牌学校必须在拥较高质量和较高升学率的基础上,以更宏阔的视野和更豁达的气魄去发现、包容和造就有特长的学生和有风格的教师,从而体现学校鲜明的办学特色。品牌是学校的一面旗帜,实践证明,学校品牌不仅可以使学校获得更多的“超级利润”,也可以不断提升办学品位,带来更多的社会效益。
  科学而艺术地经营无形资产是当代企业经营的核心课题之一,已成为企业形象的重点工程。教育是一种基础性、先导性的产业。作为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要办成一所卓越的学校,就必须高度重视无形资产的创意经营。
  
  (责任编辑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