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5期

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有效探索

作者:韩桂兰




  2003年《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中提出在体现课程改革的同时,将课程结构分为9个等级,每个级别的要求均以学生的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五个方面的综合行为表现为基础进行总体描述,指出八级是高中毕业阶段必须达到的级别要求。在这一级别中,对目标总体描述中阅读部分的要求是能理解阅读材料中不同的观点和态度;能识别不同的文体特征;能通过分析句子结构理解难句和长句;能在教师的的帮助下欣赏浅显的文学作品;能根据学习任务的需要从电子读物和网络中获取信息并进行加工处理;除教材外,课外的阅读量应累计36万词以上。
  
  一、英语报刊阅读课的重要性
  
  由《课程标准》要求可以看出,在高中阶段,提高学生英语阅读能力是十分重要和必要的,同时通过提高阅读能力来促进和提高学生的说的能力和写作能力。从我国高考情况来看,试卷正从测试语言知识向突出考查能力转变,阅读理解作为考察学生英语能力的主要题型、题量和分值在持续增加。从某种意义上说,英语阅读能力的强弱决定了英语卷面成绩的高低。因此,阅读能力的培养是高中英语教学的核心内容。
  但现在的一些英语教材往往较为死板,与学生的兴趣相悖,它们的素材往往更新缓慢、阅读量不足、题材拓展的面也较窄,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学生英语应用水平的提高。再者,由于词汇量的增加,学生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广泛。他们不愿意仅仅局限于课堂上的课本阅读教学,而对每天做不完的阅读理解题又逐渐产生了厌倦情绪。他们希望能通过一种轻松愉快的、新颖的课外阅读形式去涉猎更多的实用英语,学习各类题材的英语文章。我们都知道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不能局限于课堂阅读教学,必须广泛开展课外阅读活动。课外阅读是指在老师的科学指导下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发挥的前提下学生自主的阅读实践活动。所以,应该选择适当的课外阅读形式,以适应不同年龄段的特点。
  为了满足学生的兴趣和实际需要,每周抽出一节课的时间作为英语报刊阅读课,实践表明,这样的做法很受学生的欢迎和喜爱。学生普遍反映在这样的课上他们收获很大,在读报了解信息的同时,增加了词汇量,开阔了视野,提高了阅读水平,更加喜爱英语,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
  
  二、一些常见的英语报刊及其特点
  
  我们中学生常常接触到的“China Daily”,“21st Century Teens Senior Edition”(《21世纪中学生英文报》高中版)ShanghaiStudents'Post(《上海中学生英文报》)等是目前国内适合高中学生阅读水平的一些高质量的英文报刊,它们的共同特点是以报道时事文化为主导,以浅显地道的英语向读者报道国内外的社会政治热点、校园文化、体育运动、休闲娱乐、风云人物、历史地理、科技知识、生活常识等内容。在形式上则有新闻报道、原版读物、分析推理等等。文体上有应用说明文、叙事文、议论文,可以肯定的是它们运用的语言涵盖了学生所关心的话题,且从多种角度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大部分文章短小精悍,针对性强,内容丰富,更适合高中学生的英语程度和理解能力。拥有这些报刊不仅能增加学生阅读量,学生读起来也兴趣十足。更重要的是报刊文章的文体形式多样,对培养学生综合的语言运用能力有很大帮助。
  
  三、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模式与方法
  
  当然作为老师,首先得端正学生对报刊阅读的思想认识,注意调动每位学生的参与热情,扫除他们的心理障碍,防止阅读流于形式。其次教会学生怎样阅读英文报刊,提供报刊常用术语,介绍报纸的版面内容,或提供必要的阅读背景。再者教会必要的阅读方法,如查读法,猜测法,略读法等。比如拿到一份报纸通常通过让学生阅读导读部分和浏览报刊文章标题来了解报纸的主要内容,然后让他们根据他们的兴趣或在老师的指导下去细读研读。因为报刊的文章内容和题材都非常丰富,有时必须教会学生采取相应的阅读方法,对于时事报道或叙述性的文章,注意抓住标题,采用五“W”阅读方法;对于科普或者应用说明文注意文章的层次和逻辑结构;议论文注意作者的观点、意图及评论。
  英语报刊阅读课的模式和操作方法有多种,笔者通常尝试采用这样的方法:
  1.材料准备首先作为老师要注意选材,选材时要注意以下几方面所选材料要结合时事热点;所选材料要尽量与目前所教的单元相配套;所选的材料要切合学生实际水平。
  2.阅读步骤阅读时可以让学生纯粹凭兴趣而读,纯粹娱乐,即让学生自己当场选取感兴趣的部分,毕竟“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某篇文章的主题感兴趣,就会迫切地想获取更多的信息,从而让兴趣来挖掘学生的潜能。
  当然教师可以选取一些文章作为课上集体阅读的篇章,毕竟一堂课的45分钟时间有限,要想读完所有的文章也不现实,选取一些学生很感兴趣的又有一些指导意义的可读性强的文章很有必要,余下的文章留给学生课后自行阅读。读前老师会布置一些任务,阅读完之后来讨论,这样的任务可以是概括文章大概,也可以是复述某个故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评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实际上这样做是为了让学生边阅读边动脑思考,带着问题有针对性的阅读,实际上也是为下一个步骤作准备。阅读时有必要让学生记下或划下认为对自己有用的或者感兴趣的词、短语、句子或段落,比如一些名言警句,写得精彩的段落等等,留给他们读后去交流或者课后记忆背诵,但不要很多,否则违背了阅读课的初衷。
  3.交流与检测正式阅读后学生会交流阅读心得,通常以小组为单位(3-5人为宜)交流各自所读的感兴趣的文章,他们可以畅所欲言,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短短的时间里同学不可能对每一篇文章都进行阅读,通过这一步骤学生在短时间内除了对报纸上至少一篇文章有了深刻的理解之外,也能通过同伴的介绍了解到自己没读的文章,获取了更多的信息,也锻炼了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另外老师还可以根据布置的任务来检测他们的阅读能力。测试报刊阅读能力方式很多,笔者常用的有概括大意,复述故事,正误判断,多项选择,简答题,写读后感等,其中用得最多的是概括大意、回答问题、多项选择题,简答题是测试阅读能力的一种常见的方法。简答题有时要求学生写或回答一两个完整的句子。这种测试方法比较自然,因此效率较高。它可以真实地反映学生对原文理解的情况,因为它能排除猜测的因素。多项选择题测试阅读能力很好但设题难度较大,选择项不易设计。
  4.过程评价最后阅读完毕后,教师要及时概括和评价阅读活动情况,大力表扬先进,指出一些不足和问题。
  
  四、开设效果
  
  多年的报刊阅读课教学使笔者和学生收获都很大,了解了最新的消息,拓宽了视野,更多了解到东西方文化;接触到了最时尚的英语和更多原汁原味的英语,比如非常地道的口语以及一些俚语、成语;扩大了词汇量,比如一些科技英语词汇,丰富的报刊用词汇,对于词汇构成方法、派生、合成和转化有了更多更深的理解;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加大了教学的密度,提供给学生更多语言实践的机会,学生的阅读速度明显提高;掌握了各种文体的特征,不再害怕阅读理解这样的题型;同时写作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也有所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更浓。
  当然学无止境,教无止境,报刊阅读课的模式也是多样的。要全面大幅度提高学生报刊阅读能力,需要不断地锻炼学生的报刊阅读思维,提高总的文化素养。不同的报刊阅读题材采取不同的教学模式。无论哪一种,教师的角色都应该是整个活动的设计者,是学习目标的引导者,也是学习群体的协作者。师生之间是平等民主的合作伙伴关系,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教师应当认真研究报刊阅读教材,根据阅读的不同目的和内容,按照整体——局部——整体的思路,设计形式多样的、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丰富的阅读情境,给出积极的学习评价,使学生积极地投入到报刊阅读这一新的领域,提高阅读理解能力。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突出他们的主体地位,体现报刊阅读这一教学模式的新的特点,为学生的发展做准备,综合提高学生的素质。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