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小饭桌”亟待规范

作者:韦忠明




  “小饭桌”存在问题较多
  
  “小饭桌”是指那些为中小学生提供午饭及午休甚至晚饭的校外场所。这些“小饭桌”往往是家庭作坊式的,它一方面可以解除某些工作较忙家长的后顾之忧,另一方面也给很多下岗职工提供了一个新的就业机会。
  然而,据笔者调查,“小饭桌”目前还面临不少问题。较为普遍的是饮食及环境卫生较差,很多“小饭桌”空间狭小,多个孩子挤在一个小小的房间内吃饭,更谈不上中午休息了。让人最担心的是“小饭桌”的饮食安全,一些“小饭桌”没有履行相应的报批手续,没有取得经营卫生许可证;还有一些“小饭桌”的从业人员没有国家规定的健康合格证,给孩子们的饮食健康埋下隐患;更有一些黑心“小饭桌”为了争夺“生源”打起“价格战”,拼命压低收费价格,随之而来的自然就是饭菜质量的低下。
  “小饭桌”存在的另一个问题是收费混乱。大多数“小饭桌”没有统一的收费标准,每天一顿午饭,有的是每月120元,有的则是180元。这种管理混乱的更深层次表现,主要体现在对“小饭桌”业主失去监督,使其处于无政府管理状态。由于家庭作坊式的经营方式,一些不合格的“小饭桌”更是与卫生监督部门玩起“捉迷藏”,让监管部门头疼不已。而另一方面,一些做得较好的“小饭桌”业主想把这份事业做大,但却没有统一的制度作保障。
  由于“小饭桌”是家庭作坊式的,学校不便参与管理。有很多学生在“小饭桌”吃完饭后,不是接着午休而是被“放了羊”,孩子们成群结对地四处游逛,甚至有少数学生还偷偷钻进了附近的网吧。在这种情况下万一出了事,学校、家长、“小饭桌”三方,该由谁来负责呢?
  
  “小饭桌”应规范管理
  
  学生的午饭应该由学校来管,学校食堂能力达不到,应该由学校负责找“校外饭桌”。学校应作为中间人参与此事,可以以校方身份找一些信誉较好的“小饭桌”企业来代理学生的午餐,校方与“小饭桌”要明确相互责任。这样,学校就成为连接“小饭桌”与工商、卫生部门的纽带,既给那些正规企业做大“小饭桌”的机会,也可以相对减轻工商、卫生部门的压力,还能更好地保护好孩子们的身心健康。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