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5年第4期

德育目的观的现代化转换

作者:许瑞芳




  传统德育强调德育的功能在于维护集体利益,将规范性与约束性视为道德的真正本质,重视的是如何将社会的政治、思想、道德规范转化为个体的思想意识和行为习惯。忽视德育对人的个体性、发展性功能,以及道德对人的自我肯定、自我实现和自我发展的积极意义。这种观点在片面强调道德的社会功能的同时,否认或贬低了德育的个体性功能,也没有真正揭示道德的本质。在这种思维主导下,德育目标设置上就出现了以社会的要求和标准攘括了学生个体道德需要;只注重讲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的价值观,而对其包容性认识不深等现象。


本文为全文原貌 请先安装PDF浏览器  原版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