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4期

把握循序渐进的英语写作教学训练方法

作者:朱家科




  从认知学的角度讲,认知法所关注的是学习者的认识过程,而不是教师强加的死板的程序。英语写作教学应该为语言学习设计好任务和有关活动,它可以实现语言技能、语言知识和心理过程的同化目的。英语写作教学训练必须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循序渐进的进行。
  
  一、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语言要素的训练
  
  英语写作要想充分地表达自己的思想,除了要拥有足够的词汇量、准确掌握词的涵义外,还要能写出语法正确、符合英语表达习惯的句子。因此,在训练学生写作能力时创设多层次练习,比如词类转换、习惯用法、从句的所指统一性、句型转换、连接或扩展句子、完形填空、根据关键词(句)写句或短文。目的是让学生掌握这些词句的用法和涵义,扩大表达词汇量,写出符合英语习惯的句子。从遣词造句入手,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英语写作训练主要有多层次、多类型地让学生练习的方法:缩写:在不改变原句意思的情况下进行缩写;扩写:需要给原句做出合理的补充的情况下进行扩写;仿写:通过背诵重要句型,使学生在不断地机械操练中,逐渐学会灵活运用做到举一反三;改写:要能改变句中的划线部分,造出新句;句型转换:做句型转换练习,学会一句多种表达。
  
  二、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篇章结构的训练
  
  好的文章行文自然流畅,语篇符合逻辑。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会使用连接成份,合理安排信息的次序。由于我国传统学校英语教学仍比较侧重语句和语法,忽视语篇、语义,所以学生的写作缺乏逻辑条理。为了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应当把语篇分析纳入课文教学中。所谓语篇分析教学是一种从整体到部分、自上而下的教学方法,即从理解整篇内容入手,分析句际、段际关系,然后分段找出思想和重要信息。再把一些长句和难句放在一定的语言环境里进行语法分析和训练,进而使学生能真正掌握语言现象所表达的交际功能,培养学生建构、连贯的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训练其写作的条理性和连贯性,教师亦可采用不同的练习方式,如:根据标题列写作提纲,然后再对提纲进行细化;将一些短文中的句子顺序颠倒,让学生再重新做出符合逻辑的调整;给未写完的短文配上开头、结尾或者其中某些细节等等。此种练习的侧重点是训练学生按时间线索、空间线索、因果线索、转折或对比线索、比较线索、顺序线索等,以及难度、感兴趣程度、重要程度等不同的逻辑方法来安排和组织信息,以克服学生思维杂乱无章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写作技能。
  
  三、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训练应用英语思维的能力
  
  在母语习得的过程中,不仅习得语言结构和语言规则,同时还习得跟语言结构相匹配的语用、语境等相关的知识。要克服母语对英语写作的干扰,必须创设一系列中英文思维转换训练,如:注重英语文章的结构,在理论上分清英语和汉语段落、篇章结构的不同特征及规律;进行词义辨析,从单词含义上入手,分清近义词之间的区别;尽量创设语言环境,使学生在语境中训练如何准确用词;引导学生有意识地比较中英文的句式结构或表达习惯上的差异;进行各种练习,如改错、翻译、分析长句子结构、句子排序、典型习作评改、在阅读英语原文的基础上比较英汉篇章组织、思维方式以及表达方式上的差异等等。这些训练可以帮助学生从汉语思维过程转换为英语思维过程。克服母语干扰的方法是加大英语接触量,但不是简单地重复同一语言形式,而是在学习语言结构的同时要有语境等非语言信息的配合,英语学习者只有反复锤炼并进行语言实践,让语言根植于大脑语言运作机制之中,才能最终跳出母语的思维。
  
  四、在英语写作教学中融合范文阅读和课文的背记
  
  写作过程就是学生模拟读者阅读的过程,因此阅读也是学生模拟写作的行为,因为读者在阅读的过程中必须揣摩作者的写作意图,来扮演作者的角色。由于阅读与写作有这样的关系,所以,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广泛阅读,除了必要的精读,泛读也不可缺少,可以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学生可以在很多报刊和书籍中找到适合自己阅读的英文短文。学生们自己可以在英语的世界里驰骋、遨游。并在阅读中体味到读书的快乐,吸收书中的营养,进一步充实自己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英语思考能力,为写作做准备。英文文章如此之多,如何才能使阅读的效果更好呢?主要是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阅读。
  教师可以帮助学生挑选适合自己阅读的文章。因为文章太容易,不利于提高知识;文章太难,则会使学生知难而退。只有难易适中的文章才能使学生通过上下文及构词法判断出生词的意思,从而提高阅读能力。
  教师应教会学生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遇到生词是很正常的,词典是学生最近便的老师,所以教师要帮助学生养成勤查词典的习惯。学生不可能每逢生词就去问教师,教师也不可能永远在你身边,教师只传授学习方法,具体实践还靠学生自己,词典会帮助学生解决阅读中的生词问题。英语中一词多义的现象很多,一遇到生词就摸词典是大可不必的。学生应当学会通过上下文判断在具体某个句子中应选择哪个词义。
  教师可以把优秀范文视为一种资源,把范文分析作为写作教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教学中可根据体裁的不同有意识、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范文,系统地分析其写作技巧和写作要素等等。通过这样的分析不仅可以加强学生表达的条理性和连贯性,使学生意识到英汉两种语言系统的差异,而且可为他们提供写作不同类语篇所需的策略、技能及框架结构。学生还可以通过模仿写作,从中汲取营养,充分借鉴技巧和章法,从而找到写作的最佳途径。此外,通过抓好课本教学来达到巩固英语基础的目的也很重要。学生主要是在课堂上学习的,课本是学生的主要知识来源,课本是学生学习的根本,课本能够给学生提供基本的句型,语法知识、词汇等。学校英语课本内容属于精读范畴,在每一课的学习中,教师都应引导学生把其中的重点句型找出来,经过反复练习,熟记于心。记忆中的课文也会成为学生写作时处理句子的依据和标准。凭语感和课文结构,利用个人的智慧和对作文题目及要求的理解,学生会逐步写出语法正确,通顺严谨、规范的作文。
  
  五、在英语写作准备和写作阶段中将写和听说读结合训练
  
  在写作教学中,如果教师过分强调了语法结构,而忽视了写作的整体训练,就会使学生走向写作的歧途,而这一问题可以通过准备和写作两个阶段中的师生互动,将听说读写结合来找到解决这一问题的办法。准备阶段作为写作过程的初始阶段,对以后发生的任何成功的写作都至关重要。帮助学生寻找题材是准备阶段的核心工作,以便完成挖掘题材的任务,也就是帮助学生回忆起那些潜伏于意识中的切题的信息,以至能写出大脑意识中不断涌现出的内容。同样地,在写作阶段可通过多种形式来完成写与听说读的结合,可以快速有效地达到目的,使写作进入人际网络,促进学生丰富所写的内容并使得他们合理地组织篇章结构和段落,正确使用词汇,共享写作资源,并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快乐。
  在准备和写作这两个阶段中,教师可以通过以下步骤,帮助学生挖掘题材:一是教师先布置好题目,并且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在课余利用阅读搜集写作资料。等回到课堂上,再给学生听一些与主题有关的资料录音,这样学生可以在练习听力的同时收集写作的资料,听的内容反复播放2-3遍。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帮助打开头脑中的材料库。比如,对这篇作文,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二是分组讨论与师生会话相结合。每一小组将讨论结果做出口头反馈。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以听者和读者的身份同学生交谈,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读者可能需要知道或期待得到的信息,促使其写出的信息更完整;三是在教师的帮助下,学生确定写作框架;四是集体写作。根据提纲和框架,教师让学生进行合乎逻辑的扩展。学生根据每段的主题句和关键信息逐句向下发展,先用说的形式,每个学生说出的那句话必须与前一句连贯起来,当一个学生在进行说的训练时,其余的学生就在进行听的训练,然后再要求学生将说过的内容,有条理地写下来,学生的作文必须各有各的特点和侧重。五是在修改阶段将教师批改和学生自查结合。可以让学生之间互动检查作文和教师批改相结合。这样可以让学生在发现别人语法和词汇的错误,以及内容、篇章结构和书写的不足的同时,发现自己的错误与不足,再配合老师的批改,使学生进步。
  
  参考文献
  [1] 唐敏.英语写作方法与教学策略探讨.考试周刊,2007(03).
  [2] 彭智蓉,时汶.英语写作与作者的认知操作.湖南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06).
  [3] 郭佩英.论英汉惯用句法模式对比在大学英语写作中的作用.教育与职业,2006(27).
  (责任编辑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