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3期

人文教育理念与现代学生管理刍议

作者:王 鑫




  一、人文教育理念解读
  
  “人文主义”一词是西方传来的,其英文是Humanism,它是从德语Hu-manismus转译的。1808年,德国一位教育家在一次关于希腊罗马经典著作与中等教育关系的辩论中。根据拉丁文词根humanus杜撰了德语Humanis-mus,成为“人文主义”一词的始创者。如果作进一步追溯,Humanism还可以溯源至15世纪末,文艺复兴的初期,那时意大利把古典语言和文学课程,以及法律课程统称为studiahumani-tatis,英译为thehumanities。humanitatis在拉丁文上又源出于humanitas,意为“人性的修养”,可见,人文主义的精神内核就是“德性的教化”。“人文”在汉语中,其原意也是“礼教文化”。
  人文教育就是一种促进转化的活动,它的特定功能就是促使受教育者从无知转化为有知,从知之不多转化为知之较多,从不会做转化为会做,从不具备某种道德品质转化为具备某种道德品质,以及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将知识转化为行为习惯等。社会的要求是转化的方向和归宿,它制约着教育的性质方向和内容,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是转化的出发点和条件,它制约着教育的程度内容、组织和方法。教育者的任务就是根据社会的需求从受教育者的身心实际出发按照转化的规律,去行使引导的职能,完成转化的任务。荀子说:“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学生管理工作犹如大禹治水,成功的秘诀在于疏导而非堵截,科学的疏浚可以化狂涛为静流,去害而生利。
  
  二、现代人文教育理念对学生管理工作的影响
  
  人文教育观是人文精神在学校管理中的体现,人文教育观是人文精神渗透到学校管理的理念创制和具体实践中的一种教育观念。其意义在于:探索人性、人生、人权、人的本质以及人在世界中所处的地位,提倡关心人、爱护人、重视人的价值、维护人的尊严、遵循人的本性生活。教育是以人为对象、以学生为主体的活动,“以人为中心”是它的核心理念,教育人、发展人、完善人、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和行为规范是它的基本功能。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独立性、能动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全人教育”、“全面发展教育”是教育的终极价值取向。坚持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人自身发展的需要。教师必须重视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创造性,加强学生的人文素质修养,使学生充分实现自身的主体价值。
  自由、平等是人文教育理念的基本内容,以儒家教育为核心的中国教育传统强调顺从,价值观念中渗透着等级、专制、集权等服从于大一统的价值观念,强调的是群体价值,注重人的心性修养和外在规范约束。血缘本位、情感机制把道德情感的涵养放在核心地位,在教育过程中非常强调感化、融通和体悟。
  西方哲学家卡西尔基于功能主义的人学建构,把人看作是符号或文化符号的动物;台湾哲学家牟宗三,在对宋明唯心主义理学做出人学唯实论奠基和实体化心学推进时,曾提出“心体”和“性体”两个经典范畴。参照哲学人学和文化论人学的思路,我们认为对学生管理之“管理”的理解,不单单指生活、学习等常义,还涉及到“心体”、“性体”、“灵体”等方面的生命哲理范畴。人的生命是人的健康与社会文化的多重关系的总和,并非健康和文化简单相加的部分之和。因此,学生管理的生命功能就是文化功能与健康功能的优化整合,也就是敬爱生命、关爱生命,使学生的生命健康与万物的生命存在和生态环境相和谐,由此我们可以发掘出学校学生管理三个方面的创新点:1“育体”,即健身健体;2“育心”,即健心健智。这是“立其德”;3“育人”,即健脑健行,这是“立其人”。发挥管理者的生命功能。生成“人”“心”“身”“体”和谐的生命系统,造就与生命皈依、渐趋完美的人性系统,塑造既适应社会又全面发展、人格完整的高素质人才。
  
  三、人文教育理念对学生管理的创新引导
  
  从早期的学校发展至今,人文教育理论逐渐取得上风,成为学生事务管理的指导思想。人的发展要突出学生的主导地位,不仅讨论一般的心理发展问题,而且讨论认知和智力的发展、情感和态度的发展、伦理和道德的发展以及具体行为的发展。自由和平等理论能够帮助管理者理解学生的行为调适、人格功能、个体动机和志向以及在团体中的行为等,帮助学生消除不健康心理因素,避免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使其认知、情感或态度有所变化,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从而更好地适应环境,保持身心健康。方兴未艾的人类生态学或环境理论帮助学生事务管理人员正确解读学生个体和群体的行为,充分认识系统要素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从而有利于管理者对学生的理解。组织和管理理论在学校管理中有广泛的应用,它有助于管理者理解诸如分配资源、决策、人事管理、领导、增强院校活力、组织发展以及终止方案等过程。
  “以史为鉴”在于着眼未来,反思历史在于正视不足,因为在中国这样特定的历史环境下孕育出来的学生管理理念总是缺乏人文素养的滋润,面对中国当前学校学生管理存在的问题,作为教育者我们应该有一个反思后的进取:首先要加强学生管理理念的改革与发展,转换观念,为学校学生管理注入人文精神的元素,使人文精神在新世纪的素质教育中得到它应有的回归。其次,改革学生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管理工作向着人文化的方向发展。逐步向自然管理过渡,把人类的健康引向与自然环境的和谐互存。再次,把人性教育和个性教育在学生管理中进行整合。在整合教育的过程中需要用文化知识来滋养,这样也就很好地把学生管理与知识教育结合起来了,使学生管理工作的人文内涵变得更为充盈而厚实。
  冯友兰在《新原人》中讲到中国哲学与国人生命的四境界,即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与天地境界;张载《西铭》论及为学为人的四种精神品格: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上有立德、立功、立言之谓“三不朽”。为人生、为民生而立命、立心、立德、立美、立人,为学生、为众生将其自然人格与历史人格、现实人格与理想人格统一于完整人格而服务,为生命主体、为个体生命的存在、发达及其追求自身价值乃至提高其公共生活和私人生活的质量而服务,为世间、为世界的生命负责、尽责。这是社会、时代赋予教育亘古而常新的使命。更是教育及其一代又一代学生教育者所承载、所负托的文化使命。
  总之,学生管理的方法还需进一步探索与研究,而且要随时代的发展而发展,随学生年龄、性别、个性差异、以及身心发展的不同顺序、不同阶段、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在管理的内容和方法上应有所不同。这样才能与时俱进,灵活避免发展中遇到的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最大限度地发挥导化作用,促使学生管理制度的不断完善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