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新课程理念下教学过程最优化的实现

作者:冯晓江




  在新课程理念下。要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激活教学活动的不同要素,建立它们之间的最佳联系,从而最大限度发挥其整体功能,取得最佳教学效果。
  
  一、重视教学目的的统摄作用
  
  教学目的是学校一切教育、教学活动的出发点和归宿,它指导和制约着学校的一切教育、教学活动。它是师生通过教与学的活动,学生应达到的预期变化。它像一根“红线”把其他各要素串联连起来,其它各要素不能脱离教学目的这一“中心”,对整个教学活动发挥着统摄作用。而且教育实践证明,正确反映教学规律的教学目的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教学活动朝着能产生最大成效的方向发展。新课程要求的教学目的及其细化的教学目标,应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这一目标以促进学生发展为宗旨,符合素质教育的要求。传统教学中一直强调的是知识和技能,轻过程重结果,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教育。新课程理念下,应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重视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知识与技能的过程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实现了课程目标由知识本位向学生发展本位的转变。在新课程所倡导的教学目标统领和指引下,我们的教学一定会有条不紊地向正确方向前进。
  
  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新课程理念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是学生学习的帮助者、促进者、引导者,是教学活动的领导者和组织者。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紧扣课程标准、围绕教学目的,把加工改造过的教育信息传递给学生,主导着学生身心发展的进程和方向。为了更好的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认真学习现代教育理论,特别是素质教育、创新教育和基础教育改革等方面的理论,转变传统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树立新型的适应新课程改革的教育观、教学观、课程观、知识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考试观,把自己塑造成为学生成长的引领者,学生潜能的唤醒者,教育内容的研究者,教育艺术的探索者,学生知识建构的促进者,学校制度建设的参与者,校本课程的开发者。同时,在具体教育、教学中教师必须“吃透两头”,即一要“吃透教材”,二要“吃透学生”。“吃透教材”要求教师要研究新课程标准,明确教学目标,参考有关资料,设计课的结构及进程,选择教学方法及手段,精选教学内容,真正作到对教材的“懂”、“透”、“化”。“吃透学生”需要教师对学生进行摸底,了解本班学生的特点,弄清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学习态度、知识基础、健康状况、学习方式等个人情况,以利于采取有针对性的、灵活多样的措施。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综合考虑教学的各个有关因素,才可能使教学达到最优化的效果。
  
  三、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程理念下,学生是教育工作的最主要的对象,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中的根本因素,其他各要素都必须通过学生起作用,没有学生就不存在教学活动。学生学习的过程是一个积极、主动的建构过程,所以教师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智力活动,让学生自己建构认识结构,避免“越俎代庖”。教师要从传统的“教师中心论”中走出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扮演学习的主角。同时,教师要关心和爱护每个学生,了解每个学生的特点,根据不同学生的特点来选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不能把眼睛只盯在“三好生”身上。积极地利用教学实验和教学实践活动,培养学生动脑、动口、动手的能力,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引导学生主动地获取、探索、发现新知识,使教学活动真正建立在学生自己活动、自己探索的基础之上,真正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四、合理组织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是教学活动中最具实质性的因素,德的国哲学家雅斯贝尔斯认为,教育最重要的是选择完美的教育内容和尽可能使学生之“思”不误入歧路,而导向事物的本原,在本原中把握安身立命之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指出“在课程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上,注重体现基础性、时代性、实用性和综合性”,“突破学科中心,加强学科格合并设置综合课程,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改变课程内容繁、难、偏、旧的现状,密切教科书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通过结构的调整体现出课程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教学内容的安排组织要体现系统性、思想性、科学性、逻辑性和丰富性,要有利于促进学生智力、情感、意志、性格等心理特征的全面和谐发展。利用教学具有丰富思想性的内容使学生形成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但也要避免教学内容变成枯燥的说教,应通过多种形式呈现教学内容,学生容易接受形象生动、新颖精致的电视、录像、广播、幻灯、多媒体课件等教学辅助形式呈现的教学内容。因此,充分挖掘教学内容中蕴涵的教育因素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过程最优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五、选用正确的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为实现教学同的,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方式、手段、程序等的总称,包括教师的教法与学生的学法。教学方法的运用要始终坚持扁发式的教学指导思想。新课程倡导的是探究学习、合作学习、主动学习、创新性学习,同时要求教师的教学行为发生变化,改变过去“满堂灌”、“注入式”、“填鸭式”教学,重视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创新与实践能力。因此,这就要求每个教师从学生实际出发,灵活地、创造性地采取各种有效的方法去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智力活动去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切忌一堂课甚至一个阶段只采用一种方法,由于教学内容不同,教学对象、教学条件各异,所以教学方法也小可能一样。同时,学生知识的获得,能力的培养,智力的发展,也不是单一教学方法所能办到的。教师除了要选择运用教学方法外,还要有意识地教给学生一些学习方法,让学生进行个性化的学习,以提高学习效率。并且,在教学中应多应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以争取获得最好的教学效果。
  
  六、建设积极向上的教学环境
  
  教学总是在一定的教学环境进行的,教学环境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教学效果。教学环境是通过有形的、无形的或物质的、精神的多种环境因素综合对学生起作用的。不难想象,一个肮脏杂乱、声音嘈杂、空气污浊的教室,人会感到头晕乏力,眩目恶心,思维迟钝。相反,当学生坐在整洁明亮,布置优雅的教室里时,他们的心情愉悦,精神振奋,注意力高度集中,智力活动最佳。为此,教室里应保持整洁,张贴几张具有教育意义的名人画像和一些有关学习、理想、人生的名人格言等,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熏陶。更为重要的是形成一种清新健康、奋发向上、严肃活泼、相互支持的心理气氛。美国心理学家班尼曾说:“如果一个集体的气氛是友好的,相互支持的,那么集体对于动机、工作表观和成就的影响就会是积极的。”在这种氛围中,学生没有了顾虑,觉得听课是一种享受,就会全心投入。同时,应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形成良好的校风,和谐的人际关系,积极向上的学习氛围。充分发挥教学环境的积极因素,为教学过程的优化,教学质量的提高做出贡献。
  
  七、利用教学反馈信息
  
  从信息论的角度看,教学是一种双向信息传递活动。教师通过课堂中学生的神态、表情、姿势等变化,学生平时的努力程度和学习态度,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试卷、测试结果等反馈形式,掌握学生的学习状况,分析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使自己的教学更具针对性。同时,对这些反馈结果给予相应的评价,将评价结果亦即学生的学习结果以评语、等级、评分等方式反馈给学生,让学生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明确今后努力的方向,及时对自己的学习加以调整,使自己的学习更具针对性。通过信息反馈和评价,有效的帮助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科学的探究精神,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师生之间的良性信息反馈,使教学系统构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回路,更加有助于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成长,使教学过程趋于完善,从而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教学活动的这些有机构成部分,在新课程理念下更应该发挥整体功能,激活每一个要素。发挥每一个要素的积极作用,建立他们之间的有效联系,达到结构的优化配置,实现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最终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