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实践活动要素与形式的探索和研究

作者:项荣健




  关于实践活动的研究,虽然许多国内外著名学者都曾关注过,但大部分的研究停留在理论综述方面,对实践活动的研究,如实践活动的要素和形式,没有进行明确定义。本文试图从活动理论出发,提取实践活动的要素及其相互关系,进而从实际教学过程中归纳总结出实践活动的形式,期望能对实践活动的科学设计和有效开展提供帮助。
  
  一、关于实践活动的理论研究
  
  实践活动可分为广义的实践活动和狭义的实践活动,广义的实践活动是人类认识客观世界,发展自身能力的重要手段;狭义的实践活动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是相对于纯粹的理论学习的学习活动,具有以下的特征:
  第一,学生置身于现实环境之中的学习活动;第二,强调学生主体性的、创造性的体验过程;第三,是实现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发展不可缺少的环节;第四,是学生个体知识与能力层次的外显行为。
  本中文探讨的实践活动具体是指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教学环节。
  
  二、实践活动的要素分析
  
  实践活动首先是一种学习活动,既然是活动,其要素分析必然受到活动理论中关于活动系统组成观点的指导,对实践活动的研究也必然要从活动理论出发。
  
  1、活动理论的启示。活动理论将活动作为分析的基本单元,活动是由活动系统组成的,包括三个核心成份:主体、共同体和客体,三个次要成份:工具、规则和分工。主体是活动的执行者,可以是单个的个体或者是多个成员组成的团队;客体是系统生产出来的产品,客体的实现过程体现了活动的目的和意图,不同的活动因为不同的客体得以区分;团体指活动发生时活动主体所在的群体;工具是活动主体作用于客体的手段;工具可以是活动过程中使用的任何东西,有具体的和抽象的工具;规则指对活动进行约束的规定,它引导着团体能够接受的活动或行动;分工界定了团体内各成员的所承担的责任,是团体内部的组织策略。
  
  2、实践活动系统。依照活动理论,可以对实践活动系统作这样结构化的理解:实践活动包括学生、实践活动的目标及任务、活动群体、实践活动的工具、实践活动规则、实践活动任务的分工。在这六个成份中,除了学生不可设计外,其他五个成份都是可以根据具体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在五个可设计的成份之中,不同的实践活动目标决定了不同的任务形式,任务形式的不同得以区分不同的实践活动目标,一旦任务的目标和形式得以确定,必然会影响着活动的规则和分工;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活动群体的划分相对固定,如果是以协作小组为单位开展实践活动,那么原则上这个协作小组将会一直维持到任务的完成;具体的实践活动工具可以理解为开展和支撑实践活动的环境,是可以设计的。抽象的实践活动工具是学生个体固有的行为习惯,由学生本身所特有的文化背景和因素决定;实践活动规则是活动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的联系纽带,学生个体如果不遵守群体的规则就可能受到惩罚,甚至可能被排斥在活动群体之外,从这个意义上讲,实践活动的规则决定了学生个体之间的合作形式和旨在达成任务而制定的操作方法和步骤。在学习活动中规则通常表现为学习策略;实践活动任务的分工体现的是群体内部的组织策略,这个组织策略决定了每个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成员的角色和责任成功确定的同时,必然要有相对应的评价标准和监控方法,这些都是实践活动能否及时起动和继续的必要条件。
  
  3、实践活动的要素。通过对实践活动系统结构化的理解,结合活动理论,提炼出五个实践活动的要素:实践活动任务、实践活动主体、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实践活动任务的分工。
  (1)实践活动的任务。包括具体的任务内容、任务开展的过程、任务的成果形式。
  (2)实践活动主体。指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的形式,可以是学习小组或者学生个人。在很多情况下,活动是在团体意义上发生的,活动的动机是属于团体而不是个体,因此,实践活动的开展在很多时候是以学习小组或者班集体的形式开展。但值得注意的是,实践的活动任务、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和实践活动任务的分工等三个要素始终影响着实践活动主体所采用的开展形式。
  (3)实践活动的学习策略。是指开展实践活动过程中根据不同任务所应用的学习策略,常用的策略有自主学习策略、协作学习策略及基于项目的学习策略。
  (4)实践活动开展的环境。实践活动赖以开展的支撑环境,主要分为网络环境和传统的课堂环境。本研究中的实践活动是在网络课程环境下开展。
  (5)实践活动任务的分工。包括学生个体的职责、监控实践活动过程的方法、对学生实践活动进行评价的方法,这些因素都直接影响着开展实践活动的绩效。
  
  三、实践活动的形式
  
  笔者通过研究相关的文件和各个学者对实践活动形式的陈述,结合分析实际教学过程中实践活动开展情况,归纳出几种常用的实践活动形式:讨论、作业、实验、社会调查、设计、实习。
  
  1、讨论。讨论是最普遍存在的一种实践活动形式,这里所指是广义的讨论,以参与的人数和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讨论、辩论、案例分析、提问与答疑。根据是否有明确的讨论主题划分,可以分为主题讨论和开放式讨论,前者是以一个明确主题展开活动,后者没有明确的讨论主题,学生可以就学习过程中的任何问题进行探讨。活动理论认为,有意义的活动很少是单独完成的,任何活动系统中的知识都分布在主体成员和与他们互动的活动群体中,但个体的认知风格和文化背景有所差异,讨论必然会发生并且几乎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2、作业。作业是最常见、使用得最广泛的实践活动形式之一,是单元练习性的小结,也是理论知识的延伸。心理学家张春兴认为:“学习是个体经练习或经验使其行为产生较为持久历程。”正是由于可以多次地反复进行开展,作业这种实践活动的形式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学习。
  
  3、实验。实验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同化过程。建构主义理论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脉络中主动地建构信息的过程,这种建构不可由其他人代替。实验的目的与之不谋而合:在实际环境中去检验新的经验,实现原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经验的同化与顺应。实验是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的前提与基础,是训练基本操作技能的重要途径
  
  4、社会调查。知识或意义需要依靠意义的社会共享和协商进行深层次的建构,知识的获得与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即“情境”相联系。社会调查正是为学生提供了进入现实社会的机会。对某些现实性较强的专业,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计有针对性的主题,让学生在社会文化背景下进行有现实意义的调查,促进更深层次的意义建构。采访、考查、野外活动等都可看作社会调查的方式。
  
  5、设计。在所有领域中,只要将知识运用到具体情景中去,都有大量的非良构的物征。设计是对非良构知识的获取,分为课程设计和专业设计两大类。
  课程设计:面向某一门具体的课程而开展,是对学生学习效果的总结性检测,以对某门课程的深化理解和牢固掌握为目的,通常是在课程结束后进行。设计的成果可以是一件作品、一个项目方案或者是能实现一定功能的程序等。在这个实践环节中,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课程各个知识要素去完成设计任务。
  毕业设计:不局限于一门或两门课程,而是面向整个专业的综合知识。毕业设计是对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综合能力的培养,和课程设计相比,毕业设计的成果形式和课程设计的大致相同,但前者的要求比后者更高。此外,毕业论文也是毕业设计常见的一种成果形式。
  
  6、实习。实习为学生提供知识双向建构的环境。在实习的过程中,学生把已有的知识与真实的环境条件相结合,将头脑中原有的图式与真实的信息重新组合,完成对知识意义的建构,实现对知识的全面理解。实习旨在发展学生在现实环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溶合了学生的情感,认知风格,行为习惯及思维方式,是对学生多种智能的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