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8年第2期

从认知角度看介词out of句式隐喻

作者:王新建




  介词主要表达事物间的关系,它反映在句子结构上就是一种句式。介词out of既可表示物体间的动态关系,又可表示静态关系。有些书籍对其语义的解释多达二十多种,而在实际应用上更是千差万别,使学习者难以准确运用。过去的研究大多只限在意义上的归类,但如果单从介词本身的语义来探讨其用法,就很难对其作出具有概括性的解释。认知语言学认为,支配着一词多义关系的原则是语义的隐喻性映现,介词的语义离不开介词的句式,句式语法关注的是动词意义和结构意义之间交互作用问题。隐喻是我们理解抽象概念、进行抽象思维的主要途径,很多看似复杂的介词现象用句式隐喻原理可以得到统一解释。如英语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动词同介词或动词同副词逐渐形成固定搭配。我国教师常教学生把这类动词短语当做及物动词来看待,即“动+介”或“动+副”:及物动词。这样做确实对学生掌握英语这类动词短语的用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笔者认为,英语这类“动+介”或“动+副”短语,其数量之多,词义之复杂,使学生学不胜学,难以驾驭。如果用隐喻原理对句式进行解释,就可以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一、out of句式的基本意象图式
  
  认知语言学认为,隐喻的认知基础是。“意象图式”(image schemas)。Langacker认为,意象图式主要由动体(traiector,TR)、陆标(landmark,LM)和路径(PATH)三部分组成,表现的是TR与LM之间某种不对称的关系。TR为这一不对称关系中的主体,其空间方位有待确定,LM为参照物,为主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TR所经过的路径称为PATH。意象图式可标示TR与LM之间的动态关系,也可标示二者之间的静态关系,当所标示关系为静态关系时,PATH为零。LM为动体的方位确定提供参照。根据这一原理,我们将out of句式的基本形式概括为:“TR+V+out of+LM”或“V+TR+out of+LM”。out of句式的基本语义可以概括为:TR由于力的作用处在LM之外或TR由于力的作用从LM的内部移动到外部。out of句式的意象图式表示TR和LM的空间关系,既可为动态关系,又可为静态关系。例(1):He stood out of the gate waitingfor his friends,他在大门外站着等候朋友。例(2):The conductor helped the old man out of the bus.售票员帮助老人下了车。在例(1)中,TR为he,LM为the gate,由于stood是状态动词,则表示TR和LM的关系是静态关系,即TR所经过的路径为零。在例(2)中。TR为the old mall,LM为the bus,由于helped是动态动词,则表示TR和LM的关系是动态关系,即out of表示the old man,由于他力的作用从bus的内部移动到外部,这个运动过程就是TR经过的路径。
  
  二、out of的句式隐喻
  
  认知语言学认为,空间隐喻是一种意象图式隐喻,它将始源域的空间概念投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英语介词out of在长期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约定俗成的意象后,人们自觉遵守其结构形式,同时又充分利用相似联想将句式中的各个要素进行引申,表达出多种不同的空间意义。例(3):His life career is quite out of the ordinary.他的生活经历很不寻常。在其基本句式中,TR和LM是有明晰形状的具体事物。但在例(3)中,TR是career(“经历”),LM是ordinary(“常例”),都引申为抽象概念。也就是说,在始源域中,TR和LM的空间概念是具体事物的具体概念,在人们的隐喻思维作用下,被投射到抽象的目标域上。介词out of标示career和ordinary的空间关系是间离关系,即“经历”超出了“寻常”。在实际生活中,out of+名词形成的固定短语多达数百个,如果单从固定搭配的语义来记忆和理解out o佣法的话,是很难做到的。实际上这种约定俗成的固定搭配是一种涵义制约(semantic restriction),一般不能从字面意思去理解。我们只有抓住out of句式的意象图式和其隐喻规律,利用相似联想,发挥出惊人的想像力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其用法。
  
  三、out of句式的认知语义分析
  
  1、“间离关系”
  在out of句式中,out of句式的第一空间意象图式是表示TR和LM的“间离关系”,这时介词of相当于介词from。例(4):The boys rushed out,of(from)the room,孩子们从屋子里跑了出来。在例(4)中,the boys(TR)由于自身力的作用离开了the room(LM)。从这一间离关系扩展出多种引申义。例(5):They talked me out 0f attending the meeting,他们说服我不要参加那次会议。在例(5)中,me(TR)由于他力的作用没有去attending the meeting(LM)。
  
  2、“间联关系”
  在out of句式中,out of句式的第二空间意象图式是表示TR和LM的“问联关系”。例(6):The plantsare growing out of the earth,庄稼从地里长出来了。在例(6)中,the plants(TR)由于自身力的作用从theearth(LM)的内部移动到了外部,但TR没有离开LM,仍与LM连接着。从这种“间联关系”又扩展出多种引申义。例(7):We criticized him out of comradeship,我们出自同志的情谊才批评了他。在例(7)中,TR是We criticized him,引申为一个事件,LM是comradeship,也就是说TR和LM是连在一起的(表示动机)。这种间联关系的引申有时会偏离基本句式较远,但我们还是能寻觅到它对基本句式的继承关系。
  
  3、是“间离关系”还是“间联关系”
  out of句式的空间意象图式既可以表示TR和LM的“间离关系”,也可以表示“间联关系”,这就给我们理解out of的用法带来了一定的难度。如:介词outof本应和介词in、into是反义词,但在out of temper和in a temper/get into a temper词组中却已约定俗成为同义词组,都表示“生气,发脾气”。这是为什么呢?让我们先来看一下例(8):He is out of temper,在例(8)中,He(TR)和temper(LM)是“间离关系”还是“间联关系”呢?temper“脾气”(LM)是He(TR)自身的一部分,应该是“间联关系”。介词in和into表示事物间的关系就是“间联关系”。认知语言学认为。介词和其他的词类一样,它构建了人的经验世界中语言所独有的主观关系,介词对物理空间的构建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心理空间中的概念。从物理空间扩展到心理空间,从而形成了介词意义的辐射网络。这就是说,在认识客观世界的过程中,人们的隐喻性思维决定了语言的模糊性,介词out of和介词in、into没有明确的界限,是人们心理空间中的概念隐喻影射的结果。人们运用out of句式的意象图式和其隐喻规律,将其“间联关系”投射到和介词in、into的“间联关系”领域中,形成了两者之间的相似。为了区分两者的差别,就在介词in和into之后的名词(LM)前加了一个不定冠词。
  通过对介词out of句式隐喻和句式的认知语义的分析,我们认为,介词out of千变万化的用法都是从其基本句式引申过来的。我们只有紧紧抓住其基本句式的语义和特征,利用其意象图式和相似联想,发挥自身的想像力,才能从根本上掌握其用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