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10期

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

作者:赵永刚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的本质只能是每个学生按照本身已有的经验与知识主动地加以建构,不能简单地理解为由教师传授知识给学生。在建构主义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学习主要是通过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相互合作完成的。在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下,学生成为信息加工的主体,是意义的主动构建者,教师成为意义建构的帮助者、促进者。由此形成了全新的建构主义教学模式,即教师“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所学知识意义建构的目的”。建构主义的教学原则可以归纳概括如下:(1)强调以学生为中心;(2)强调“情境”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3)强调“协作学习”对意义建构的重要作用;(4)强调对学习环境(而非教学环境)的设计;(5)强调利用各种信息资源;(6)强调学习过程的最终目的是完成意义建构。这些原则对于英语写作教学具有很多启示。
  根据建构主义的教学要求,教师在指导学生英语写作时,要从中小学英语教学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年龄和知识经验特点,遵循英语教学的原则。也就是要注意背诵和练习相结合,直接学习和翻译学习结合,精学和泛学结合,求易学习和求难学习相结合,整体学习和重点学习结合,口语学习和书面语学习相结合。具体来讲,在写作教学中,英语教师一定要注重学生的实际练习,写作能力的提高与其他几种英语能力密切相关,因此要求学生必须有一定的语言输入,也就是要背诵大量的范文或者课文,再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一定的写作练习。要求学生要写出东西,但是也要学生从翻译中学习别人的范文。要求学生有针对性地联系各种写作技巧,通过泛写,比如写日记、写心得等来提高写作能力。要循序渐进,先从简单的句子出发,再逐渐增加写作难度,写出比较长的段落和语篇。要了解英语写作的整体要求,有重点有针对性地瞄准各类考试要求、考试大纲,从而在各类各级英语考试中提高成绩。英语写作离不开口语表达能力,往往口语能力好的同学,写作能力也不会弱,另外写作的课堂教学也要求学生要集思广益,针对某个固定题目阐发言论,教师最后可以帮助学生归类总结,完成写作内容与框架的建构。最后,写作与语言知识密不可分,但是语言知识要用于写作实践中,也就是说,要求学生一定要练,从练习中掌握写作技能和技巧。
  
  一、建构主义下的英语写作教学模式
  
  1.重结果的教学模式(Product-oriented approach)
  重结果的写作教学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该教学模式强调语法、句法、词汇和拼写等句子层面上的教学,操作主要分三步:教师命题——学生写作——教师批改。这种教学模式采用的主要方法便是形式法(Formalist)。这种教学方法强调文章的内在形式,尤其是语法。掌握这种方法的人士认为,一篇优秀文章的基本要素在于句子层次的“正确无误”。采用这种方法的语言教师要求学生识别、避免、纠正语法和句型错误,带领学生操练句型、语法、修辞格,结果把写作课搞得像语法精读课。这种脱离真实生活,没有完整意义表达的练习,虽然在理论上早被唾弃或淘汰,但在实践中仍有一定的市场,尤其在应试写作中仍不失为一种好方法。如大学英语四、六级考试,专业英语四、八级考试,以及非英语专业研究生入学英语考试。
  2.重内容的教学模式(content-oriented approach)
  重内容的写作教学比较注重写作素材的收集。教学中教师采用不同的方法,帮助学生从不同渠道获得信息,教学的重点在于帮助学生准备写作,丰富其写作内容,教师主要起指导者、组织者的作用。主要有三个步骤:(1)收集信息(collecting information);(2)写初稿(drafting);(3)修改(revising)。该教学模式要求学生运用已有知识,查阅资料,网上浏览,讨论交流,从而对文章内容有深刻的了解和充分的准备,写出内容新颖、详实、丰富的文章来。
  3.重过程的教学模式(process-oriented approach)
  重过程的教学模式(process-oriented approach),也称“程序法”,它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是对传统的重视语法、形式的教学法的一种挑战。教学中教师强调学生的写作过程,注意力从对评价、评估学生的产品转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写作的过程,即预写活动(pre-writing)、研究(researching)、讨论(discussing)、构思(conceiving)、起草(drafting)、修改(revising)等。这种教学模式其实就是对写作者写作过程的研究和描述,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和钻研精神,以及独立创作的能力。
  以上几种写作教学模式,虽然有些产生的比较早,甚至看起来有些过时,但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只要加以改进并灵活运用,必将在写作教学实践中产生积极的效果。
  
  二、建构主义下英语写作的创造方法
  
  在建构主义的指导下,英语教师应该利用各种方法激发学生的创造激情,让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这就要求教师应该了解一些写作的创造方法。写作是一种思维创造活动,而创造必须讲求一定方法,下面就介绍几种常用的写作创造方法。
  1.自由写作方法(Free writing)
  自由写作方法(Free writing)也就是无拘无束地去写,把自己心中的想法、观点全部从笔尖流露在纸上,而不去管那些语法、拼写、错别字和标点等。自由写作法大致有两种,一种是彻头彻尾、严格意义上的自由写作,没有题目,没有方向,你好像是进入了某种境界,可以自由地聆听自己脑海里所流淌着的似无声却有声的思绪或意识,并把它记录下来。另一种自由写作方式叫做“打环扣”(looping)。这种方法在开始动笔前已经有了题目(可以是指定的,也可以是自选的),围绕题目进行自由写作,写一阵后,再回头找出有闪光点的东西,以此为题,一环接一环地写下去。自由写作有利于开拓思路,有利于寻找感兴趣的题目,了解自己对已知题目的最初和最基本的感受、观点和立场等,有利于克服和打破“思路阻塞”。
  2.激发思维法(Brainstorming)
  激发思维法(Brainstorming),也称“大脑风暴法”,它是围绕给定题目去开动脑筋,然后用词或者词组把所有出现在脑海或者记忆中与题目有关的细节、感受、例子、想法或者观点一一列出,然后从中选出有价值的信息进行加工整理,形成正式写作的素材。进行“大脑风暴法”可以是一人或多人,时间也可长可短,视具体的写作要求而定。
  3.树枝分杈法(Branching)
  树枝分杈法(Branching),顾名思义,就是在思考问题时,以树枝的主干(opinion)为中心,一层一层分成更多、更细小的枝杈(evidence),从而创造出一棵枝繁叶茂、层次清晰的大树(article)来。这种方法产生的内容与前面两种思维方法有相似之处,但层次更加分明,逻辑关系更加清楚、直观,视觉性更强,也更有利于文章的构思。
  4.魔方六边法(Cubing)
  魔方六边法(Cubing)就是借助魔方六边形框架的视觉效果,从六个方面(描述、比较、联想、分析、运用、论辩)就给定题目进行创造的一种方法。它能帮助作者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去认识、探索和发掘主题,开拓思路,创造素材,为下一步创作打下基础。
  5.五个“W”(新闻公式)法
  五个“W”法,也叫做新闻公式法,就是从新闻报道常问的五个问题(Who,What,Where,When,Why,How)入手,来全面、透彻地了解、调查和思考给定题目,从而形成有用的写作素材。
  6.戏剧法(Drama)
  戏剧法(Drama)就是借用戏剧或许多文学作品的五个基本要素(Action,Actors,Setting,Motive,Method)来进行创作、构思的一种方法。这种方法与新闻公式法有异曲同工之处。Action(行动)=What(事),Actors(人物)=Who(人),Setting(环境)=When and Where(时、地),Motive(动机)=Why(原因),Method(方法)=How(怎么)。
  用辩证的眼光看,在建构主义理论框架下的外语教学的社会性和个体性、知识的客观性和主观性、个体的特殊性和普遍性、学生的自主性和教学活动的规范性、初级学习与高级学习之间的辩证关系等都有待于进行进一步深入、全面的研究。写作是一种复杂的思维创造活动,英语写作能力也是评价英语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这就要求语言教师应注意转变教学观念,加强写作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写作教学实践中要创设一种良好的写作创造环
  境,充分发挥师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原认知能力。
  
  参考文献
  [1] Piaget,J.The Principles of Genetic Epistemology.London:Routledge & Kegan Paul Ltd.,1972.
  [2] 丁翠华.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在英语口语教学中的应用.教育与职业,2005(32).
  [3] 武晓燕.试论建构主义理论对英语教学的启示.外语与外语教学,2006(2).
  [4] 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8.
  [5] 王笃勤.英语教学策略论.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2.
  [6] 祁寿华.西方写作理论、教学与实践.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