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6期

新课程背景下英语口语教学的再思考

作者:孙国海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入,人才质量观在不断发生变化,随之教育观也在不断变化,新课程改革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出台。新标准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我们教师以人为本,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角色,适应新课程的需要,不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然而传统的教学模式严重束缚了学生的思维,扼杀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在实际的英语课堂教学中,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往往处在被遗忘的角落,哪怕有也是走过场,从而成为英语学科教学过程中“说起来重要,想起来需要,干起来不要”的处于边缘和游离状态的教学内容。平时的教学实践中,英语口语教学不像阅读教学那样,教师可以对课堂甚至是对学生的反应进行较大程度地预设,而英语口语教学则需要作为起着教学主导地位的教师随着课堂教学的发展而不断地变换自己的角色和作用。作为新教材的实施者和使用者,笔者下面就英语教师在实施英语新课标教材的过程中应注意的若干问题,谈谈自己粗浅的看法。
  
  一、要把握好听的环节
  
  《英语课程标准》关于口语交际的要求是:“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桑德拉、黑贝尔等著的《有效沟通》一书中,也明确指出:“在人们指责的所有沟通错误中,不去倾听可排在第一位。”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在口语交际中,倾听是一项非常重要的技巧。而这项技巧和其他任何技巧一样,必须通过学习和实践才能获得,因此英语口语应该重视对学生听的技巧的要求和学习。而传统的教学模式往往是教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台下认认真真地听,完全被动地接受知识。结果是教师教得辛苦,学生学得痛苦,英语学习变得越来越枯燥,更别说对学生听的技巧的培养和语言实际应用能力的提高了。所以大多数学生从小学到大学,学了十多年的英语,结果还是不敢讲英语,讲不好英语,究其根本就是缺乏听的训练和大量的语言实践。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把培养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放在首位,而不是片面地只追求分数。首先,教师可以在课前由学生准备的“模仿秀”活动中,让学生体会“在听别人表述的过程中要注意仔细倾听,把话听清楚”。接着,在班级教学活动进行的环节中,当其他同学介绍自己喜爱的课余活动时,要求他们学会仔细倾听,若有什么不明白的,可以在听完后进行询问和了解。第三,让学生带着任务去倾听。由于听前目标和任务明确,学生在听的过程中都显得比较认真,都能够围绕主题进行必要的体验和交流,并在对他人的评价中体会同学表述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二、要重视创设情境
  
  英语口语交际是一种双向的交流活动,交际双方为了特定的目的,通过不断地发出信息、接受信息进行思想感情交流,它的本质是一种双向互动的动态语言实践活动。因此口语交际的教学过程中要增强学生的生活体验,激活学生的思维,引发学生的兴趣,促进学生互动交流。口语交际课不仅要让学生在听清楚、听明白的基础上开口说、敢于说,尊重学生的个性,创设和谐融洽的氛围,还要在听的基础上学会思考,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并学会给别人以补充和帮助,形成有效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以及群体间互动。由于英语口语交际是在特定的情境中发生的一种语言交际现象,因此创设具体的教学环境成为进行口语交际教学的先决条件。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注重采取多种形式,以提供尽可能多的机会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其中,在动态的口语交际实践中反复经历、体验,给学生充足的语言实践时间和空间。例如,教师可以遵循由易到难、由简单到复杂的教学规律,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敢于说话的欲望。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设计多种活动,如指导学生看一看、听一听、试一试、说一说、练一练,让学生参与到交际当中,体验到成功,享受快乐。
  
  三、运用合作学习实现双向互动
  
  《英语课程标准》提出口语交际是听与说双方的互动过程,这就指明了双向互动是口语交际的主要特点。由此可以知道,口语交际不是听和说的简单相加,只有交际双方处于互动的状态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口语交际。因此在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中,教师要尽量创造双向互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口语交际实践,想方设法实现课堂教学的双向互动。合作中实现互动教学,是口语教学一个很成功的范例。合作学习最大的优点就在于提供了一个语言沟通的环境,在这个环境中,学生间互相启发、互相交流、互相促进、互相补充,不断地提高口语交际能力。这样既可以锻炼学生的思维能力,又能发展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在口语交际教学中,我们还可以运用多种合作学习的方式,让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提出话题,通过说、问、评、议等方式进行交流,在互相启发交流中丰富见解,提高表达能力。此外,还可以通过在商讨中实现互动。如同一个话题,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看法、见解,最容易引起学生交流的兴趣。在口语交际训练中,教师要尽量开拓学生的思路,引导他们从多角度、多侧面去想、去说、去听,在意见分歧时发表自己的见解,友善地与他人商讨甚至辩论。
  
  四、要重视评价
  
  评价是引导和改变教师教学行为的重要手段。新课程标准强调:实施评价应注意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与学生间互相评价相结合,这就要求口语交际的评价也要有学生的参与。英语口语教学一个很大的弊端就是教师在重视学生口语交际过程参与的同时,对于评价主导性作用的发挥重视不够。口语交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功效,在评价中引领学生形成积极、健康的倾听情感,养成良好的倾听品质。教师要引导学生的评价,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正确的,是应该提倡学习的,什么样的倾听行为是不应该的,需要改正。因此,在教学中要将评价贯穿始终,在评价中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在评价过程中逐步让学生学会评价:学会倾听,判断正误;学会赞扬,欣赏别人的优点;学会质疑,给别人提出好的建议。
  综合以上所述,英语口语交际是英语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教学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进行综合的培养。英语教师应该给予其重要的位置,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有效地开展训练,培养学生口语交际的方法,懂得口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有序地进行训练,从而使学生形成口语交际的习惯和能力。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