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5期

比较不同语法教学方法的效果

作者:吴 芳




  R.Ellis于2003年提出外显意识增强式任务模式,他认为理想的语言形式教学应当既帮助学习者接触各种语言形式,提高其对语言形式的外显认识,同时又不忽视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我国传统的课堂文化,戴炜栋、任庆梅(2006)提出在任务模式下,将外显法和互动法(交际法)相结合的外显互动任务法。本文在概述国内外关于语法教学的研究情况,解释外显法、互动法及外显互动任务法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三种方法教授英语语法,进行实证研究,进而试图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国学生英语语法学习和教学的较为有效的方法和途径。
  
  一、实验方法
  
  本实验采用了两个语法项目作为目标语法点,即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The Present Progressive to Express Futurity)和倒装句(Inversion)。参加实验被试的177位学生就两个目标语法点参加了一次总分为100分的测试,目标语法点的内容分布顺序被打乱,随机分布,被试事先没有被告知(整个实验过程也是如此),避免霍桑效应。试题要求学生在一个小时内独立完成。通过批改,我将得分在30分以下(包括30分)的75人选为被试,他们被认为没有或基本没有掌握此三个语法点,这样做的目的是避免被试有预先理解或识别两个语法点这一外部变量的存在。75名学生仍然在各自的班级继续学习,22名学生在1班,22名在2班,31名在3班。我在三个班分别采用不同的语法教学法,在1班,采用外显法(Explicit Grammar,Instruction),被试被称为外显组(Explicit group)。在2班,采用互动法(Interactive Grammar Instruction),被试被称为互动组(Interactive group)。在3班,采用外显互动任务法(Explicit Interactive Task Instruction)进行语法教学,被试被称为实验组(Experimental group)。运用Microsoft-Excel进行了Z检验(先进行两组分数的描述统计,再进行双样本平均差检验,P=0.05,本文的统计均采用这种方法,P值也相同),Z=0.45<1.96,P<0.05,见表1。
  1.实验过程和假设
  这些被试分布在三个班级里,实验进行时,整个班级(包括非被试)分别接受外显语法教学、互动语法教学和外显互动任务语法教学。在实际教学中,纯粹采用某一种教学方法是不现实的。总的来说,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作者有意识地在各个教学班中有所侧重地采用某种方法。实验假设为:这两个语法点上,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优于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
  2.第一次后测
  实验的目的是比较外显语法教学、互动语法教学和外显互动任务语法教学的效果差异,所以三组被试接受三种教学方法后,就两个语法点进行了两次不同的后测,每次后测满分为100分,考试题型是学生熟悉的,考察学生语法点的掌握情况。像前测一样,后测要求学生完全独立完成,以保证分数真实有效。评分时,对其他能力不作过多的要求,对学生语法能力之外的错误不扣分。同时,由于测试的是特定语法,所以对单词拼写、大小写等非特定语法错误也不作过多的要求。以这样的方法,我得到了三组被试第一次后测两个目标语法点的考试成绩的Z检验。
  
  (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第一次后测的教学组人数、平均分、标准差及其Z检验)
  3.第二次后测
  在第一次后测中我们得知,在两个语法点上,外显互动任务语法教学的教学效果优于外显语法教学及互动语法教学的教学效果。为了判断这种效果的持续情况,两个月后,三组被试参加了总分为100分的第二次后测。考试要求、题型、批改与第一次后测相似,内容不同,如下图。
  
  (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第二次后测的教学组人数、平均分、标准差及其Z检验)
  
  二、实验结果
  
  1.第一次后测
  从表2来看,关于第一个语法点,即强调句的假设“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优于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得到了证实(Z=2.2958>1.96,P<0.05)。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中被试的平均分为78.0978,外显教学中被试的平均分为67.1628,互动教学中被试的平均分为65.9824,这说明外显互动任务教学班中,学生的成绩有了显著提高。另外一对数据标准差也同样验证了这一点,外显互动任务教学的标准差为10.7245,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的标准差分别为16.9049和18.0531。标准差大说明组内成绩分布不均衡,一些学生取得了好成绩而另一部分则进步不大;标准差小表明学生均衡地取得了进步,标准差小应是我们所追求的。表3则表明,外显互动任务教学、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的平均分、标准差分别为79.3957和11.5751,69.2531和16.5732,67.3854、14.2643。同样支持了在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这一语法点的教学中,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优于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的假设。
  2.第二次后测
  在第二次后测中,表4表明,强调句的检测中,外显互动任务教学的平均分、标准差为77.6189与10.4153,外显教学为70.2534与17.2763,互动教学为67.3107与16.3571,Z=2.3574>1.96,P<0.05。这些数据表明,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依然优于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在用一般现在时表示将来的检测中收集的数据再次验证了假设,产生了相似的结果(Z=2.4639>1.96,P<0.05)。
  本实验的结论是:经过两次后测,英语语法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优于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这完全符合Fotos(2002)强调以强化语言结构为中心的互动任务法(structure—basedinteractive task),来提高语法教学效果的主张。他建议在学习活动具有真实交际性的同时,在学习内容上体现出所要求掌握的语法形式的使用。本实验中,外显教学中的被试通过教师讲解语法规则,注意到了所要求掌握的某个(些)语法结构,但没有进一步参与一系列活动,如适量的语言输出练习以及含有该语法结构的交互性交际练习等。互动教学中,被试在还没有形成对该语言形式的意识之前,即没有理解语言结构及使用规则前,过早地进行真实的交际性练习,导致学习者从接触的语言输入中找到相关规律并组合成语法规则失败,进而影响语言输出的精确性。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中,强调促使学习者注意到所要求掌握的某个(些)语法结构,如提供语法讲解、呈现语法结构、描述使用规则等,以提高对该语言形式的意识。然后,在教师的共同参与指导下,学习者进行适量的语言输出练习,以及含有该语言结构的师生间的、生生间的交互性交际练习等。最后,学习者通过完成教师布置的学习任务,找到该语言结构的相关规律,建立其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如何使用的认知表征。外显互动任务教学在一定的任务模式下,将外显教学和互动教学相结合。首先,它不要求学习者立即对有关目的语结构进行语言输出,而是帮助学习者在大脑中建立关于该语言结构在整个语言系统中如何使用的认知表征。其次,关注学习过程,强调语言输入以学习任务的方式呈现,鼓励学习者从语言输入中有意识地找寻相关语言形式,激活认知过程。同时,外显互动任务教学不要求学习者立即对有关目的语结构进行语言输出的特点,降低了学习者的焦虑程度,促进了情感因素对大脑记忆的正面影响,有利于加快新旧知识体系的衔接。所以,外显互动任务教学较外显教学及互动教学更有利于促进学习者的语法学习。
  (责任编辑 张茂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