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4期

英语阅读课中教师和学生的角色关系

作者:高扩昌




  一、连接教学双方的纽带是阅读策略及认知理论
  
  1.以“导、读、练”为主导思想备课
  “导、读、练”是英语阅读教学过程的基本“三段”步骤。“导”是以教师为指导,对学生的阅读实践给予巧妙的导入、正确的引导、精心的指导和及时的疏导;“读”是以学生为主体进行各种方式的阅读,如略读、精读和复读等;“练”是以训练为主线,即以阅读理解和阅读技能训练为主轴,以听说训练和语言表达训练为副轴的整体训练。这三者互相交融、层层递进,使得整个阅读教学过程有导有读,有读有练;同时也使主导与主体、教法与学法、反馈与控制得到和谐的内在统一。英国著名教学法专家韦斯特(Michael West)认为:“教授英语的基本任务,首先是培养直接阅读能力。”因此,对学生来说,提高阅读水平、培养自学能力是一个学习方法的问题;而对教师来说,如何成功有效地组织阅读教学,更好、更快地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却又是一个教学方法问题。从研究学生的学法入手,探讨和尝试的“导、读、练”式阅读教学模式正是这两者的有机结合和辩证统一。[1]
  面对学生厌烦传统阅读课教学的形势,教师自己必须经常“充电”,大量阅读相关书籍,最大限度地获取与教学内容相关的信息,以自己渊博的知识吸引学生喜欢阅读,不再觉得阅读课枯燥乏味,让阅读课“活”起来、“火”起来。教师必须注意随时调整教法,多层次、多角度地做到“泛读不泛”;介绍与学习内容有关的社会、历史、人文、自然背景;摘要介绍部分有碍课文理解的生词;要善于引导学生根据文章标题、插图等相关问题引导学生讨论并预测文章内容,也可根据已有的事实,对文章的结局、后来的前景、隐含的事实进行发掘,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最后提出一两个能概括全文中心思想的指导性问题,以统一思想,判断是非。
  2.要明确阅读并掌握学生的心理活动及情感领域的特点
  附表1(见下页)简明扼要地勾画出了心理因素在学习过程及效果巩固方面的过程和基本规律,体现出了学习过程的一般程式:输入(in-put)——内化(digest)——输出(out-put)。
  从表1可以看出,情感领域的认知规律是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由外部认识到内部领悟、从普遍认识到重点掌握的过渡过程。[2]所以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规律,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课堂教学任务,合理有效地使用时间,让课堂进展活泼紧凑。首先要求学生快速阅读指定的内容(用眼读而不是用嘴读,逐句读而不是逐字读),掌握相关信息;有针对性地提问好、中、差学生回答围绕中心思想(main idea)的不同问题;提出细节性问题,让学生获取有关what,where,when,why,who,how等基本事实以及start,process,end总框架;教师要有选择、有目的地进行细读,把握难度、深度,突出某些侧面;穿插分活动小组讨论问题,并在全班进行总结。
  3.阅读教学的扩展——“表达(express)”
  鼓励学生用简略的方式表述自己对文章的见解和领会,三言两语,短小精悍,而不是复述课文;在学生对课文理解的基础上,检查学生对生词的猜测情况,在此过程中教师要给学生一些鼓励性的提示;做大纲所要求掌握的语言知识练习,帮学生分析语篇结构和文体特征。围绕内容开展口、笔头交际活动,如复述课文、问题讨论、角色扮演、采访、调查与课文相关的话题等;也可动笔进行改写(rewrite)、列提纲(outline)、评述(summary and review,comment)等。
  
  二、阅读教学取得成功的关键是教师的引导和学生能动性的发挥
  
  自学能力是学生在已有的知识水平和技能的基础上,不断独立获取新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的能力,所以教师的任务应该是教会学生学习。
  1.充分利用选材优势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兴趣
  教师应注意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的趣味性,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兴趣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和学习阶段来培养,低年级学生往往满足于歌曲、游戏、表演等引起的表层兴趣;高年级学生则不再满足于表层的认知兴趣,而是渴望获得更高层次的智力兴趣,渴望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来获取知识,通过创造性思维来获得学习上的成功感和满足感。
  
  2.开发学习潜能
  智力是指适合多种活动要求、为人所共有的一般能力,包括观察、注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能力。开发学习潜能即开发学生的智力,开发学习潜能是发展个性的必由之路。首先要培养观察力,其次要培养注意力,再次要培养记忆力,另外还要培养思维想象力。因而英语阅读课堂要把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放在首位,淡化语言点。
  (1)导入(Leading in)。这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关键环节,是激发学生对一篇文章阅读兴趣的最佳时机。教师可利用设问、谈话、挂图、音乐等导入,尽管导入的方式不同,但有一个共同目标:引起求知欲,做好准备,包括物质的、心理的、组织的和方法等方面的准备。其中主要是心理准备,即引起学生的求知欲,明确学习的课题、任务和要求。[3]
  (2)快读(fast reading)。这一过程要默读,既不能用嘴读,也不要用心读,否则会影响阅读速度。让学生带着问题进行快速阅读,让学生了解文章大意(general idea)。创设的问题难度不要过大,保证绝大部分学生能够找到问题的答案。否则会影响学生的自信心,增强学生的畏难情绪,不利于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
  (3)细读(critical reading)。学生应找出每段的主题句(topic sentence)或说出段意(main idea),总结出整篇文章的主题句(thesis statement)。最后教师可创设一些有关细节(detail)的问题,也可直接利用课文后或课后练习册中的问题,让学生进行进一步的阅读。
  (4)简单处理语言点
  ①记住学生是学习的主体,给学生较大的空间和较多的时间去阅读,教师只起指导作用。引导学生创设一些与文章有关的问题,然后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这样做有助于学生有针对性的去阅读文章,既节约时间,又提高了阅读效率。
  ②教师在备课时,必须对课文内容进行优选,认准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易混淆的内容、理解的深化点等,起到好的指导作用。引导学生着眼篇章的整体性,不要在阅读时以单个的单词为单位,而是以意群和句子为单位,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现象的出现。最好不要在讲授课文之前教授新单词,如果平时进行课文教学之前就把生词处理掉,学生就难以养成猜测词义的习惯,这样不利阅读能力的提高。[4]阅读时将注意力集中在段意、文章的中心思想上,不能断章取义。要养成找主题句的习惯,阅读时要特别注意第一段和最后一段,一般情况下,这两段是提供信息、表明作者意图和得出结论最多的段落。[5]
  ③教会学生掌握作者的观点和意图的方法。阅读理解所要考查的是学生对短文的理解能力,要把握的是作者的观点和意图,允许学生在理解中拥有自己的想法和观点,但他们必须有足够的论据来支撑和证明这些观点的合理性。这样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也是激发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途径。
  从实践层面上看,英语阅读教学中教师的正确引导可以使学生的学习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学生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则是学习取得成功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性因素。
  任何课程的教学,教师既不能无所作为,也不能全盘操办,新形势下人们普遍认为“授人以鱼莫若授之以渔”是教师工作的最高境界。自主学习就是要求教师教学习者学会学习,既能减轻教师的“talk-chalk”负担,也能把学生培养成善于学习、会学习的学习者,而这样的人才正是时下社会所需要的。
  
  参考文献
  [1] 任桂婷.浅议英语专业综合英语课教学模式改革.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4(3):85-87.
  [2] 张学彬,邱天河.词汇知识和阅读关系的实证性研究.外语教学,2006(1):38-42.
  [3] 李火苗.简谈交际教学法及其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商洛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5(4):99-101.
  [4] 熊丽君.阅读理论和技巧对大学英语阅读的启示.西安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1):48-52.
  [5] 高登亮.英语基础课程的教与学.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141-173.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