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英语课堂提问方法研究

作者:张翠梅




  一、引言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最主要的交际场所。而提问又是课堂上的最主要的交互模式。“课堂提问在组织课堂教学和学习者的语言习得过程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课堂提问,教师可以了解学生对所学知识理解和掌握的程度。教师恰当的提问能启发和引导学生对课文及相关内容等进行积极地分析和思考;学生的提问能解决自己在学习当中的疑问,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反馈教学中遗漏的难点。同时,提问还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增加学生口语交流的机会,促进学生的英语实用能力的提高。在英语教学改革的推动下,人们对教学过程的认识发生了变化。教学过程不再仅仅是指教师知识的传授,而是师生交流、积极互动的过程;学习过程也成为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所以,我们认为课堂教学中的提问应是师生之间的交流,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平等对话。
  
  二、问题的提出
  
  1.教师提问
  基于对语言教学和课堂提问的研究,Penny Ur发现,教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有如下标准:首先,问题应该清楚明了,尽量使用学生所学过的词汇和语言形式。其次,问题有学习价值,与所学材料相关,能激发思维,对该问题的回答有利于对所学材料的进一步学习。第三,问题有趣味性、挑战性和刺激性,与学生的知识结构、生活经历相关。第四,提问能使多数人在大多数情况下回答出来,这样学生会更有信心继续下面的内容。第五,问题的延展性能使学生发挥想象,做深入扩展性的回答。即提问应该有多层次的可以接受的答案。最后,教师的反馈要适当。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要加强课堂提问,提高教学质量,笔者建议从以下几方面做起:
  (1)按照Penny Ur的标准合理设计课堂问题。一堂课中穿插提问不同类型的问题,包括封闭性问题开放性问题(closeopen questions)、聚合性问题发散性问题(convergentdivergent questions)或展示性问题参考性问题(displayreferential questions)。如果教师想检查学生是否学会了或者记住了某些特殊信息,就用封闭性的问题;如果教师只是想鼓励学生参与进来,练习口语,或讨论与教材相关的话题,则最好用开放性问题。以上名称只是不同的人划分方法不同。三组中的前者都是要求信息的再现,有明确的答案。而后者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发挥想象,作出创造性的回答。这也是开放性或发散性问题的优势所在,即让学生思考某个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而不是去找一个正确答案。而且,研究表明“回答问题没什么答错的风险时,学生们更愿意去尝试着参与回答问题”。所以,课堂上除了一些考核知识点掌握情况的展示性问题,教师应该多提问一些能激发思维,能让学生充分表达自己观点的问题。
  (2)提问要面向全班,关注不主动的学生、差生。有的学生性格内向,有的学生上课容易走神或做小动作,有的学生基础较差,教师有针对性地提问可以给这些学生机会,唤回不专心的同学的注意力,给成绩较差或不善发言的同学自信心。促进学生参与课堂活动,使教学顺利进行。
  上面提到在课堂上应多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但是对不主动的学生、成绩较差的学生,教师可用YesNo提问方式检查他们对一些基本知识的理解程度,进而再用Wh-问题提问引导他们作深层次的解答。指出,YesNo提问易于激励起那些羞涩或犹豫的学生加入到交流中,一旦他们接受了交流角色,便能够继续回答一些需要用完整方式回答的问题。所以,教学中要注意两种提问方式的互补。
  介于教师提问和反馈中间的环节是等待时间。等待时间的长短会影响回答的质量。具体等待时间的长短应该根据学生的水平、问题的难易程度等来决定。
  
  2.学生提问
  在有效的教学中学生提问和教师提问同样重要。而且,学生的参与是语言习得的保证。为了鼓励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中来,教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创造自由轻松的氛围使学生可以没有顾虑地提出问题。从入学后的第一堂课,就使学生清楚教师期望他们的提问。
  (2)一堂课的整个过程教师都给学生留有提问的时间,而不是将学生的提问留到课堂最后结束的几分钟。同时允许学生对教师的讲授随时当众提出疑问。
  (3)给学生所提问题足够的尊重与重视。同时让大家明白学生所提问题是面向全体学生的,鼓励学生回答学生的提问以激发学生的讨论。
  (4)把学生的参与计入学生的平时成绩。把学生提问题和回答问题的情况计入平时成绩,能够引起学生的重视,提高学习积极性,变被动回答问题为主动积极思维。
  
  三、对学生提出问题及回答问题的反馈
  
  教师及时对学生的提问或回答给出应有的评价,是提问有效进行的保证。这里的评价应以肯定的评价为主,即给学生答问以积极强化。积极强化是教师经常使用的一种技巧。它的效果是给学生一种成功感,同时积极强化还能有效地鼓励学生踊跃参与。
  
  1.对学生提问的反馈
  对于学生的提问,有些问题直接给出答案即可。但是重点是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查阅资料等帮助学生解决问题,培养学生自己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对那些经过思考提出的有意义和有代表性的问题,尤其是在阅读课中,给予表扬,并且把问题说给全班同学讨论解决。同时鼓励学生多提问题。
  
  2.对学生回答的反馈
  (1)对于学生回答不当或不能回答情况的反馈
  对于教师提出的问题,会遇到学生回答不当或者完全不能回答的情况。在现在“快乐学习”、“寓教于乐”等一些观念的倡导下,教师都明白批评会损伤学生的自尊心,扼杀其学习动机。尤其是年龄大点的学生,在“大庭广众”之下失面子,会使其产生逆反心理,使其与教师的距离、与英语这门课的距离会越来越远。
  所以,当学生给出的答案不完整或回答不当时,教师应该尽力为学生搭桥铺路,启发诱导,使学生“独立”地说出较正确的答案,而不是直接代替学生说出结果,这对于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十分有利。
  对于完全不能回答的情况,应该区别对待。如果是学习水平较差的学生,教师应特意设计一些比较简单的问题,甚至yesno类型的问题。如果是因为没有好好准备回答不上来,说句类似“你这次可能没准备好,我相信你下一次一定能做出正确的回答”这样的话对学生进行勉励,会使学生感觉到老师的理解与信任,激发他们下次一定要努力表现好的进取心。
  (2)对于学生正确、恰当回答的反馈
  成就感是每位学习者的心理需求。合理的赞扬可给学生以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学习动机,从而使学生更加积极地参与课堂问答活动。所以,当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应给予表扬。表扬可以用以下几种方式来表达:一是直接口头表扬。如最简洁的“Good”、“Good idea”、“It's interesting”,或者详细点的“你的回答很有见解,组织得很有条理”等。二是把学生在回答中的用语或观点引用到教师自己的教学内容中去,即表示认可了学生的观点。引用是一种间接的表扬。调查表明“大部分学生比较喜欢教师采用引用的策略”。除了口头表扬和间接地引用表示赞同、认可外,教师还可以通过非语言的方式,即体势语来传递信息。如通过目光接触、面部表情表示对学生的鼓励、赞同;通过所在或移动的位置以及身体的姿势表明教师对问答活动的积极参与。
  对于学生基本正确的回答,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发现,还有一种情况用上面提到的几种反馈方式不完全恰当。而是应当在认可学生的观点或表扬学生之前,重复一下学生刚才的答案。笔者在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听别的英语教师讲课中注意到这样的现象:老师叫一位同学回答问题,如果这位同学比较腼腆,回答声音很小,教师可以走到学生面前以便能听清楚,但是其他座位距离发言学生远的同学听不清楚这位同学的发言。现在的班级基本上都在40人以上,这个问题很明显都存在。另外,如果这位同学口语较差,发音不准确,教师因为在设计问题时对可能的答案有所预料,基本上能明白答案的要点,但是其他同学可能理解他的回答就困难了。此时,如果教师不把刚才学生的答案(前提是基本正确的答案)重复一下,那刚才的口语活动只是成为了教师和个别发言同学之间的交流了,对其他同学则无益。所以笔者建议在以上两种情况下,教师要先重复一下学生的答案,一是让班里的其他同学明白刚才说了些什么,二是让发言的同学本人检查一下教师是否对他的观点理解正确。最后再对刚才的发言给出恰当的评价。
  
  四、结束语
  
  综上所说,课堂提问是英语教学当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一堂成功的英语课必须保证师生间一定的问答次数,让尽可能多的学生得到课堂交流的机会。提问是一门艺术,教师应在备课时仔细设计问题,上课时灵活应用提问策略,并给予学生的回答合理的评价,评价以表扬,鼓励为主。提问作为一种简单而又高效的教学方式,应用得当会给英语教学带来可喜的成效。
  (责任编辑李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