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7年第2期

数学网络教学模式探究

作者:曹 颖 丛二勇 苑庆山




  在信息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随着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日臻成熟,教学的网络化、多媒体化已经成为现代教育的一大特征,多媒体与网络教学代表了现代教育的一个发展方向。然而,目前网络技术在数学教学领域的应用水平仍然非常低,大多是作为教学内容的展示工具。许多数学教师对于如何将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感到非常困惑,他们心中也产生了许多问题,为此,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了网络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网络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网络教学模式采用建构主义、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作为构建基础。
  
  1.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建构主义强调认知主体的内部的心理过程,并把学习者看作是信息加工的主体。主要观点有三个方面:一是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老师只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和促进作用;二是利用情境、协作、会话建构学习环境,会话是个人自学基础上,小组成员间的讨论,情境是指情境学习,即在一定的情境中学生利用原有知识同化当前学到的新知识,协作是指学习者之间,或学习者与教师之间的支援和互助活动;三是同化——顺应的建构过程说,同化是指学习者把外界刺激所提供的信息整合到原有认知结构中,顺应是指个体的认知结构因外界刺激而发生改变的过程。这一模式的理论模型可以用下图表示:
  
  这一理论模型的含义是:教育者向学生提供与现实生活相类似的场景,组织并引导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探索和发现问题,使之对道德问题形成个人观点,之后,向学生展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协作与会话中不断地深化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最终实现同化或顺应,使学生接受教学内容,并形成新的认识。
  
  2.人本主义理论
  人本主义强调必须要尊重学生,重视他们的意愿、情感和观念,必须相信人能够教育自己,并认为学习就是个人潜能的充分发挥。人本主义要求教学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过程应成为学生的一种愉快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很难用一种理论模型来概括人本主义,它启示我们在教学中要注重互动,特别是要为学生的情感提供一个“出口”,教育者要十分注意学生流露于外的情感,使之转化为进一步学习的动力或兴趣。
  
  二、网络教学模式的条件
  
  1.精心准备的教学内容
  从本质上看,网络教学模式是以内容为中心的,教学内容对于教育的效果举足轻重。内容要能打动人、说服人,具有生动的教育意义和深刻的思想内涵;另一方面指内容还要经过精心的“包装”,即内容要有吸引人的表现形式。
  
  2.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
  不管是通过自主学习,还是通过观察法学习,学生在学习中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对学生展开针对性的指导。由于网络教学内容的泛性,包括数学、道德等内容,因此,应设置熟悉各个教学领域的教师,这样,才能满足学生的要求。
  
  3.方便有效的沟通技术
  师生间的互动活动需要网络技术的支持,网站必须能够提供现有的网络沟通技术,搭建好交流平台。
  
  4.专业的信息维护人员
  这些人员负责经常性地清理垃圾信息,收集、分类、整理网站师生发布的信息,保证信息传递的通畅。
  
  三、网络教学模式的方法
  
  1.观察法
  向学习者提供教育内容,刺激学习者的听、视觉和思维活动。这是一种被动的学习方法,需要配合多种启发引导方法才能收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2.协作讨论
  利用网络交流平台,为学生、老师间搭建交流的桥梁。教师可以用这个交流平台指导学生,回答学生的问题,学生之间可以对某一道德问题交换看法,共同完成教学任务。网络的交流工具包括:BBS、电邮、博客、QQ等。这些工具能满足同步或不同步的交流。
  
  3.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学习者自我建构意义学习的方式。学习者利用网站的资料自己制定学习计划与学习内容,并自主地控制学习的进程。自主学习的形式有:查询并实施网络课程计划、自主选择和组织教学素材、与同学讨论与交流等等。这种学习方法能满足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照顾到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4.情境教学
  利用计算机技术开发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或者利用角色扮演游戏使学生们扮演情境教学中的人物,使他们可以切身体会和领悟到教学内容的基调及内涵。
  
  三、网络技术与数学课程的整合
  
  从学校教学的层面看,网络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应是一个以符合数学学科领域教学和学习需求的方式,高效益地应用信息技术,不断优化教学和学习过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过程。网络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即网络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所以,网络技术的应用应首先完成课程本身的目标,在此基础上追求发展性目标。
  
  1.网络技术整合于数学学科教学的目标
  课程目标取向:IT服务于课程、教学与学习、学生发展的需要(3个面向),而非相反。
  课程本体目标:促进学科/领域的教学质量,提高学习质量和效率。
  学生发展目标:培养和提高学生的综合信息素养,不仅限于技术操作。
  
  2.网络技术整合于数学教学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网络技术应用应追求课程目标,力求课程本体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协调统一,首先保障本学科教学目标的实现,在此基础上追求发展性培养目标,实现基础性目标与发展性目标的内在统一与协调发展。
  原则二:网络技术活动与认知活动及其他多种活动方式相结合,实现多层次的课程目标,促进多元智能的协调发展。
  原则三:创造条件让学生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化学习过程,帮助学生逐步学会根据学习需要评价和选用合适的IT工具,实现学习目标,获得全面发展。
  原则四:应用网络技术应重视学生的个别差异和丰富体验,追求综合化、多样化的网络技术应用方式。
  原则五:在开展整合教学时,不能忽视教学活动的社会性和学生的社会化发展需求,创设人际交往和人际互动良性互补的教学环境,使学生有充分的社会交往机会,在真正的人际环境中获得良好的社会发展。
  原则六:重视结合数学学科领域的特点、教学目标的要求应用网络技术呈现教学内容、创设教学环境、整合有关课程资源。
  
  四、网络课件的类型与制作
  
  课件是一种根据教学目标设计出来的,表现特定的教学内容,反映一定教学策略的课程软件。课件是网络教学模式中沟通教学双方、完成教育任务、实现教学目的的关键性媒介。它是可以用来存储、传递和处理教学信息,能让学生进行交互操作,并对学生的学习作出评价的教学媒体。它一方面是内容的载体,另一方面它体现着教育者的教育目的,承担着教学任务,并引导、指导、教育学生完成一定的教育内容。
  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可以把课件分为以下几种:
  
  1.教学演示型
  教学演示型课件是指教育者按照教学大纲或教学计划,预先把教学内容按照顺序组织起来,有次序的、有目的的、有计划的展示给学习者的课件。学习者无法调整教学进度,只能被动地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接受学习内容。
  
  2.自主交互型
  自主交互型是指教育者把完整的知识分解为许多知识点,把它们组成一个知识体系,由学习者自主决定学习计划和内容的课件类型。自主交互型的课件是由多个表现单个知识点的课件组合的课件集合,学习者可以按课件预定的顺序学习,并按课件的提示完成测试、任务等,也可以抛开既定的学习顺序进行自主的知识探讨活动,自己按兴趣、爱好等安排学习活动。
  
  3.合作学习型
  在教学演示、自主交互式学习的基础上,学习者之间利用网络通信工具,展开讨论、合作、互教等活动的课件类型。
  
  首先要对课件的教学目标进行分解,确定教学的基本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确定课件应具备的基本功能,在此基础上设计课件的模块,如教学模块、测试模块、提问模块、交流模块、评价模块等。然后进行导航设计,导航系统要根据课件的演示流程设计,让使用者了解当前所处的位置,以及下一步的行动方向。良好的图形界面是课件受欢迎的基本前提。
  (责任编辑刘永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