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实现公用教学电脑零维护的三大步骤

作者:石新茂




  公用教学电脑是学校教学中供多人共同使用的电脑,包括多媒体综合电教室中的主机、网络教室终端、教研室电脑等。本文从技术角度,总结了公用教学电脑软件配置的三个普适步骤。
  
  一、科学安装
  
  软件系统不仅是电脑维护的主要对象,也是电脑维护的基础。科学安装包括以下三个步骤。
  
  1.选择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的选择主要取决于电脑的硬件配置和使用任务。如果电脑主频在1G以上,内存在256M以上,Windows XP应是最好的选择。它不仅与以前Windows版本保持很好的一致性,拥有绝对的群众基础,而且功能强大,运行安全稳定。目前的公用教学电脑大都满足Windows XP的配置要求,所以本文探讨的规则及技术实现,均以它为默认操作系统。
  
  2.规划硬盘分区
  规划硬盘分区,是公用教学电脑安装容易忽视的问题。根据公用教学电脑使用和维护要求,建议将硬盘分成三个或四个分区,即C、D、E(和F)区,每个分区有相对独立的功能,以便形成清晰的系统结构,实现高效使用和维护。C区用来安装操作系统和所有必备软件,要求空间必须有一定冗余。根据公用教学电脑的实际需求,一般在8G以上即可。系统虽可装入其他分区,但不符合使用习惯,更重要的是,几乎所有软件都默认安装、工作在C区,要装入其他分区,免不了一些本不需要的设置。将操作系统和必备软件安装在一个分区,可使备份和还原一次完成,提高维护效率。D区用来作备份,容量可根据C区软件系统占用空间大小来确定,根据实际经验,一般5G左右即可。将系统备份单独存放到D区,主要是为了保证还原功能的实现和备份安全。E区用来存放使用者的文档,F区可作为备用分区。规划硬盘分区还包括确定硬盘文件管理系统的格式,要安装Windows XP,NTFS格式当然是首选。可目前的公用教学电脑大都没有注意这一点,即便使用了NTFS格式,也没有体现出其功能特点。根据硬盘容量和使用需求规划好分区,并明确了硬盘文件管理格式,就可以安装软件系统了。
  
  3.安装软件系统
  安装软件系统首先要安装操作系统。安装时,要注意两个要点:根据规划完成C区的容量配置;以NTFS格式格式化C区。要完成C区容量配置,往往要在安装进程的提示下,删除一个或两个已存分区,而后重建C区,并设置其容量。接着就要以NTFS对C区进行格式化(一般选择快速格式化)。除了C区,此时还可建立其他分区,不过,在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后,通过操作系统的磁盘管理来建立,操作将更直观、更简洁。如果一台电脑由确定的几人公用,可根据使用者权限不同,创建不同的用户,如有必要,还需设置用户密码。
  完成操作系统安装后,就要安装必需的应用软件了。一般Word、PowerPoint、Excel是必不可少的,常用的还有CAJViewer、超星阅览器、维普浏览器、WinRAR、影音传送带、金山词霸、暴风影音等;其他教学专用软件,如Flash、Authorware、几何画板、Protel、Matlab等,可根据教学实际需要安装。如果电脑可连接因特网,就可保证杀毒软件的不断更新,否则,应安装系统还原软件。系统还原软件,如冰点还原、还原精灵、网络还原精灵等,可监视指定分区的文件改动,并根据用户设置,决定改动是否有效,从而起到保护分区信息的目的。实际使用说明,以还原软件为主,结合使用局域网内的杀毒软件可靠性高,成本低。安装应用软件时要注意全、强、简。“全”就是软件的安装要齐全,要能满足所有的教学需求;“强”就是所安装的软件尽可能是同类产品中功能最强、操作最易的;“简”就是不装功能重复的软件,不装与教学无关的软件。
  科学安装是高效维护电脑的前提和基础,合理设置则是高效维护电脑的关键和核心。
  
  二、合理设置
  
  合理设置包括安全设置和优化设置,其中安全设置主要通过CMOS设置及其密码保护来实现。
  
  1.安全设置
  合理的系统设置,既可长久稳定地满足使用者的应用需求,又可杜绝随意的系统更改、软件安装与删除。要实现这一点,最好通过系统还原软件来实现。但是,如果系统还原软件遭到了破坏,系统安全就无法保证了。根据目前系统还原软件设计的特点,只有在还原软件先于硬盘中操作系统启动的前提下,才能起到保护硬盘内指定分区的功能,如果通过光驱、软驱和USB端口启动系统,就没法保证硬盘内系统的安全。因此,在系统和还原软件安装完毕后,要进行CMOS设置,禁止公用教学电脑从硬盘以外的任何系统引导,并设置CMOS修改密码,禁止未授权的CMOS更改。这样,公用教学电脑只能从硬盘引导启动,而这又保证了系统还原软件的正常运行,使硬盘中的系统得到保护。从其他驱动器和端口引导并启动别的系统后,虽可破坏硬盘中的系统,但是,要更改系统引导次序必须知道CMOS设置密码。显然CMOS密码成了系统安全的直接防线,如果CMOS密码被破解或破坏,将直接影响到还原软件的正常工作,进而威胁系统的安全。而cMOS密码可以通过机箱内电池放电破坏,也可以通过一些软件或命令直接清除,甚至通过主板制造商预留的通用密码绕过,所以,CMOS密码也需要用心保护。
  通过给公用教学电脑机箱加锁,可以有效防止通过主板BIOS放电进行CMOS设置的破坏。软件或命令对CMOS设置的破坏,首先要考虑通过主板上CMOS保护跳线来禁止CMOS的更改,再结合软件检测并通过密码确认来保护CMOS的设置。许多系统还原软件都具有这项功能,如南京远志的网络还原精灵。主板制造商预留的通用密码,本来是为了便于向用户提供技术服务,可后来却成了被公开的秘密。这使CMOS有了两把串联的密码锁,只要打开其中的一个就可更改CMOS设置。所以购置电脑时要注意这一点,应选择没有通用密码的主板。如果现有的公用教学电脑确实有CMOS通用密码,只好通过相关的软件来重新改写这个通用密码,从而使它变成用户设定的密码。这需要较专业的知识,操作时有一定的风险,因此改写前一定要心中有数。
  
  2.优化设置
  优化设置是为了增进电脑的使用效率。针对公用教学电脑的使用实际,本文只谈以下三点。
  (1)调整默认文件存储位置。安装了系统还原软件后,系统分区被保护,所有对系统分区的改写在下次电脑重启后将全部被还原而失效,保存到“我的文档”和“桌面”等位置的文件自然也会全部丢失。而许多程序输出文件的默认位置就是“我的文档”,或系统分区内的某个文件夹,办公人员也喜欢将一些文件直接放到“桌面”。所以,应将“我的文档”的默认位置重新设置到E分区(未保护),通过NTFS的权限设置禁止“桌面”文件夹的写操作,将其他程序的默认文件输出位置调整到E分区内的某个文件夹。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