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外语教学过程中语言学习策略的培养

作者:李 力 王海波




  随着以学习者为中心(learner-centered)的教学模式的深入研究,教师已经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知识的传播者和教学秩序的管理者和控制者,如何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成了教师所面临的更艰巨的任务。研究学习策略就是为了探索如何使学生成为独立、自主、有效的学习者,使他们获得独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为终身学习创造条件。
  学习策略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中期。1975年,Rubin在Tesol Quaaedy上发表了她的经典论文“What the‘good language learner’can teach us”。同年,Stern和Naiman也先后在不同刊物上发表了对这一课题进行探讨和研究的文章,接着1978年Naiman等人出版了他们的经典专著The Good Language Learner(Naimen te al,1978,1996)。
  关于什么是语言学习策略,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定义。(1)根据我们的看法,策略最好用于泛指语言学习者采用方法的一般趋势或总体特点,技巧用于描述可视行为的具体形式。(Stern)(2)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语言时的做法或想法,这些想法或做法旨在影响学习者的编码过程。(Wensten&Wayer)(3)学习策略是学生采取的技巧、方法或者刻意的行动,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习效果和易于记忆语言的形式及内容。(Chamot)(4)学习策略是有助于学习者自我建构的语言系统发展的基础,这些策略能直接影响语言的发展。(Rubin)(5)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更加成功、自主、愉快而采取的行动。(Oxford)
  综上所述,语言学习策略是学习者为了使语言学习取得更好的效果而采取的各种策略,它既包括学习者为了更好地完成某个学习活动或学习任务而采取的微观策略,也包括学习者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过程、学习结果进行计划、调控、评估而采取的宏观策略。此外,学习策略研究者还发现(Rubin,1975:Stern,1975),成功的外语学习者无论是在心理特征,还是在学习方法和技巧上都有许多惊人的共同特点———使用相似的外语学习策略。因此培养学生有效的学习策略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减轻学习负担,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一、培养语言学习策略。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英语口语交际是现代社会英语语言交际中一个不可缺少的手段。近年来,在口语教学改革中,很多教师都在有意识地努力为学生创造交际性的口语活动和情境,旨在实践中培养学生运用语言的实际能力。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口语教学仍反映出一些问题:(1)许多口语活动在很大程度上仍局限于为了交谈而交谈,实际上还是强调学生对已掌握的语言形式的操练,而不是加强对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2)活动情景大多与现实生活脱离,学生对所谈论的话题没有兴趣,无法激发他们练习口语的动力,更无法有意识地利用已有的语言资源和策略处理交际中的实际问题,导致学生的策略观念薄弱,缺乏成功交际的实践能力。(3)在教授语言能力的同时,课堂教学缺乏对学生进行策略能力的培养,因此学生不善于有效运用语言和非语言交际手段来辅助交际活动的进行。(4)教师对学生口语行为的评价多强调语言形式的准确性,忽略了学生通过各种策略保证交际顺利进行和对语言使用进行的大胆尝试。
  因此,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加强学生交际策略能力和整体的交际能力的培养,使口语课真正帮助他们实现交际的欲望,充分发挥交际的潜能,并有效地运用已有的知识解决交际中的问题。在对学生进行英语口语现状调查的过程中发现,92%的学生很少或从未接受过系统的交际策略的指导和训练,由于缺乏交际策略能力,一些英语语言素质良好的学生,常常不能圆满、有效地完成口语交际任务。交际策略是“交际者为了解决二语或外语交际中的困难而有目的和有意识采取的策略”(Bialystok,1990),是学习策略能力的一个组成部分。在英语口语的教学和研究中,笔者发现“迂回策略”、“非言语行为辅助”、“求助策略”、“常规程序套语”等许多英语口语交际策略能够用来克服在实际口语交际中出现的语言表达困难,如找不到恰当的英语对应表达、汉英转换障碍或者是发生误会等,从而使口语交流顺利进行,达到有效交际。
  
  1.迂回策略
  迂回,顾名思义就是拐弯抹角想方设法把想要说的意思表达出来,但这并不是出于某种特别的目的,而是为了克服由于语言知识的局限而产生的交际障碍,找不到恰当词语、不知道如何表达、或想不起某个句型而采取的灵活应对的手段。如在表达不清楚时可以进行补充解释,或在表达不妥无法继续表达时将该句切断重新组织,因为一种意义往往可以用多种语言形式来表达。
  
  2.回应
  与别人交谈时,要不断地对对方的谈话内容作出积极响应,通过各种停顿、答语和感叹词表明你在倾听对方的谈话,同时也表达自己的感受,这是交谈的礼貌。例如,可以用“Yeah”,“Good”,“Really”表明赞许、同附或用“Pardon”表达难以理解,用“Youmean”来请求对方重复。有效的响应不仅使交谈显得十分自然,而且能使交谈双方得到进一步沟通。
  
  3.非言语行为
  非言语行为是指以体姿或语气强调等非语言行为来传递信息。在英语口语交际中,说话人可以借助点头、微笑、耸肩、眼神、语气、语调等非言语行为辅助,以克服语言知识的局限而产生的交际困难,从而达到交际目的。成功的口头交际者往往善于借助形体语言传递感情,表明态度,弥补语言使用上的不足。
  
  4.熟悉的词语、句形及程序套语
  会话中我们有时会因对某个词语或结构没有把握或运用不那么熟练,而阻碍交际的顺畅进行。这时,我们可以回避使用它们,而选择自己已习惯的词语和表达以避免错误,保证较为流畅和较为迅速地交流。此外,在口语交际中,由于汉语语言的差异,汉语句子找不到对应的英语表达的情形很多,这时说话人可以直接使用自己所了解的意思匹配的程序套语,这样既可以争取时间考虑下一步的表达,又可避免“生搬硬译”产生的误解。有时我们也可以对一些复杂句子进行简化处理,如将一个关系从句改用两个简单句来表达:That is the house where I live.可以改为That ismy house:I live there.总之,在英语口语表达中应选择自己熟悉的、简洁明了的词语、句型、套话而不使用深奥怪僻的字眼和复杂的句子。
  
  5.求助策略
  前面提到的几种策略大都是为了弥补语言知识的局限而采用的一些补救策略。然而有时候虽然自己表达有障碍或干脆无法表达而又非说不可时,还可以向对方求助。这是一个积极的手段,当对方是本族语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