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E—Learning在计算机基础课程中的教学设计研究

作者:何显文 申忠明




  当前,计算机基础课程大多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但随着计算机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理念将越来越多地在教学中应用。特别是数字化校园建设,将给课程教学带来新一轮的改革,而数字化校园的教学功能要得到充分发挥,构建一个功能强大的教学平台是必不可少的,E—Learning正是这样的一个教学平台。
  
  一、教学目标分析
  
  在E—Learning教学中,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因此,教师既要制定总体的教学目标和要求,也要制定每一个阶段的具体教学目标与学生的学习规划,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不至于迷失方向。教师在这个环节中还要做到因材施教,在充分分析学生个体差异的基础上,为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出相应的教学目标,并根据这一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设计相应的评测目标,以判断学习者经过一个教学阶段的学习之后,是否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把握总体目标,又要实现具体目标,既要明确显性目标,又要重视隐性目标,既要达到终极目标,又要促进条件目标。
  
  二、教学过程的设计
  
  1.教学策略的应用
  在E—Learning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策略则以学生为中心,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起主导和监督学生学习的作用,这就给了学生更大的思考和创造空间,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值得注意的是,如果过分强调学生自由探讨与自主学习而忽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样容易使学习偏离既定的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的安排
  在E—Learning教学中,不再简单地把书本内容或课堂教学的课件照搬到该网络教学平台中,而应该展现教学内容的精髓部分,将知识点有机的串接起来。除了教学内容之外,还要对其中的重点和难点进行解释,要求学生完成与教学同步的实验和作业,同时每一个学习周期的内容要适量,既不能太少,又要考虑学生对新知识有限的接收能力,使学生在既定教学目标中能够独立完成学习。在教学内容的安排上,要注意几个问题。首先,教学内容要使学生能够在自主学习中得到掌握;其次,教学内容应该来源于教材,又要高于教材,当然,这不是指难度要更高,而是教学所涉及知识的广度和深度;再次,教学进度要合理,每一个单位学习时间安排内容的要适量,既要考虑到计算机基础课程的特点,又要考虑到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程度。最后,由于计算机基础课程属于实践性非常强的课程,老师必须为每一部分安排相应的实验,并对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进行监控。
  3.教学媒体的选择
  在E—Learning教学模式中,课件制作的环节仍然必不可少,教师要把教学课件作为最重要的教学资源呈现在E—Learningg教学系统上。计算机基础是一门对学生动手能力要求比较高的课程,因此,教师可以把各种理论、概念或推理制作成动画或视频,在必要的地方加入音频,给学生的学习带来一定的启发和思考,这既能够大大丰富教学内容,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E—Learning课件的设计应着重注意三个问题。第一,课件既要支持在E—Learning平台中直接播放,也要支持下载,使学生在学习中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第二,要注重课件在教学过程的实际教学效果,而不应只追求课件的视觉效果;第三,课件要有较强的学习指导性,能够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
  
  三、教学过程的实施
  
  教学过程的实施应该遵循既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的设计。在E—Learning教学中,应重点改变传统教学过程中师生交互性不够的问题,培养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交互意识。教师对学生的交互信息和教学反馈要积极响应,并及时有效的对学习的反馈进行评估和指导,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断获得阶段性满足感,提高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1.明确教学目的
  在一门课程的开始阶段,要简要阐明教学的目的,包括课程和各单元的教学目标以及学习的基本要求等指导信息,使学习者了解本课程所要达到的要求和标准,明确要学习的知识和操作技能,从而激发学生对计算机课程的学习兴趣。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和学习需要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学生则根据个人的知识基础和专业特点选择合适的学习目标和内容。课程的教学目标一旦确定,就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其计划完成学习。
  
  2.教学内容的呈现
  E-Learning教学的核心的问题之一就是教学资源的建设,而教学资源又主要体现在教学课件上。因此,E-Learning必须应用教学课件完成教学,教学的目标、要求、知识要点和内容都通过网络教学课件的形式呈现在教学平台上。在开发课件之前,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明确要达到什么目标,解决教学中的什么问题,突出哪些重点和难点等,并结合E-Learning的教学特点按要求写出教学方案,教学过程结构的流程图。为保证课件质量,教师在执教课件前,一般都要经过充分的论证,对教学内容作合理的安排,广泛听取本学科教师的意见,分析课件的成功与否,在此基础上对课件进行修改和完善。
  
  3.加强学生的学法指导
  E-Learning教学是以教师为指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更加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学生在学习之前应先了解这门课程的总体教学目标和要求,然后教师要教给学生找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导学生由问题出发找出答案。在计算机基础课程的学习中,有很多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满脑子装的都是各种问题的答案,但却不知道问题在哪里,若在E-Learning教学中适当引入问题教学法则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
  
  4.重视教学反馈
  教学是师生互动的过程,教学反馈的目的是促进教学并强化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反馈,学生能及时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并随时对学习情况进行调节。为此,在E-learning学习的不同阶段合理地设置一些“反馈点”,通过必要的教学检查为学生提供反馈信息。由于E-Learning教学中教师主要起主导作用,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师生之间的沟通更成为影响教学效果的关键性因素。在E-Learning教学中,师生沟通的方式主要可以通过作业、在线答疑、讨论和在线考试四种途径进行。首先,以作业作为设置反馈的切入点,学生可以通过E-mail形式提交作业。通过完成作业,使学生了解自己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并根据教师的批阅情况及时调整自己的学习进度。教师也可以通过批改作业获得学生关于课程学习情况的反馈信息,然后对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其次,在线答疑系统给学生提供了一个方便的提问平台。在学习中学生一旦遇到不理解的内容,可以将问题写在系统提供的提问区上,待教师回答后,学生便可以在答疑系统中看到解答。据资料显示,94%的学生经常使用这个环节来辅助自己学习,85%的学生对通过答疑获得的个别帮助感到满意。再次,教师参与讨论将促进学生学习。学生刚刚进入网络讨论环境时,对教师的依赖性依然比较强,总是希望能得到教师的关注和评价。因此,教师的参与有助于提高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当然,教师要根据学习目标来选择讨论主题,能够及时准确地发现讨论中有价值的关键点,把握住讨论的主题,明确通过讨论要达到的学习目标。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将逐步深入并展开有价值的讨论。实践证明,教师对讨论的组织是必不可少的,它往往是学生进行有效讨论的主要决定因素之一。最后,利用在线测试激发学生的创造性,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线测试可以让学生了解自己对新知识的理解程度,同时也让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学习的障碍和知识单元的掌握情况。
  
  四、教学评价
  
  在E-Learning教学中,教师除了引导学生进行该课程的学习外,还要对学生的学习过程、知识积累和知识应用能力进行全面合理的评价。评价的重点应该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得多大程度的进步,而不是所达到的知识水平的高度。通过教学评价,教师可以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对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实施过程进行适当调整,教师还能据此分析学生对E-Learning教学的适应程度,并且根据学生的教学反馈合理调整教学方法和进度。教学评价的重要手段之一就是对E-Learning教学过程的监控。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三种途径实现对教学效果的评价。首先,根据教学反馈评估学生的进步。这可以从提问和作业两个渠道进行评估,从中获取学生的学习状态,由此反映出E-Learning教学过程中存在哪些需要改进的环节。其次,对每个章节的内容进行在线测试。学完一个章节的内容,及时完成相应部分知识的测试,根据测试结果考察学生对知识要点和难点的掌握是否准确到位,由此教师可以找到教学过程中对知识点的讲解是否需要进一步加强加深。最后,考察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的综合处理能力。这要求综合设计性实验开出率要达到80%以上,给学生多设计一些综合性实验,可以锻炼学生的计算机操作技能,根据学生完成实验的情况考察其对所学知识的综合应用能力。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陈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