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冯友兰德育思想对未成年人道德教育的启示

作者:方 琳




  冯友兰先生是我国著名的哲学家和哲学史家,也是一位教育家。他一生中约有60年时间从事教育。在20世纪的中国,在那个由传统走向现代的社会急剧变革的时代,冯先生以一个知识分子对国家和民族的强烈责任感,怀着“旧邦新命”和“智山慧海传真火”的爱国热忱,对中国的教育作了孜孜不倦的探索,撰写了大量有关教育的论著。在这些论著中,许多方面涉及人的道德教化问题,探究冯先生这方面的思想,对于今天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仍然有许多有益的启示。
  概括地说,冯友兰的德育思想倾向于无形的教育。“大概关于知识方面的教育是非用有形的教育不町的;至于关于道德方面的教育,若专靠有形的教育,恐怕是不能有什么功效的……严格说起来,我们不能只‘教’人,使他成为道德的;我们还要‘化’人,使他成为道德的。”在《阐教化》一文中,他的这种思想更为具体而明确。在这篇文章中,冯友兰提出了“教育制度工厂化”的概念,他认为,随着中国社会由“生产家庭化”走向“生产社会化”,国家的教育制度也应逐渐走出以“家庭”为本位的藩篱而代之以“教育机关和学校”为本位、教育者之间细密分工而合力培养大量社会所需要的人才的制度,即“教育制度工厂化”。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中,人们在家里生活和工作,受教育的场所是家,“老师的家或学生的家”,教育者仅老师一人就足矣,在这样的教育模式下,“师徒如父子”,学生深受老师言传身教的影响,不仅学得知识和本领,品德操行也于无形之中获得了提高。而“教育制度工厂化”,即“集中许多有专门知识、专门技术的人在一起,合力以教某种学生……即合力以制造某种人才”。并且应社会的需要,学校要“大量培养人才”。这种教育制度打破了“家”的局限,使受教育者走出家庭,走入学校,得以接触许多老师,使师生关系不再单一而趋向多样化,同时不如旧时那样深切而亲密了,甚至“师徒如路人”。由此有人发问,在这种工厂化的学校里,传授知识固然可行,但怎样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呢?
  
  一、冯友兰关于“无形”德育的基本思想
  
  1.环境对于人的道德具有决定性影响
  冯友兰认为,道德教育即“做人”,并不是可以“教”或“专门教”的,而是依赖“化”的。环境、社会对人的品格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这种影响称之为“化”。“一个人所处底社会,对于他的品格,有决定底影响。这种影响我们称之为‘化’”。一个人的“做人”,不靠“教”而靠“化”,至少可以说,不大靠“教”而大靠“化”。社会环境对人品德的教化是通过家、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而得以体现的。家有家风,人可以为其家风所化,在以家为本位的社会里,人在家里成长和接受教育,主要受其家风的影响;在以学校为本位的社会里,校有校风,学生离开家而生活于学校,受家风的影响较小而主要受其校风的影响。由此可见,学校并非只是教人知识,同时也依靠它的校风给学生以品格和做人的影响。好的校风能够给学生品格以良性的影响,不良的校风只能给予学生相反的教化了。更何况一个人的品行道德不仅仅受家庭和学校的影响,还要受社会这个大环境的影响。社会对于人的影响,较之与家庭和学校,是更大的。“社会是炉;社会上底领袖们是工;他们的行为是炭,而群众是铜。个人进了社会,大概都为社会所熔化”。“所谓时代精神,即是一时代在精神方面底风尚,人不知不觉地随着它走着……在以社会为本位底社会中,人更易受所谓风尚的支配……‘化’的力量比在以家为本位底社会中大得多”。在这方面,冯友兰仅看到了社会环境对人品德的影响,在一定意义上讲带有环境决定论的特点,忽视了人在道德发展方面的主观能动性,是较为片面的。
  
  2.身教重于言教
  “人师”可以以其行为感化学生,对学生品格具有重要影响。所谓“人师”,即“自己有这种品格,可以以之感化学生者”。“若一个人没有机会使其品格现于行为,即不能‘化人’,即不能成为‘人师’。所以‘人师’决不只是师,因为是师者,只坐在书房里,坐在讲堂上,能令其表现其品格之机会,绝无仅有也”。冯友兰通过列举孔子、孟子及程朱陆王等说明古圣先肾等之所以能够教化别人.不是靠他们的语录。而是靠他们的行为。在《我所认识的蔡孑民先生》一文中,冯友兰认为蔡元培先生作为教育家的特点之一即是春风化雨,以他的人格和气象去感化学生,引领学生达到一种精神境界。
  
  二、冯友兰德育思想对我们进行道德教育的启示
  
  1.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形成德育合力
  环境是育人的重要条件。人成长的环境主要包括家庭、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在人的道德的形成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要受到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我国古代的“孟母三迁”就是明证。18世纪法国思想家爱尔维修也十分重视社会环境对人的作用,提出了“人是环境的产物”的观点,认为人在社会中生活,总是要受到政治法律制度、人们之间的交往、生活方式等因素的影响。今天,人们对环境在育人中作用的认识更为深刻。江泽民同志曾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明确指出:“人才培养和青少年成长,不仅需要各级各类学校的努力,而且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加强社会综合治理和文化建设,积极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的家庭、邻里和学校的环境。”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决定》中也明确指出:“坚决制止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抵制妨碍学生健康成长的各种社会不良影响。”但是,在现行的教育体制下,家长、学校、甚至整个社会都过分关注学生的成绩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德育。现实社会中的一些负面现象也给未成年人的成长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享乐主义、金钱至上等观念的泛滥使得社会很多领域中诚信缺失、腐败现象层出不穷,不良的网络游戏、影像制品等极易把未成年人引入歧途……这使得我们对未成年人极其有限的道德教育和社会的不良环境造成极大反差,德育的效果必然苍白无力。
  所以,提高德育效果,就要改变德育与环境的不和谐,营造良好的家庭、学校和社会环境,使三方面的教育相互配合,形成合力。家庭中家长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成长起到潜移默化作用;学校要真正重视德育和校风建设,采用各种有效教育方法,增强学生自觉抵御不良行为和社会风气的侵蚀;优化社会环境,如各种媒体要充分发挥对未成年人德育的引导和熏陶作用,全社会都要大力弘扬爱国守法、明礼诚信等基本道德规范。总之,全社会都要为未成年人的成长营造一个良性和有利的环境,以利于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和素质养成。
  
  2.加强教育者自身的道德修养
  古人云:“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道德教育的最大成效不在于说,而在于做。美国心理学家凯尔曼曾做过的一次实验也验证了这一点:他们让一个人就青少年犯罪问题作了三次内容完全相同的演讲,但在三种场合中,对演讲者的身份作了不同的介绍。第一次对听众说,他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大法官;第二次对听众说,他是个平凡的门外汉;第三次对听众说,他是个声名狼藉的窃贼。实验结果表明:“德高望重的法官”其演讲人获成功,而“声名狼藉的窃贼”其演讲却起不到任何说服作用,会场自始至终都很混乱。这个实验证实,在一般情况下,听者愿意接受的程度和接受信息量的大小,往往要看表达者自身的人格和品德内涵是否与其言行相一致。所以,要使我们的德育更有效,能够使未成年人心悦诚服地接纳,教育者应首先坚持自身人格的塑造,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
  
  3.开展多种有效的道德教育实践活动
  在《教青年认识祖国》一文中,冯友兰论述了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他认为,爱国是一种道德。要想教一个人能爱国,不但需要教他应该爱国,而且需使他有爱国的性格。教人知道爱国,是可以用有形的教育方法做的,如教他记住许多爱国的格言,讲许多关于爱国的故事。但专靠这些未必能使他有爱国的性格。所以,教青年爱国的最好方法是通过无形的教育,给青年们以直观的感受,使他们有条件亲眼目睹祖国的大好河山,在此过程中了解祖国的历史和文化、荣辱和苦难以及今天的变化,怎能不油然而生热爱祖国的情怀呢?他还进一步分析了这种想法的现实性,学生可以利用假期去祖国各地去看一看,也建议交通部门给予优惠措施,配合学校教育,共同担负起教育下一代的责任。
  他的这种关于爱国主义教育的思想对我们深有启示。在道德教育上,仅依靠外在宣传,而缺乏受教育者的亲身体验和主动参与,教育效果怎么会理想呢?我们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进行道德教育。如进行“看家乡、爱家乡、建家乡”等主题教育活动,组织学生走上街头、深入社区和农村,写体验日记,感受家乡和祖国的变化;利用节假日,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开展形式多样的深入社会和社区的活动,在此过程中培养学生的道德觉悟和道德信念。
  综上所述,在全面建设小康、构建和谐社会的今天,对公民道德的建设尤其对未成年人的道德教育需要不断加强,而探索合适而有效的德育方式依旧是一个令人困惑的问题,冯友兰先生的德育思想对于我们探索科学、有效的德育途径具有重要的启示和意义。
  (责任编辑 关燕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