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2期

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含义及其实现策略

作者:韦惠惠




  一、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含义
  
  1.学习型学校中校长的新角色
  早在《第五项修炼》一书中,圣吉就对学习型组织中领导者的新角色进行了阐述,他认为在学习型组织中,新的领导者所专注的是更奥妙和更为重要的工作,他们是组织的设计师、愿景的仆人和组织成员的“教师”。按照圣吉的观点,我们认为学习型学校中的校长同样具有学校组织的设计者、愿景的仆人、学校组织成员的教师三种新的角色。校长作为学校组织的设计者,所要做的工作是整合,包括整合学校内成员的愿景、价值观,设计组织和它的政策,设计学习过程,使学校中所有人都能有效地处理他们所面对的问题。“仆人”的角色是指校长是学校共同愿景及个人愿景的忠实追随者,愿意为愿景献身并能为愿景不断完善自我。“教师”的角色是指校长要帮助学校组织成员看清楚真相(现况),找到焦点,并且促使每一个人都能学习。
  
  2.学习型学校的校长领导行为
  学习型学校校长的领导行为应同时符合校长领导行为的标准和学习型组织对领导的预期。综合已有的相关资料,我们认为学习型学校的校长领导应表现出如下几种行为。
  (1)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
  校长建立学校共同愿景的第一步就是放弃愿景总是由高层领导宣示,或是来自组织制度化规划过程的传统观念。因为有时愿景源自不在权力核心者的个人愿景,有时从许多阶层互动的人们中激荡而出。分享愿景的过程,远比愿景源自何处更重要。校长也可以运用愿景领导的艺术,通过鼓励其他人分享校长个人愿景的方式进行沟通,创造鼓励个人愿景的氛围,从而由校长的个人愿景来促进学校组织共同愿景的建立。
  (2)营造学习型文化
  学校自身不会自动生成学习型文化,它需要校长带领大家有意识地去建设。首先,校长应不断学习,实现自我超越。学习型学校是一个强调通过组织及组织中的个人不断学习而不断完善的组织,学习型学校中的每个人都是学习者,那么“谁是学习型组织的自然领导者?那就是真正的学习者。”(senge,1990)不断学习不仅成为校长胜任工作的先决条件,而且也成为校长主要的工作方式。其次,创造学习环境,为教师学习提供支持。教师是学校组织中主要的人力资源,教师学习在学习型学校的建设中起着基础性的作用,学习型学校应成为教师持续学习和成长的乐园。再者,在学校内建立有效的组织学习机制。从问题解决的角度看,互动式组织学习是一种较为理想的组织学习模式。在互动性组织学习模式中,不仅每个组织成员都对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而且他们通过观点之间的相互碰撞形成组织成员都认可的不同于任何原有观点的新观点。通过互动性组织学习,问题不仅得到了解决,而且得到了创新的结果。
  (3)促进组织成员共享决策
  决策是领导的基本职能,领导者的作用和地位在很大程度上是通过决策体现出来的。在学校系统中,教师、行政人员、家长、学生都能够从事领导行为,按此推论,学习型学校组织中的成员也都可以参与决策活动,分享决策过程。组织成员积极主动地参与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这不仅有力地支持了学校的工作,而且从一定程度上讲也实现了学习型学校所提倡的校长领导,即校长领导的目的是为了在学校组织内培养更多的领导者。
  
  二、实现向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转变的策略
  
  1.个体的策略
  (1)牢记心中愿景,充分发挥校长个体的主动性
  要实现向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转变,必须充分发挥和重视校长的个体主动性。任何变革的发生都会遭遇阻力,有来自外部的,也有源自我们自身的对变革的或多或少的惶恐和不友好,这种惶恐和不友好往往会使变革在当事人这里就被阻断。但也有成功的变革者依靠自己的信念和毅力战胜自我,进而推动变革的。因此在转变中,我们第一个要强调的就是校长对愿景的清晰认识和对建设学习型学校的使命感,以及由愿景和使命感所激发的个体对于向新型校长领导型态转变的向往和主动精神。有了这种主动,才有校长领导行为真正实现转变的可能。
  (2)在学校中建立一种彼此信任的氛围
  信任的氛围是建设学习型学校所必须的土壤,也是形成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形态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信任”在校长建立学校的共同愿景、营造学习型文化、促进组织成员共享决策等领导行为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校长的责任之一就是要倡导并带头形成这种信任的氛围。首先要做的就是建立校长和教师之间的信任关系。这种相互信任是在校长和教师的日常交往中逐渐形成的,并且具有“互惠性”,即校长要想得到教师的信任,自己首先必须付出信任。
  
  2.系统的策略
  (1)校长负责制的发展与完善
  从校长负责制提出至今已有20年的时间了,在这期间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面临的形势和任务以及教育改革的社会历史背景都发生了诸多变化。以校内党政之间的权力转移为变革着眼点而提出的校长负责制,需要以当前的教育改革为背景来加以完善。校长负责制的发展与完善是包括学校自主管理、校长角色的转变、学校民主管理机制的健全、学校——家长——社区伙伴关系的构建在内多方面的综合改革。这里要强调的是其中推行追求自主管理学校的新的校长负责制的实施结果应是校长部分权力的依法分散,而不是校长个人几乎集权力于一身;校长应从“英雄”的角色期望转变为学校组织成员的“教师”.他将成为“领导者的领导者”,校长的任务将是辅助组织成员不断从事学习活动,并努力把教职工培养成他们各自工作范围内的领导者。
  (2)健全校长管理制度,推进校长专业化的进程
  校长专业化的推进为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出现提供了至关重要的大环境。影响校长专业化进程的因素很多,但最直接、最重要的就是现行校长管理制度的不完善。按照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论的要求,现有的校长管理制度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首先,校长管理制度不完整,仍处于残缺状态。不少重要的校长管理制度如考核制度、监督制度、薪酬制度、奖惩制度、工作保障制度等急需建立和健全。其次,已经形成的校长管理制度仍需进一步改进和完善。如关于校长任职资格的规定随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推进已显出弊端,需要进行修订和提高。
  (3)大力促进学习型学校的建设
  转变为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与创建学习型学校二者之间是同生共长的关系。这种新型的校长领导也是学习型学校必然具备的特征之一,认同学习型学校理念的人们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也就认同了这种校长领导形态。校长可以在创建学习型学校的过程中不断得到成长和历练,逐渐实现向新型校长领导的转变。学习型学校的创建根据各个学校的实际情况必然会有所不同,转变为新型的校长领导形态,不同校长的经历因个人状况的不同也会有所差异。
  由于建设学习型学校并不仅是成立形式上的“学习”小组,它是涉及思维转变的复杂的变革过程,这决定了实现向学习型学校校长领导的转变同样是一个长期而且复杂的过程,它需要我们的校长充分发挥主动精神和开拓意识,为了心中的理想向目标奋进;它更需要包括学校在内的更大的系统范围内变革和改进。
  (责任编辑 付一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