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课教学

作者:郝立英 魏福利




  信息技术以多媒体技术与网络技术为其核心,其中网络技术由于其不可比拟的优越性,在教育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和深入。网络教学基于建构主义理论为学生的学习创设了广阔的环境,它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拓延了教学时空的维度,基本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因此网络教育成为了当前教育界研究的重点课题,并已经在英语教学中得到了实践和应用。然而,英语专业教学由于种种原因在这一方面应用的还比较少,为培养出创新型的英语专业复合型人才,网络教育应在英语专业教学中不断得到重视和发展。而将网络多媒体技术应用于综合英语课程则会更加有利于推动英语教学改革。
  
  一、英语课程教学的特点
  
  在英语教学中,其主要目的在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首先,英语课程的实践性是十分突出的。英语的语法、句型、词汇仅仅听懂了是远远不够的,还要依靠大量的实践语言操练,才能提高语言的综合使用能力,能否创造实践的机会和条件,决定着语言教学的好坏和优劣。其次,由于英语学习内容包含了听、说、读、写、译等诸多方面,这些能力的培养没有大量的互动工作是难以达成实践的。无论是从教师还是学生的角度,都需要进行大量的互动交流。缺乏了这个过程,学生学成的英语就会是哑巴英语和中国式英语。语言学习是一个综合性的技巧掌握过程,尤其对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更加需要进行大量的相互交流和操练才能得到很好掌握并成为自己的技能。另外,英语课程对语言环境的要求高。这里的语言环境指非英语国家中,学生为学习英语所需要的虚拟的英语语境,为了体现语言运用的真实性和语言材料的丰富性,用英语交流需要有良好的语言环境。网络多媒体技术为提供这样的语言环境提供了便利,与外籍人士的在线交流,与各种原版的视听材料(如网上CNN、BBC和VOA广播等)链接,对英语专业的学生学好综合英语这门课是很有利的。
  
  二、目前网络英语课程的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目前的英语网络课程大都是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翻版,主要是将教师授课的实时录像放在网上,或者在局域网上共享教师授课的课件,或者将教学大纲、教师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的教案统统地上传到网上,其主要内容还是词语讲解、语法讲解、语言点讲解、课文讲解等,或者是一些阶段性的练习,包括课后练习、阶段测试和模拟试题等。这样的网络多媒体教学只在形式上得以实现,教师授课的录像大多都是老师坐在那里照本宣科,毫无生动性可言,教师本人的授课风格和个人魅力也无从体现。将教学大纲、教师的授课计划甚至教师的教案统统放到网上使教学方式又变成了填鸭式教学,对学生毫无吸引力,无法体现启发式教学的优势。学生可以随时获得所有练习的答案使得很多学生产生惰性,不通过思考做题而是抢先看答案,遇到真正的考试却感到无所适从。有些学生不会根据自身情况选择,或只看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或全盘接受。其互动的问题还没有很好解决,学生的实践环境和实践机会都还不能有效提供,以上问题都需要很好的改进。
  
  三、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综合英语课教学网络英语课程的结构
  
  英语课网络课程的教学过程与其他课程是一样的,但是根据其学科特点,又有着独特的设置。
  
  1.课堂授课内容
  这部分突出的是教师的授课,学生不能直接接触到授课教师,所以教师的授课部分以视频为最好。教师授课的方式也不要拘泥于在镜头前端坐,可以把教师授课的所有风格都表现出来。在课件制作中,加入词汇领读、课文领读的功能,可以部分体现教学互动。在课堂部分中,还加上随堂随练,并对练习正误率提出要求,达成目标方可进行下步学习,以加强本课知识点的掌握。在教师授课的同时,不赞成将学生应该主动做的内容(如教材内容、学习笔记等)
  大量地安排在课堂教学的整个屏幕上,这样做会抑制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产生倦意。
  
  2.课后拓展内容
  这里是学生通过网络预习和复习并扩展学习内容的部分,这里可以将本课的教学目的列出,但最好不要将教师的教学大纲、授课提纲、详细教案甚至是学生自己来做的学习笔记都毫无保留地提供给学生,这样只能滋长学生的惰性,且缺乏启发性;可以将与课文有关的背景资料列出,但切忌毫无重点地大量堆砌,也要注意仅注重画面效果忽视内容本身的做法;可以有与此课内容相关扩展学习的网站链接;可以让学生对课文复述、翻译、写续、改编;也可给学生推荐与课文相关的作品等。值得注意的是,这一部分应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在线交流部分
  这个部分是在学生完成了课堂内容和课后内容后而设计的部分。在这个部分中设置BBS解决随时产生的问题;通过同学之间或与教师之间的在线沟通来解决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解决直接和老师沟通的个性问题。在这一部分应注意交流的内容应与本课内容相关,不能漫无边际地毫无限制地交流,那样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
  
  4.练习与考试部分
  上述的三个环节结束后,学生可以进入练习、考试环节,这部分应有与本课相关的语法练习、听力练习、口语练习、翻译练习等,应该有文字和口头的两种方式,以此来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译的综合能力;另外,结合教学大纲,还有模拟考试,如英语专业四级考试等,可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值得一提的是,这里的所有练习,应只有当学生全部做完某一部分后才可以提供答案,让学生自测,并给出分数,否则,学生渐渐的会产生依赖症。
  按照循序渐进的原则这四个过程应当按照固定的顺序,不允许学生任意跳动,只有通过四个环节学习,并通过了本课的考试才算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否则应当重新回到课堂授课环节重新学习,并重新考试,合格后方可退出本课,进行下一课的学习。
  
  四、基于多媒体的网络手段在英语教学中的实际应用
  
  课程开始之前教师可把班上的学生分成若干组,分配不同的任务给他们,并就本课的篇章结构、修辞方法、写作特点、词的用法和语言点也布置给不同的小组去分析讨论。这些前期的任务放手让学生在网络上寻找资料,组织加工有用的信息以备在课堂上演示。学生在搜集到资料后,在小组里进行分析讨论以完成任务目标。在这个学习过程中,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协同能力。
  学生在课外完成他们的资料收集、分析讨论的任务之后,在课堂英语教学中教师可以让各组学生在一定时间内,把自己的信息公布于众,让学生们进行信息交流,资源共享。如果其中有不足的,教师在总结时就可以补充说明。对于一些难点,如修辞特点、写作风格,教师可以直接向学生传授知识。此外,教师也可以使用多媒体手段给学生放一段与本课内容有关的电影录像,放完后可以让学生模仿片中的语言。这个教学过程的设计,主要是让学生对中美文化差异有更深的理解,同时让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应变能力和反应能力得到培养。如果条件允许,教师可以将上课的全过程放到互联网上,以方便那些有需要的同学复习。
  课后,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把作业和作业答案放在网上,让学生自测。教师应该监控学生做作业的时间和质量。学生也可以在网上进行学习竞争,在网上进行错误率排名。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进取心。另外,师生可以通过网络把教学互动活动扩展到课堂之外。学生和教师可以通过E-mail、论坛的方式进行沟通。
  
  五、结论
  
  显然,基于多媒体网络的英语课教学比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具有优越性,把网络英语教学模式融入到教学模式中,是英语教学改革的发展趋势。现代英语专业教学,应该调动一切手段为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服务。这种结合的模式既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开发了学生的自主能力,与此同时也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这种英语教学模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感。具有深远意义的是,通过这个窗口,学生的思维方式、创新能力以及自主意识都会焕然一新,无形中也为创新教育贡献出了一份力量,为促进培养我国的英语专业创新型、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发挥了它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本刊略)
  (责任编辑 白文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