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面临的挑战与应对

作者:陈 萍 赵书敏




   目前我国英语教学正在进行新一轮声势浩大的改革与创新,在这轮改革与创新中,作为教学手段的革新——网络辅助英语教学尤其受到学校的重视。网络环境为学习者提供了文件、图表、声音、视频、动画等信息,具有信息量大、鲜活生动、学习多地点、非定时的显著特征。它为学生自由调配学习时间,完成自主学习创造了良好的学习环境,为教师提供了发布教学信息、布置作业、监控学生学习质量和进度的管理平台。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了解学生个体的自主学习情况,从而有针对性地对不同程度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学习策略,帮助有需要的学生顺利完成学习。因此网络环境越来越受到英语教育者和学习者的关注,网络应用于英语教学已成为一股不可阻挡的潮流。但网络环境在给英语教学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新的问题和挑战,值得我们思考。
  
  一、网络版英语教材内容不能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
  
  网络版英语教材的编写尚处于摸索阶段,“目前很多英语网络课程事实上是一个教学资源库,缺乏对教学和学生的管理,不是符合教学规范的真正意义的网络课程”,“许多网络课程教学内容表现形式单一,自主学习资源不足,导航系统不强,缺乏学习环境和教学活动的设计等”。以上种种问题降低了学习者的学习热情和学习效率,不能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削弱了网络教学的优势。因此,急需一套规范优质的网络课程来保证网络教学的规范化。
  
  二、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
  
  网络技术与英语教学的结合,不仅更加突出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想,要求并促进了学生的自主与个性学习的方展,也给教师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随之而来的还有新的挑战。教师要比传统的课堂教学更加积极地设计学习、指导学习,借助于网络技术的便利更加清楚地监控学生的整个学习过程,动态地调整教学和给予个性化的学习帮助。教师不仅要有娴熟的英语教学知识和技巧,而且要具备运用网络技术、设计制作网络辅助教学的能力,努力促进学习中的交互。网络技术辅助英语教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将教师和学生置于同一条起跑线上。学生习得英语语言知识和运用技能是从分析和汲取社会知识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发生的,整个学习处在意义的建构过程之中。师生们在网上查到的最新的资料,有许多对教师都是新鲜的事物,许多问题的讨论均是开放性的,不能设定结果,也不可能预测结果。这就要求教师同时积极地运用自己现有的知识和技能,不断地学习新的知识,汲取更多的信息,发展更强的洞察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力求自己能站在较高的高度引导学生的学习过程。由于网络多媒体技术介入英语教学,丰富的超文本学习资源为学生提供了很好的环境,学习过程也主要发生在课外的自主学习中,给教师的人格影响力提出了很大的挑战。实际上,在网络上教师与学生之间的积极、良性的互动是课堂上教师表达力与人格表现的延续和补充。课外在网络上教师借助于网络对学习记录调查,有针对性地与学生交流,其人情化、深刻度和广泛性,是对课堂中所无法达到的交流效果的一种有力的补充。特别是师生双方约定网上交流语言一律采用英语时,英语学习就发生在这种自然的情感和意义的交互之中,所以网络技术介入教学,要求教师以更负责的教学态度对待每一个个性相异的学生,特别是有学习障碍的学生。
  
  三、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课堂气氛受滞
  
  学生在自主上机学习时,计算机不厌其烦的陪练功能以及网络教室学生成绩自测反馈系统都极大地保护了学生的人格与尊严,也避免了由于教师当面纠错所带来的一切尴尬与焦虑。然而,在计算机网络教室面授时,由于计算机强大的信息承载功能与播放功能,使教师往往面对名目繁多的信息产生了难以取舍的问题,于是教师更加注重知识以及信息的传递,严重忽视了与学习动机及创造潜能发展相关的情感因素的培养。另外,在多媒体教室中,教师坐在讲台上或计算机后进行教学,学生看不到教师的面部表情,没有目光的交流和人格魅力的体现,没有良好的心理情感氛围与人际气氛,导致认知与情感相分离。根据克拉申的情感过滤学说,情感因素起着对语言输入进行过滤的作用,学习的情感因素会阻碍或加速语言的习得,只有在最佳情感条件下才会产生真正的习得。人本主义心理学家罗杰斯也认为,人的认知活动总是伴随着一定的情感因素,当情感因素受到压抑甚至抹杀时,人的自我创造潜能就得不到发展和实现。因此,网络环境下英语教学方式利用不当,反而降低了提高学习质量的心理情感氛围,而教学中信息密度大的特点,也会在学习中产生消极因素。
  
  四、网络环境下学生个体自主性学习受到考验
  
  1.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较差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使得很多学生对于自主式课堂教学活动很不适应。一位同学在书面学习汇报中曾经这样写道:“在中国基础教育的泥潭中苦苦挣扎了十一年,早已形成了逆来顺受的性格,我们是填鸭式教学填出来的,从来没有试过找食吃,因此,在老师的开放式教学环境中,感到无所适从,没有自主学习的需求,我宁愿受高中学习那种苦,但请别让我自主。”据笔者调查,这种思想反映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学习心态。因此,网络环境下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式面临着巨大的挑战。在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许多学生还必须在教师的督促和指导下才能有效地接受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多媒体网络教学的开放性决定了学习者的开放性,这种教学模式适合什么样的学习者来学,需具备什么样的基础知识与能力才能够学,这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解决的问题。
  
  2.学生自主学习空间不大
  自主学习是一个系统工程,它与管理、信念、态度、环境、材料、技术、活动等人力和物力资源相关,当前最突出的问题是需要完善教育管理体制。学生要学的科目多、课时多、考试也多,在这种情况下,他们很少有时间通过自学开发自主学习的能力。设想一下,如果英语教学以网络教学为主,采用自主学习的方式,而学校不能给学生在其他方面提供相应的空间,学生恐怕也很难平衡在各科上所花费的学习时间,那么提高英语教学水平也就成为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3.学生自主学习条件不利
  网络环境下的英语教学中,发挥英语教师的作用,提高他们的教学与科研水平成为当务之急。如果教师自身的自主性不能得以提高,没有“授人以渔”的本领,又怎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因此,为了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条件,应该把人力条件和物力条件并重考虑。目前,有的学校通过建立自主学习中心,在实践中培训教师,培养教师对教学组织、课堂活动、学习策略等方面做出决定和独立行动的能力。实践表明,学习自主性是每个学生身上潜在的一种能力,教师能够很好地开发这种潜能。我们相信随着越来越多的人对英语学习自主学习的探讨与实践,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会不断地得到加强,他们的学习自主空间会不断得以扩大,自主学习条件会不断得以改善。
  五、网络环境下学校硬件配套设备和教学服务有待完善
  由于硬件配套设备没有跟上,学生课外使用网络资源或多媒体教学软件还比较困难。如学校计算机人均数还比较低,校园网的速度较慢,上网增加了学生的学习成本,声卡也经常不好用,因为使用虚拟光区,常常死机,重启非常浪费时间等等诸如此类的问题,都需要学校进一步改善硬件配套设备,进一步完善教学服务。
  参考文献
  [1] 林君芬,余胜泉.关于我国网络课程现状与问题的思考.现代教育技术,2001(1).
  [2] 胡继岳.英语网络课程发展的教学模式研究.外语电化教育,2003(1).
  (责任编辑 孙海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