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教师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作者:王 琳




  一、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
  
  教师语码转换作为语言接触的一种重要现象,已经受到诸多研究领域的关注。它既指两种或两种语言变体在句间的转换,也指多种语言变体在句内的转换。在外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采用语码转换这一语言策略来达到特定的教学和交际目的。
  近年来,语码转换的研究主要是从语码转换的必要性和原因入手。首先,对于语码转换必要性的研究,国外学者进行了较系统的论述,尽管有人坚持在外语课堂中只使用目的语,但有相当一部分学者仍然持反对意见或折中的观点。(Macaro,2001)国内学者如周福芹、刘秀云(2000)、郭铭华(2002)等也对外语课中母语使用的必要性和功能进行过阐述,他们认为任何一种教学方法的采用与否都要视具体的教学环境和教学目的而定,在外语课堂中使用母语同样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此外,学者们还分别从社会因素和心理因素的角度来探讨语码转换的原因。国外学者Johnson(1983)、Merritt(1992)等在研究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时,综合考虑了其中的语言和社会因素。Merritt等(1992)对肯尼亚三所小学中教师使用英语、斯瓦希里语和母语之间的语码转换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使用语码转换的原因在于:教师角色的社会化、变化(variation)及重复的重要性、教师的语言能力和语言的不安全性(insecurity)。还有一些研究人员讨论了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心理因素及功能。(Guthrie,1984;Flyman-Mattsson和Burenhult,1999;Macaro,2001)Flyman-Mattsson和Burenhult总结出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五项原因和功能,即语言的不安全性、话题的转换、情感功能、社会化功能和重复功能。
  以上研究分别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教师语码转换的原因和功能,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践意义,但上述研究仍存在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缺少一个系统的理论模式,因而难以综合全面地探讨教师课堂语码转换所涉及的语言、社会和心理因素。本文运用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通过对两所学校英语课堂的录音、实地记录、问卷调查和访谈,提出了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二、教师语码转换研究的顺应性模式
  
  1.Verschueren的语言顺应论
  Verschueren在1999年出版的《语用学的理解》一书中提出语用顺应论这一语用学的研究模式,这是一个兼具包容性和解释力的理论,它可以用来进行教师语码转换的研究。Verschueren认为语言的使用是使用者基于语言内部或外部的原因,在意识程度不同的情况下进行语言选择的过程。人类之所以可以进行选择是因为自然语言具有三个特征:变异性、商讨性和顺应性。“变异性是指人类语言是可以选择的,而且这些选择并非一成不变。商讨性讲的是人类不是机械地选择语言,所有的选择都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的指导下作出的。语言的变异性蕴涵着语言使用的不确定性,但不确定性并不会影响我们交际的成功。因为人类的语言还具有第三个特征——顺应性;顺应性指的是人类用商讨的方法选择语言,从而使交际取得成功。”(于国栋,2000)这三个特征是不可分割的,它们是语用学的研究对象,同样也充分体现在教师课堂的言语交际中。
  2.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
  教师课堂语码转换的顺应性模式旨在回答教师为什么要采用语码转换这一问题,即解释教师使用语码转换的目的和动机。该模式可以用下图来表示:
  
  在外语课堂中,教师为了实现一定的教学或交际目的会采用一定的语言手段或非语言手段。语码转换就可以看作是一种具体的语言选择,而且它本身就是一种有效的语言策略。教师所作出的语言选择,不论是有意识的还是下意识的,也不论是出于语言内部的原因还是语言外部的原因,可以体现在语言结构的任何层面上,包括音系、形态、词汇、句法等,或者体现在不同的语言或语言变体的选择上,语码转换正是选择不同语言形式的体现。
  那么教师为什么要使用语码转换呢?我们认为,教师之所以选择语码转换就是为了顺应以接近或实现自己特定的教学或交际目的。在具体的语境中,教师并非机械地进行语码转换,而是在高度灵活的原则和策略指导下进行的,也就是说,语码转换是教师在意识程度不同的情况下作出的语言运用策略,是为了达到或实现一定的目的或动机,它具体体现为对于语言现实的顺应、对于教师社会角色的顺应和对于教师言语意图的顺应。当教师成功地完成这一动态过程中的顺应之后,就会体现出语码转换的变异性,即具体的语码转换的语篇,这些都来自于教师的语库,而且是他们语言能力的具体体现。
  
  三、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分析
  
  1.教师语码转换的顺应性
  教师的语言和语言使用的语境之间是相互顺应的关系,教师的语言(还有学生的语言)塑造着课堂语境同时也被语境所塑造。教师的语码转换就是教师顺应语境因素的具体体现,教师使用语码转换就是为了实现或接近特定的教学与交际目的,从而成功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作为顺应的具体体现,教师语码转换的对象包括:对语言现实的顺应、对教师社会角色的顺应和对教师言语意图的顺应。
  (1)语言现实的顺应
  语言现实指某种语言的语言存在和特性。作为对语言现实顺应的教师语码转换指由于纯粹的语言因素而引起的语码转换。也就是说,由于语言特征或特性的制约,教师不得不转换成另一种语言或语言变体以达到特定的教学目的。
  例1.T:“我们了解到要提高英文写作能力,就要有意识地使用一些写作策略和方法,如writing in an idea bank,brainstorming,free-writing,listing和clustering.这些都是很好的方法,第一个…”。
  在这堂课上,教师介绍一些写作的策略和方法,当提到这方法时,他转换成英文表达而没有将其译为汉语,因为writing in an idea bank,brainstorming,和clustering没有相应的汉译词;而free-writing虽然可译为“随意写作”或“自由写作”,但它在英语写作中,还有to write without stopping for five minutes about anything that comes into your mind之意。如果此时教师仍用汉语表达,则无法准确地传达出这些写作术语的确切含义。因此,教师就是为了顺应这些词组的特定的含义和特征而使用语码转换。
  (2)教师社会角色的顺应
  我们将教师的社会角色分为两类:一是教师为人师表、受人尊重的社会形象,我们称之为教师的“宏观角色”;二是教师在课堂中的角色。Harmer(1991)曾指出:教师在课堂中可以是控制者(a controller),控制课堂的进程和活动;评价者(an assessor)关注、评价学生的表现;组织者(an organizer)组织、指导课堂活动;促进者(a prompter)鼓励学生参与活动并提供建议;参与者(a participant)成为其中的一员参与活动。我们将这类角色称为教师的“微观”角色。
  作为对教师角色顺应的语码转换指教师为了符合他们的社会形象——“宏观角色”或课堂中的各种角色——“微观”角色的变化而使用的语码转换。
  例2.T:“好,顺便说一下上次课提到的这两个词组pass the water,pass the wind.以前我上学时,老师讲到《红楼梦》中王熙凤一段骂人的话,让大家翻译,实际上它就是nonsense的意思,但老师让我们填空what the wind(写在黑板上“___the wind”),经过深思熟虑,终于有位同学说‘break’,老师笑着说:‘Good! 但你使那么大劲干嘛?……你用pass the wind就行了。’”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