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及时性与实效性的辩证关系

作者:高 群




  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是培养社会主义新人的重要一环,目前各级各类学校都在积极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好的方法、途径,研究影响教育效果的因素,以期使思想政治教育取得良好的实际效果,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笔者认为,尽管影响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因素很多,但及时性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能否从多个方面实现思
  想政治教育的及时性,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实际作用的发挥。
  
  一、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前提
  
  人的思想认识每时每刻都在不断发生着变化,这些变化可以是往好的方面转变也可能是往坏的方面变化。青年学生思想亦是如此。他们思想异常活跃,接触的事物比较广泛,对国内外形势、国家的政治、经济发展,各种社会动态都很关心,这是他们的特点也是优点。但是青年学生又是一个比较缺乏理性的群体,认识事物能力、自我约束能力都相对于成年人差,因此,容易受不良事物的诱惑,容易对事物产生偏激的认识,因此,思想乃至行为上容易出现问题。及时发现并加以妥善解决他们的思想问题,进而防范不良行为产生,就成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重要责任和工作意义所在。在思想问题的解决上及时性非常重要,如果不能及时发现问题的存在,而由其自由发展,待思想问题变大、变难、变深的时候再想加以解决,往往难度增大,而且一旦由思想问题转变成实际行为,那对学生自身造成的伤害就难以挽回了,教育者的失职也成了事实了。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来说及时发现学生思想问题的苗头,认识这种苗头产生的原因,并通过及时进行思想疏导,或采取一些相应措施把问题消灭在萌芽阶段非常重要。只有做到这点才能真正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学生成长、学校管理及培育人才上的重要作用,才能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实际效果显现。
  
  二、及时转变教育观念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客观要求
  
  教育观念直接影响着教育行为,有着怎样的教育观念往往就有怎样的教育行为,包括教育者与被教育关系、教育目标设定、教育内容选择等观念,而教育观念自然也会影响教育效果。在我国,存在的不正确观念主要反映在师生关系上。在师生关系上,长期存在着师生关系泾渭分明的观念,在这种观念支配下,教育者与学生截然对立。教师或教育者以居高临下的教导者的身份来对学生实施教育行为,学生则以受教育者的身份被动、消极地接受教育,学生只有接受义务而没有质疑的权力,造成教育者与被教育者沟通困难、互动困难,从根本上影响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开展。当前最迫切的就是要摆正师生关系,或者说摆正教育者与被教育者的关系,把学生与教师放在平等的位置上。教师在进行宣教时要鼓励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要允许学生质疑教育内容,这样教师也能发现学生中真实存在的问题及症结所在,并对症下药。而在观念转变上最有标志意义的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的转变,教师在进行思想教育时,不再以过去惯用的迫使学生接受或要求接受为出发点,而是以专家的身份以为学生提供服务为出发点作思想政治工作,体现出平等、体现出服务。其要达到的目的是为学生排除思想上的困惑,解决生活的困难。这种新观念指导下的新做法,适应当代学生思想个性化、独立化的倾向,教育内容往往也更容易被学生“无形中”接受,教育的实际效果也更明显。
  
  三、教育内容的及时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关键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内容需要一定的稳定性,在相对稳定的条件下,还必须及时进行更新以与社会的整体发展相吻合。目前在实践中表现出来的问题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存在着不能及时充分反映社会变革所引发的思想变动、观念更新的情况,而适应社会发展的某些新思想、新观念,如民主、平等、公正、竞争等观念却又不能适时得到认可、宣扬,致使思想政治教育的部分内容脱离实际而缺乏应有的可接受性[1]。因此,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必须要有时代性,必须要体现及时性,及时反映最新的政治、经济、生活,贴近当今时代、贴近学生生活、贴近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沿,这样的内容学生自然会接受也容易接受,教育效果也必然会好。比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社会上弥漫着金钱至上的不良观念,导致道德的缺失,一些不良现象也在校园日渐增多,这些都是非常实际的问题,都是出现在学生身边的问题,也都是容易引起学生困惑的问题。把这些问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及时对这些问题阐释、疏导、解决,消除学生的思想疙瘩,制止不良行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也就发挥出来了。除此之外,教育内容的及时性还表现在对党和国家的一些思想政治方面的新要求、新内容,如最近的荣辱观教育等,在学校思想政治教育上就必须要有及时体现。
  
  四、先进教育手段的及时采用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重要条件
  
  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手段和内容是统一的,形式、手段是实质内容传授必不可少的载体。好的内容如果没有好的形式和手段加以传播,那么内容和意义可能就要大打折扣,其要达到的效果也必然受损。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育形式和手段来使先进内容更容易被学生接受,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预期效果。在这方面,新的教育技术手段——信息网络技术是当代最为重要的实用性强的思想政治教育手段。它为学校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先进方法和手段,思想政治教育有必要及时因势利导,有针对性地采用,争取方法手段上实现质的飞跃。比如可以用信息网络技术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中常用的讲道理和摆事实的传统方法更加实用、奏效。通过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者可以将“摆事实”的实例活灵活现地展示给学生,让他们如身临其境般的感受到“事实”,领悟事实所阐释的道理,其理解更直接、体会更深刻、教育更深远。这是以往光靠教育者语言描述事例所根本不能企及的。当然,信息技术中一些技术,如多媒体技术还可以把深刻的理论观点和丰富的知识以多种生动的形式传授给学生,造成鲜明清晰的视觉影响,这都有利于学生的理解、掌握。此外,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也为利用网络手段这种先进手段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了条件。教育者可以运用网络搜集各地好的教育材料,利用互联网电子邮件、聊天功能及时了解学生思想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疏导;还可以自建网站灵活机动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信息传媒的发展还有利于思想文化的普及,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进行大规模的无意识教育[2]。”
  
  五、及时提高教育者素质是思想政治教育取得实效的有力保证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质直接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因此可以说,教育者自身素质是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的根本保证。对学校思想政治工作者自身素质以往主要强调要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即熟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等基本的政治理论,坚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坚持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有较高的政治敏锐性,忠诚党的教育事业,坚持党的教育方针和原则等。显然,这样的政治素质对担负起思想政治工作是必不可少的。但现今已经不同了,纷纭复杂的社会现象常常与我们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出现脱节,我们校园中宣扬、推崇的教育内容到社会中可能就被许多反面事例无情否定。而对学生影响大、最容易左右学生的事物也许是我们不曾接触,更不了解的。面对今天这样错综复杂的思想政治教育状况,如果教育者的素质还停留在仅有过硬的思想政治水平上,那显然是不能担负起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因此,思想政治工作者有必要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及时快速、持续全面地提高自身素质。不仅仅是提高政治素质,还要提高曾经忽略的业务素质、科技素质、人文素质。首先,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门业务,更是一门学问,这门学问也有技能、技巧、方法、原则等,对这些方法、技巧、原则的掌握,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多出成效。其次,思想政治教育也需要科技,科技素质有利于我们更好地驾驭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手段,使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手段多样化,以便有选择地有针对性地根据不同教育内容、教育对象选用不同的教育方式、教育手段。作为教育者,如果不能了解引起被教育者问题的事物,那又如何下手来解决问题呢?因此,作为教育者有必要对现代科技特别是当前的网络知识有较深入的了解。再次,当代学生中出现的许多问题已经不是单纯的思想问题,而是交织于情感、心理等多方面的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一定的人文知识相辅助,如社会学知识、心理学知识等,因此有一定的人文科学知识是十分必要的。
  总之,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及时性与实效性有机统一,二者相辅相成,充分认识及时性的意义,对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 吴德明.继往开来——高校青年德育工作者的思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98.
  [2] 刘更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应加大科技含量.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0(2).
  (责任编辑 孙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