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11期

简论新世纪教师文化的重建

作者:卢 燕




  一、问题的提出:重构教师文化
  
  21世纪的到来使得学校教育面临着新的挑战:终身学习体系、学习型社会的构建、新课改的实施、校本培训的推行等,更新教育理念顺应社会发展,学校教育改革势在必行。
  社会发展对新世纪学校发展规划提出了新的要求,终身学习体系及学习型社会的构建要求学校建设成为学习型组织,教师必须树立终身学习及组织学习的观念,这是建设学习型学校组织的基础与关键。因而,学习型学校组织不但重视教师个人学习和智力的开发,更强调教师的合作学习和组织智力的开发,教师合作精神的培养及合作方式再次成为人们所关注的焦点。2005年新课改的全面实施及新世纪校本培训的推行同样对学校提出了重构建教师文化的要求,即建构新型教师合作文化。新课程倡导在学校内部及学校与社会间营造和谐的合作氛围,以期为学校的发展及师生的成长提供最优质的教育环境。再如课程改革中基层校拥有开发校本课程的权力,对这一权力的合理使用显然只有在教师群体的协同合作下才可能顺利达成;而新课程所倡导的课堂民主教学及探究性学习也都将“合作”这一能力置于重要地位,它既包括师生间也包括教师指导学生间的互动合作。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行更需要教师文化的革新,需要确立开放的、合作的教师文化,而这种新文化的确立,需要教师的积极参与。因此,教师文化的重建成为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课题。
  
  二、教师鸡尾酒文化:概念的提出与定义
  
  1.教师鸡尾酒文化的提出
  鸡尾酒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酒或由酒渗入果汁配合而成的一种饮品。具体地说鸡尾酒是用基本成份(烈酒)、添加成份(利口酒和其他辅料)、香料、添色剂及特别调味用品按一定份量配制而成的一种混合饮品。鸡尾酒经过200多年的发展已经不再是若干种酒及乙醇饮料的简单混合物,而是由各个调酒师精心设计的饮品,调酒师以个人的知识经验根据不同原料和配料的特性,将其按一定的比例混合,调制出圆润、协调的味觉,再用考究的盛载物,饰以简洁妥贴的点缀,由此产生风味独特,色、香、味兼备的饮品。综合不同成份是鸡尾酒的最大特色,这样的包容性就有如学校所聚集的各个教师,而且为了挖掘每个教师的潜力,调动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小到备课组长、年级长,大到一校之长都必须努力成为一个成功的“调酒师”,即深入了解每个教师的个性特长及优缺点,精心调配各个层级的工作组,从而充分发挥个人及集体的工作效能。
  
  2.教师鸡尾酒文化的定义
  由鸡尾酒的调制过程我们联想到了学校教师文化的创建,进而思考寻求一种新的教师文化的构建,这种教师文化应具备如下功能:打破教师个人主义藩篱,使教师们逐渐相互融合于学校内部的各级组织,共同合作既是组织的引领也是教师个人的需要,教师与学校共同进步,共同发展。这里所提出的教师鸡尾酒文化有别于哈格里夫斯提出的人为合作文化和自然合作文化,相反地,它是二者的有机渗透与融合。学校在此担负着总设计师的重要作用,其主要作用在于先行设计本校教师合作活动的总体思路和框架,这一框架的设计者是什么人并非问题的关键,可以是高校教育专家或是学校领导层,关键在于这一框架应该始终处于开放的形态,即它最终应在本校全体教师的深入参与下不断发展。有别于以往简单的行政控制,学校应把引导教师关注合作的重要性及其必要性作为首要任务,引领教师完成思想转变,使教师将参与合作活动视为个人内在需要,在此基础上开展校内合作项目。
  由此我们可以将教师鸡尾酒文化理解为教师文化理想模式的基本设想,旨在寻求一种反映时代需求的教育理念。它具有三个方面的含义:首先,它指的是教师间相互关系的一种理想状态,在学校及教育部门的共同引领下,教师间具有高度的合作精神,共享资源,共同学习进步,教师成为终身学习的典范,学校及教育部门成为真正的学习型组织。第二,它是一种建构在教师合作、资源共享基石之上的新型教师合作文化。第三,指的是一种“超越论”的教师文化观,即对教师个人主义文化的超越。
  
  三、建构教师鸡尾酒文化的实施策略
  
  如前文所述,教师文化一般可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思想理念层次;二是价值体系层次;三是行为模式层次。长期以来,学校建设教师文化时往往只从教师文化的第三个层次,行为模式层次入手,以行政命令推行校内教师合作活动,忽视对教师个体内在需求的挖掘。教师个体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对于教学经验和技能多采取自给自足的方式,他们很少进行互相的交流和合作。在校内合作活动的组织安排下,在不同的群体和集团中教师们看起来互相敬重,互谦互让,还不时地进行经验座谈、上公开课、让教师互相听课,合作交流的大环境非常浓,但实际上收效甚微,他们也并不因此而加大合作,仍是貌合神离。教师个人主义文化无疑是有害的,然而“伪合作”的教师合作文化的出现对学校教学的发展则是利大于弊,我们要从对它的研究中找到学校教师管理的有效途径与策略。
  根据教师文化的三个层次特性,学校在创建教师鸡尾酒文化时可据此规划本校的教师文化发展蓝图。
  
  1.思想理念层次
  思想支配行动,是行动的先导和动力。人们无论做任何事情,都是先有思想、后有行动。有正确的思想才有正确的行动,有积极的思想才有积极的行动。为创建新型教师文化,不管是学校的领导者还是普通的教职员工都要改变自己旧有的思想观念,要求学校的领导都要承认并充分发挥所有教职员工的主体地位,同时教职员工也要有管理的主体意识和自主管理的意识。广大教师的全方位参与为其最广泛的群众基础,也使广大的教师自然地成为学校的主体。这样,教师的任务不再停留于从前意义上的“传道、授业、解惑”,教师的角色也由从前的单一型向多维型转化,成为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反思者、创新者、合作者、开放者与服务者。
  
  2.价值体系层次
  建立共同愿景。共同愿景,即共同愿望的景象,是能感召组织成员的共同目标。学校建立共同愿景就是将学校的全体教职工、包括学校的领导者的个人愿望整合为学校的愿望,教职员工个人的愿景经过彼此交流、碰撞、协同和融合形成学校发展的动力与合力。确立全校共同的价值观是增强学校全体成员的凝聚力、向心力和团结一心、共同发展的驱动力;唯有如此,学校的发展才有生命力。对于学校发展来说,调动广大师生员工中参与学校发展积极性,制定和完善学校发展规划是形成和达成学校发展愿景的重要举措。在学校组织内部,则需要进一步建立科学与民主相融的管理体制与机制,以民主参与学校管理的方式讨论决定学校发展规划。
  引导教师确立正确的个人价值观,自我超越。建立共同愿景是系统思考的承继和具体化,是个体追求卓越与提升的重要前提。每一个教师必须明确学校是由若干个体合作而成的群体组织,学校管理者和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学校管理者和各类员工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都是一个合作、共荣、共生的关系。没有个体间的合作,就没有集体的发展和利益。一方面要求学校的教职工在学校共同愿景的前提下建立自己的个人愿景,明确自己的行动;另一方面,教师应尽快从自我封闭的象牙塔中走出来,不仅要面向校内的所有同事开放以取长补短,更要面向社会各界、尤其是其他学校和学术团体开放以获取丰富、鲜活的社会资源,以外交家和开放者的姿态积极走出去,在开放中开拓自己的工作。
  3.行为模式层次
  长期以来学校内部开展的教师合作活动形式日趋丰富,然而对于此类活动的配套机制的建设却仍未得到重视,活动效益低下。教师间的合作潜力能否挖掘出来,最根本的条件是有一个供教师合作的机制。构建这种机制可从以下几方面着手:(l)科学的用人机制。在用人上注意考察教师的合作精神,注意重用那些有才华且合作意识强的教师。(2)广泛的民主机制。在校内实行广泛的民主,让每个教师都有陈述自己的意见与要求的机会,且大家都能充分尊重他人的意见与要求,实行经常的、真诚的平等协商。(3)倡导和谐的竞争机制。教师间的教育教学与科研竞争是学校工作不断进步的动力。但竞争只是手段,共同发展才是目的。竞争是暂时的、局部的,合作才是永恒的、全面的。学校管理者的任务就是要引导教师进行和谐竞争,做到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使二者相互补充,相得益彰。(4)合理的奖罚机制。拿奖励来说,尽可能以团体而不是以个人为对象实施。事实上,在一个团体里,很多荣誉,即使是个人荣誉,大多离不开大家的共同努力。(5)全面的评价机制。将合作意识与能力作为重要的评价内容纳入对教师的考评,确保评价结果客观公正。
  随着新世纪的到来,中国社会进入了全面转型的新时期,由此,学校组织的发展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教师文化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教师文化的建设决定着学校教育改革的顺利进行。通过重构现代学校文化,建构教师鸡尾酒文化,才能营造学校变革与发展的深层底蕴。教师合作文化的创建工作牵涉学校管理、教学的方方面面。我们期望,教师文化的发展最终能够促进教师成为一个教育变革、课程变革的主体、发起人,而不是变革的抗拒者或者被动的实施者。(责任编辑 刘永庆)